浅析香格里拉市林业草原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019-01-08 19:46杨四文和莲彩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19年4期
关键词:香格里拉种苗花椒

杨四文,和莲彩

(香格里拉市林业和草原局,云南 香格里拉 674499)

香格里拉市是云南省重点林区,也是长江上游重点水土保持地区,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自国家实施“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两大工程以来,香格里拉以生态保护和生态建设为中心,坚持“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思路,理论联系实际,大力发展核桃、花椒、板栗、油橄榄等林业产业,积极探索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坚持科技创新、助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林业生产力,促进生态增效、林农增收,森林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得到进一步提高,林业产业正在成为农民致富新途径。目前,野生菌和森林野菜等林下产品采集、加工和销售已成为当地群众主要经济收入,为林区增收、林业增效、社会和谐发挥了积极作用。

1 现状

1.1 林草产业三大布局

自1998年实施天保工程以后,香格里拉市林业产业以“生态建设为主、兼顾经济发展”为发展导向,结合海拔、气候和土壤条件,将林草产业布局分为以下三类:一是在平均海拔3 000 m以上的高原坝区,以高原牦牛养殖为主,积极开发林下野生菌及森林蔬菜产业;二是在气候暖和的金沙江河谷,发展核桃、油橄榄、花椒等木本油料,林下种植中药材,开展麂鹿、野猪、豪猪、刺猬、野鸡等野生动物和禽类驯养繁殖;三是在特殊乡镇(东旺、尼西等)以村组为单位兼有一、二两种产业模式。

1.2 特色产业

香格里拉地广人稀,森林资源非常丰富,可开发利用的林下资源种类繁多。以松茸为代表的野生菌资源独具特色,采集、加工和销售野生菌和森林野菜的经济收入是藏区群众主要的经济来源。2007年建成香格里拉松茸交易市场,为本地林农和交易商搭建了自由贸易的公共平台,促进了香格里拉市林业和草原产业的健康发展,至2018年,松茸产量达到1 030 t,实现产值10 300万元。全市有7家省级林业龙头企业,其中5家以加工松茸系列产品为主,获得松茸原产地认证。同时还注册了牦牛肉干、舒达、香格里拉、雅波、久恩、品颂、智圆等多个著名商标,“雅波”食品还通过有机食品认证。

香格里拉市在云南省林农专业合作社管理信息平台上备案的林农专业合作社有73家,其中有8家陆续成为省级示范社。洛吉绿生干果种植专业合作社经营林地面积400 hm2,核桃产业已初具规模,产业链以核桃清洗、包装、剥壳等为主;其余7家省级示范社均以带动老百姓种植核桃为主,多数核桃树目前处于产前期和初产期,林农收益少、合作社销售收入甚微。

1.3 木本油料

香格里拉市木本油料产业以核桃、油橄榄和花椒为主,主要布局在东旺、尼西、五境、上江、金江、虎跳峡、三坝、洛吉等8个乡镇。

核桃资源总面积12 134.9 hm2(其中:纯林10134.9 hm2,核桃花椒混交林2 000 hm2),总株数14.6万株。2018年全市核桃总产量3 200 t,总产值960万元。目前核桃产业供需关系已基本达到饱和状态,不再推广核桃种植,经营措施改为核桃基地的提质增效。

自2000年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种植花椒3073.3 hm2(其中:纯林1 073.3 hm2,核桃花椒混交林2 000 hm2),投产面积有220 hm2,2018年总产量达到300 t,总产值900万元。花椒种植已成为今后香格里拉市木本油料的发展方向。

2015年以来,香格里拉在东旺、尼西、五境、上江、金江、虎跳峡、三坝等土壤气候条件较为适应的七个乡镇推广油橄榄种植,推广面积近1 333 hm2。受自然灾害及2018年“11.3”堰塞湖泄洪水灾影响,造林地损毁严重,油橄榄保存面积仅为580 hm2。

1.4 森林生态旅游

香格里拉境内有碧塔海、纳帕海、哈巴雪山等三个省级自然保护区。以普达措国家森林公园属都湖景区为核心的生态旅游事业蓬勃发展,蓝月山谷景区、巴拉格宗景区等自然景观在默默地向世界展示着香格里拉人与自然和谐的美景。2018年,普达措国家森林公园接待游客11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就达到14 400万元。

1.5 野生动物驯养繁殖

截止2018年底,香格里拉市从事野生动物驯养繁殖的合作社有25家。其中9家从事野猪养殖,其余16家合作社主要驯养繁殖麂鹿、野猪、豪猪、刺猬、野鸡等野生动物及禽类。野猪存栏2 353头,特种野猪存栏43头,藏马鸡存栏307只,麂鹿存栏1481只,豪猪存栏306头。

1.6 产业扶贫

2018年,香格里拉在林业产业扶贫领域一共投入涉农资金2 334万元,实施扶贫产业3 393.3 hm2,其中:天然林保护工程封山育林1 133.3 hm2,投入扶贫资金340万元;人工造林66.7 hm2,投入扶贫资金50万元;森林抚育66.7 hm2,投入扶贫资金20万元;核桃提质增效1833.3 hm2,投入扶贫资金660万元;造林补贴20 hm2,投入扶贫资金15万元;退耕还林273.3 hm2,投入扶贫资金369万元;经济林木种植232.5 hm2,投入扶贫资金880万元。全市6 996户农户、28 081人从中受益,当年增收582万元,涉及建档立卡户1 217户、4 878人。

2 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2.1 发展不充分、不平衡,存在产业争地现象

从总体来看,香格里拉林业草原产业发展起步较晚,基本还处于初级阶段,具有“不充分、不完整、不平衡”的特征。自“脱贫攻坚三年行动计划”实施以来,香格里拉市确定了“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产业扶贫“九大产业”发展思路,由于土地资源的紧缺,导致林业草原产业与农业等其他产业发生“产业争地”的现象。

2.2 资金投入不足,项目实施效果不明显

在“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中,香格里拉积极整合财政涉农资金扶持林业草原产业建设,但是由于林业产业单位投资标准太低,整合提高投资单价力度不够,造林单价与实际造林成本不符,致使常规造林项目只能使用1~2 a生换床苗,项目资金仅够种苗费和整地植苗费,后期管护及培育管理经费不足,造成后期管护缺失、人畜破坏严重,造林实效不明显,部分种植基地甚至自然消亡。影响了林业产业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潜力和作用的充分发挥

2.3 产业结构欠合理,基地建设标准低

“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促进了植树造林和林业的发展,给香格里拉99%以上的宜林荒山都披上了绿装,适合发展林业的荒山已存量不多。金沙江河谷地区除了一二级国家级公益林外,其余土地基本上都是基本农田,发展空间严重不足。有限的土地资源,使得核桃基地内套种花椒,再套种油橄榄等跟风种植新树种的奇葩现象不断出现,造成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基地建设标准低。

2.4 林业产业社会化程度低,产业链不完整

林业草原产业生产经营以小规模家庭作坊式生产为主,主要是原料销售型,林业生产社会化和组织化程度低,产业链不完整,不能形成规模生产,不能很好的适应市场需求。一些业主和农户对林业草原产业项目可研不充分、不实际,市场前景预测不科学,盲目跟风立项,导致项目开工困难重重、达不到理想的经营规模,生产技术标准落后、先进适用技术普及率低,林业现代化推进缓慢,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差、抗风险能力弱、品种杂乱、产品附加值低。难以有效提高林业经济效益,不符合现代林业发展的要求,与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需求不相适应。

2.5 种苗基地薄弱

目前,香格里拉市种苗基地少、育苗品种单一,种苗基地建设薄弱,很难满足城市绿化、林业草原产业所需的苗木需求。规模化的苗圃仅有两个(小中甸、金江),主要从事云杉、冷杉、桦木、高山松、雪松等造林绿化种苗的生产与销售,农村集体经济培育的花椒等乡土树种在经济林产业上得到一定的供给,但是仍然不能完全满足实际需求,外调种苗生物学特性很难完全适应当地土壤气候条件,产业建设存在诸多风险。

3 发展建议

3.1 提高投资单价,保障林业草原产业健康发展

当前林草部门人工造林项目投资单价为3 000~7500元/hm2,没有充分考虑产业争地、畜牧业与植树造林的矛盾、后期管护、培育管理等环节的资金投入,加之自然灾害的影响,造成“年年种树不见树”的奇怪现象。因此应充分考虑产业争地、畜牧业与植树造林的矛盾、后期管护等制约因素,以及高寒山区极端气候的影响,结合实际提高造林单价,这是今后林草产业发展的关键所在。

3.2 加强基地建设,强化种苗管理

“适地适树、良种壮苗”是提高造林成活率、保证造林成效的关键,只有加强种苗基地建设,提高科技支撑力度,积极发展乡土树种,采取大苗造林才能从根本上促进香格里拉市林业和草原产业的健康发展。

3.3 精心打造产业链,促进林草产业纵深发展

以香格里拉丰富的森林资源为依托,进一步加强森林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合理开发利用森林草原资源、人工保育松茸等野生菌类及森林野菜,提高野生菌类及森林野菜的产量和质量,精心打造产业链,提升核桃油、核桃食品等产品以及中草药的精深加工,引导涉林企业规范生产经营方式,促使林业和草原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带动当地社会经济的稳步增长。

3.4 开展森林康养服务

香格里拉境内雪山耸立、河谷深邃,蓝宝石般的高原湖泊星罗棋布,生态植被完好,自然景观迷人,可开展森林健康疗养的优质环境面积大、质量好,能成为沿海城市居民夏季休闲避暑的好场所。目前,本市还没有开展森林康养服务,森林资源的三大效益没有得到充分发挥。选择合适区域开展森林康养活动在下一步林业和草原产业发展中尤为重要,并且拥有充足的发展空间。

猜你喜欢
香格里拉种苗花椒
《园艺与种苗》征稿启事
《园艺与种苗》征稿启事
《园艺与种苗》征稿启事
香格里拉行
《园艺与种苗》征稿启事
当前花椒价格走低 椒农如何积极应对
国内花椒产业进入低谷期
寻找香格里拉
花椒泡脚好处多
韩城大红袍花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