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患者,降压不能急也不能快!

2019-01-09 01:56
保健医苑 2018年6期
关键词:脑梗降压药收缩压

最近,门诊来了许多新增患者,其中一位来自外地的60多岁的阿姨病情相对严重,接诊过程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应该说她的情况还是有一定代表性的,遂分享给大家以共勉。

这位阿姨来自外省,不久前来到北京女儿家。她在半年前因为脑梗住院,后来调养得不错。阿姨长期患有高血压,近半年来积极吃药控制得也还可以。此次来北京坐了很远的长途车,后因为琐事操劳导致血压升高,甚至还出现了头晕的症状。女儿担心母亲因为高血压身体不适,就多买了一些降压药在家里备着,并叮嘱母亲要严格控压。可能也是治病心切,阿姨擅自增加了药量,同时还换掉了一种降压药,选择了新开具的更贵一些的降压药。最初的时候阿姨没有什么特别大的反应,最近这几天血压骤降,但反而出现头晕加重且伴短暂的半边身体不能正常活动,于是女儿赶紧带母亲来到了医院。

经过仔细检查和询问,可以确定阿姨的头晕症状是脑梗的反应,此时血压升高更多是机体的自我保护作用。患者擅自增加降压药的用量,会打破保护机制,致使进一步脑供血不足而出现缺血性脑梗死。

随后,阿姨的女儿问了几个有代表性的问题:血压不是越低越好么?脑梗患者服用降压药需注意什么?管控血压平时有哪些细节需要注意?

● 血压讲究适度而非越低越好

有史以来,关于高血压的标准就一直在变。从最初的标准不一,到后期的超过160/95毫米汞柱,再到新世纪的超过140/90毫米汞柱,而现在其标准又调整为收缩压超过140毫米汞柱或舒张压超过90毫米汞柱。特别是去年美国心脏协会将高血压的标准修订为超过130/80毫米汞柱,让世人不难看出高血压的标准一降再降,充分说明人们对高血压危害的认识是在逐渐增强的。但是这是否意味着“血压越低越好”呢?

显然不是。临床上有很多老年高血压患者,他们潜意识里认为血压降得越低越好,血压降得越快的药就是越好的药。实际上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诚然,积极降压能够为我们的心血管健康带来很大的益处,相关研究也已证实收缩压下降2毫米汞柱能够使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下降7%~10%。但过度降压也会增大心脑血管疾病风险,研究也证实舒张压低于60毫米汞柱时,非致死性心梗的发生率将上升5%~10%。正所谓物极必反,即使是降压也应有“度”。

我一直强调降压要循序渐进,因为作为慢性病来说,高血压是经年累月积重难返后才得的,所以降压治疗也要慢慢来,降得过快的话患者很难适应。相关研究发现,长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由高水平迅速降至低水平(120/70毫米汞柱以下)时,靶器官(心脏、脑、肾脏等)会因为适应不及而出现缺血性改变,甚至引发心梗、脑梗等更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本文中的这位患者即是如此。

怎样才能平稳降压呢?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要想几天之内血压恢复正常是不科学的,至少也要几周,而老年人或血压长期高者初始降压时间甚至要更长。这方面欧洲和日本都表现出了极高的耐心,前者建议1~3个月,后者建议2~3个月。

老年人的血管弹性和顺应性都变弱,因而容易走向两个极端:高压更高,低压更低。这给血压控制增加了难度,因此更要求患者自己要留意自己的血压变化,无特殊情况下不要随意更改用药剂量和品种,必要时应该到医院看医生。

● 脑梗患者的血压如何控制

普通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目标值是120/80毫米汞柱,只要遵医嘱按时吃药、注重生活方式的改善,一般来说血压控制得都还不错。

对于发生了脑梗的高血压患者而言,因为个体情况差异比较大,所以没有具体统一的目标值。如果是在脑梗急性期,患者需要溶栓治疗,那么血压应该确保收缩压低于180毫米汞柱或舒张压低于100毫米汞柱,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脑梗患者发病后出现了血压升高,在第一个24小时内一般只有当收缩压高于220毫米汞柱或舒张压高于110毫米汞柱时,才考虑进行降压治疗(即使要降压,幅度也不宜超过15%),否则不予进行降压治疗,24小时之后应视患者病情缓急情况,再逐渐恢复到原来的降压药用量。

文中的这位阿姨虽然之前得过脑梗,但是病情不重、后期神经症状也比较稳定,那么降压药该怎么吃还怎么吃(但是她降得过低适得其反)。这是因为长期积极的降压治疗可以保护靶器官,也是控制脑梗再次发生的有效措施。对待此类患者,在参考高龄、基础血压、平时用药和可耐受性的综合情况下,降压目标可确定为不超过140/90 毫米汞柱,理想的情况应不超过130/80 毫米汞柱。

脑梗患者在降压药选择上,多主张运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普利类)或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剂(ARB-沙坦类)。降压过程尽量缓慢、持久和平稳。降压时还要密切关注患者的耐受性,并根据具体的情况来确定治疗方案。

● 合理的血压控制要从细节着手

中国有2.7亿高血压患者,脑梗患者中70%存在高血压,如何有效控制血压成为重中之重。值得一提的是,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会出现动脉硬化的症状,血管变硬,顺应性变差。正因为这些因素的影响,使得老年人的高血压容易因为管控不当而过高或过低,而且过低的血压带来的危害甚至要大于过高血压带来的危害。

高血压患者约半数以上的人没有症状,即使有些症状,其特异性也不强,很容易被忽视。如前文所述,大家要从意识上强化降压的重要性,同时也要清楚管控血压是场“持久战”,欲速则不达。为了避免过高或过低的血压,大家要养成定期测量血压的好习惯,像脑梗患者不妨在家每天早晚各测一次,这样可以精确掌握自己的血压变化情况。

需要强调的是“清晨高血压”,也就是早晨6点到10点之间,往往是高血压的高峰时段,此时服降压药效果相对更好。药物选择上,最好使用长效且日服一次即可的药物,旨在减少血压波动,偶尔漏服也能减轻其负面影响。什么样的降压药属于长效的呢?比较直观的做法是阅读说明书,查看药物的半衰期(药物从体内消除一半所用的时间),半衰期越长,药物作用时间越长,也就越长效。

关于食疗,一直是大家比较关心的话题。这位阿姨也不例外,在得知自己因用药不当致使血压偏低之后,也不忘咨询如何通过饮食来控制高血压。我向她推荐了两道“私房菜”:凉拌芹菜和凉拌海带。芹菜能够扩张血管、减轻症状,特别是芹菜根可以洗干净后煮汤。海带除了降血压,还能显著降低胆固醇。而且凉拌的做法也能最大限度地保留蔬菜中的维生素等其他营养成分。

猜你喜欢
脑梗降压药收缩压
降压药漏服了,怎么办?
降压药您吃对了吗
茶可用来开发降压药
脑梗患者应知晓的几个事
“再加两片降压药”等十六则
简单三招轻松降压
耳鸣是脑梗引起的吗
健康年轻人收缩压高会增加动脉硬化风险
强化降低收缩压不增加卒中风险
耳鸣和脑梗有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