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三老碑》《贺捷表》

2019-01-08 06:11马斌
江苏教育 2018年93期
关键词:三老钟繇石室

【作品概况】《汉三老碑》为东汉篆隶。碑立于公元223年,于清咸丰二年(公元1852年)在浙江余姚客星山出土。出土时碑额已断缺,高93厘米,宽42厘米,共存217字,碑文记录了一位名叫“通”的汉代地方官“三老”祖孙三代的名字和祖、父辈去世的日子。现存西泠印社。属国家一级文物。

【观典赏析】三老是汉代掌管教化的官职。《汉三老碑》是三老第七孙名邯者所立,目的是让子孙知所避讳,记住和祭祀祖先。此碑出土后,于1921年辗转至上海。当时主人已同意日本商人欲重金购买并运出国外,西泠印社闻知“犹不忍其沦于异域,而图永久保存之”,就布告同仁,募得11270大洋,抢先赎碑,余款筑室庋藏。1922年7月石室落成,结构独特的石室,在全国没有第二个。为此,西泠印社社长吴昌硕所撰的《汉三老碑石室记》中写道:“三老神碑去复还,长教灵气壮湖山。漫言片石无轻重,点点犹留汉土斑。”抢救《汉三老碑》是西泠印社先贤保护文物的爱国壮举。此碑是研究东汉时期官制与文字、书法沿革的重量级实物。碑文书体介于篆隶之间,刻画浑厚遒劲,文字浑古醇厚,对于古代书法篆刻的研究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汉三老碑》被誉为“浙江第一石”“东汉第一碑”。

(马斌 选荐)

【作品概况】《贺捷表》又名《戎路表》《戎辂表》,东汉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钟繇68岁时写,内容为得知蜀将关羽被杀的喜讯时写的贺捷表奏。楷书。

【观典赏析】《贺捷表》是最能代表钟繇书法面貌的一帖。虽为楷书,字形扁方,但有行书笔意,又保留了较浓的隶书笔意。如“言”“有”“里”“方”中的横画,特别是“同”字的左竖撇,“企”“舍”“获”“长”中的捺笔,都是明显的隶书写法。另外,以每个字而言,在章法行列中无统一的倾斜度与约定的重心,与形容的“群鸿戏海”有相近之处。值得一提的是,在标准楷书盛行的后世,这种写法已很一般,但在汉代末期,楷化到如此程度已相当先进。此帖以书写自然、风格古朴、章法结字茂密幽深著称。《宣和书谱》说:“楷法今之正书也,钟繇《贺捷表》备尽法度,为正书之祖。”《贺捷表》为中国书法史上开创的楷书第一帖。

(马斌 选荐)

猜你喜欢
三老钟繇石室
浅谈北魏兴起的“鲜卑旧墟石室”
扎纸人的人
快乐青青队
石室花开队
“三老”断案
“三老”断案
勤学刻苦的钟繇
钟繇书法作品欣赏
钟繇未盗墓
钟繇学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