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谈如何在散文教学中培养高中生“核心素养”

2019-01-10 19:10四川
教学考试(高考语文) 2019年1期
关键词:箜篌语感笔者

四川

四、品味语言,培养语感

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常听到老师埋怨学生语感差,没悟性。明明简简单单的一个问题,语感好的学生一眼就能看穿其中的奥妙,而语感差的学生呢,即使老师讲得口干舌燥,也还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面对一篇文章,语感好的学生读起来津津有味,做起题来也游刃有余,而语感差的学生则无法走进文章。尤其是对于衔接性选择题,语感好的学生可能读一遍就知道选哪项合适。于是,不少人把语感这东西说得神乎其神。在笔者看来其实不然,语感并不是全靠禀赋的。如果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者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多品味语言,主动体验、感悟名家美文在语言运用上的精妙之处,久而久之,学生也就能够养成良好的语感了。例如,在教《小狗包弟》时,笔者提了一个令学生啼笑皆非的问题:作者为什么要将这只宠物狗称作“包弟”,而不是“包第”或“包蒂”呢?

生A:课文第二段末句是“它的译音是‘斯包弟’……叫做‘包弟’”,这有什么好奇怪的呢?

生B:既然是译音,为什么用“兄弟”的“弟”,而不用“门第”的“第”或“瓜熟蒂落”的“蒂”呢?

师:(微笑,鼓掌)知音啊,终于有人懂我的意思啦。

生C:这个问题也太滑稽了吧,对于一个音译词而言,选哪个汉字都是可以的,只要同音即可,难道这还有什么深刻的含义?(摇头,叹息)

师:我给大家一个提示,平常我们把香港、澳门和台湾的人简称为啥?

生D:港澳台同胞。

师:好,谁能说出“同胞”的具体含义吗?

生E查词典后回答:同胞有两个意思:①同父母所生的。例如“同胞兄弟”“两人亲如同胞”;②同一个国家或民族的人。例如“告全国同胞书”。

师:从同胞的第一个释义来看,同父母所生的就叫“同胞兄弟”,那么,年长的该称作什么呢?年幼的呢?

生E:胞兄?胞弟?

生F:嫡亲的兄弟称作胞兄弟,嫡亲的姐妹称作胞姐妹。

生G:难道是“包弟”谐音“胞弟”?巴金居然将一条宠物狗视为自己的嫡亲弟弟吗?太不可思议啦!

师:(鼓掌)终于开窍啦!如果刚才这位同学的揣测是正确的,那么,这蕴含了作者怎样的匠心呢?

生H:作者对一条狗尚且如此,那他对人就更不一般啦!我猜应该是突出作者对生命的敬畏。

生I:现实生活中,有的人却十分冷漠,别说是一条狗,哪怕面对的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也会视若无睹、置若罔闻。

生J:刚才这两位同学的回答启发了我,我觉得作者是想通过夸张的手法,将一条狗视作自己的亲弟弟,以小见大地突出作者尊重生命、恪守良知、永葆理性的特点以及对人性的呼唤。(教室里掌声雷动)

在接下来的品味活动中,笔者让学生思考:课文倒数第三段中“满园的创伤使我的心仿佛又给放在油锅里熬煎”中“熬煎”能否换成“煎熬”呢?

生A:“煎熬”和“熬煎”在词典上的释义均为“比喻折磨”。

生B:虽说从词典的解释上看,它们都比喻折磨,但我总觉得这两者还是有区别的,只是一时说不上来。

生C:“煎熬”强调的是“焦灼痛苦”;“熬煎”强调的是内心难以忍受的折磨。

师:有点意思!大家想想,“煎”“熬”分别是什么意思呢?联系一下生活中爸爸妈妈做菜,什么情况下是“煎”,什么情况下才是“熬”呢?

生D:煎鸡蛋,熬猪油。(生哄堂大笑)

师:对,大家想想,从时间和强度上来看,“煎”和“熬”有什么区别呢?

生E:“煎”的时间比较短,瞬间强度可能比较大;相对而言,“熬”的时间比较长,小火慢炖,脱骨化肉,程度非常深。比如“熬中药”要半个小时左右,“熬骨头汤”一般要几个小时,而“煎鸡蛋”却要不了几分钟。

师:(面带微笑,带头鼓掌)大家注意一下“煎熬”和“熬煎”这两个词的着重点有何不同呢?

生F:“煎熬”主要突出“短时间的、难以忍受的折磨”,而“熬煎”则强调长时间的苦难折磨和无法排解的忧愁。

师:你从哪里看出“熬煎”是强调长时间的苦难折磨和无法排解的忧愁呢?

生F:从这段开头“整整十三年零五个月”可以看出,作者内心所受的折磨时间之长,苦痛之深!

通过对“包弟”名字以及“熬煎”这些司空见惯的问题的探究,不仅培养了学生大胆质疑的批判精神,而且丰富了他们的语言经验,提高了学生结合具体语言情境、理性思辨、有理有据地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对培养学生的良好语感大有裨益。

五、传承文化,培养品格

在散文教学中,不少老师热衷于标签式的教学,或浅尝辄止,仅囿于文章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等方面的一个结论性的内容,却对这些内容是怎么表现出来的不感兴趣,对文中所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和丰富的人文资源弃若敝屣,结果自然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倘若引导学生借助工具书或互联网查找相关文化常识,了解作者经历的重大事件和人生追求,了解文中涉及的诗文典故的丰富内涵,才有可能引导学生知人论世,使同作者、文本之间的多维交互对话更加顺畅,进而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过程中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比如,在教《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前,笔者不仅让学生上网查找与梁实秋和梁启超相关的文学常识和文化资源,而且安排学生查找与《箜篌引》和《桃花扇》等典故相关的内容,并要求他们利用工具书,逐字逐句翻译相关文言语段,以便知人论世,实现与作者和文本的平等对话。

课堂上,笔者先让学生展示课前研习《箜篌引》的成果,有学生展示了自己查找的《箜篌引》的原文以及自己的翻译。笔者说:“很好!语文学习就得这样,充分利用身边的各种资源,在无疑处探究出意想不到的成果来。先明晰《箜篌引》的背景知识,我们才有可能贴近文本,和作者进行深入的对话。大家猜猜,当年的梁启超先生是怎样朗诵《箜篌引》的?为什么?”有的说:“悲痛。‘这四句十六字,经他一朗诵,再经他一解释,活画出一出悲剧’。”有的说:“凄厉。你说,一个老妇人,亲眼看见自己的丈夫‘渡河而死’,追都追不上,拉也拉不住,这是多么痛苦的事啊!”笔者说:“不错,语文学习就是要这样咬文嚼字!谁来模仿一下梁任公先生,朗诵一遍《箜篌引》啊?”(学生争相模仿,老师相机点拨)

师:课文所引《箜篌引》仅16个字,但作者却说“在听先生这篇讲演后二十余年……但见黄沙弥漫,黄流滚滚,景象苍茫,不禁哀从中来,顿时忆起先生讲的这首古诗”,这是为什么呢?

生A:这是侧面烘托,表明梁任公先生演讲得生动感人,使人印象深刻。

师:对,这里的确运用了侧面烘托的手法。但我想探究的是,梁任公为什么能把这短短的十六个字读得那么震撼人心、感人至深呢?大家可以联系梁任公先生的生平来思考。

生B:梁任公先生是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是戊戌变法的领袖之一,戊戌变法失败后,他流亡日本。他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和哀时客”等,“任公”就是以天下为己任嘛。从“饮冰室主人”和“饮冰子”来看,他内心应该是火热的、充满激情的。

师:你怎么知道梁任公先生的内心是火热的呢?

生B:你看,三伏天人们爱吃冰糕,为什么呢,不就是“饮冰”降火吗?(教室里笑声和掌声不断)

师:(微笑,鼓掌)好!从人物的“号”切入,分析得头头是道!如果结合“任公”“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和“哀时客”这几个“号”来理解《箜篌引》这个故事,结果会怎么样呢?

生C:从某种意义上说,梁任公先生其实就是故事中的老妇人,而谭嗣同等六君子就好像故事中的那个狂人。

师:(假装吃惊)你从哪里看出梁任公先生就是故事中的老妇人,而谭嗣同等六君子就好像故事中的那个狂人的呢?

生C:你看,故事中的那个狂人明知“乱流而渡”会被淹死,但他却义无反顾,不听妻子的劝阻,最后离世,这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谭嗣同是多么相似啊!梁任公朗诵《箜篌引》时想起曾经经历的戊戌变法,想起谭嗣同等六君子的英勇就义,怎能不悲从中来?!

师:精彩!此处该有掌声!(同学们热烈鼓掌)

师:难道梁任公就仅仅是故事中的“老妇人”吗?有没有这种可能,梁任公本身就是那个故事中的披发提壶的狂人?

生D:有可能。我觉得梁任公与故事里的狂人有不少相似之处。他们都执着于自己的追求,为了梦想义无反顾、不畏牺牲。

师:(带头鼓掌)对,从某种意义上说,梁任公先生演讲时是用《箜篌引》来宣泄内心郁积的火山似的情感。这是一种怎样的深厚感情呢?为什么?

生E:爱国热情。从“哀时客”这个号中可以看出,他是为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而忧愤。

同样的方法,笔者让学生介绍《桃花扇》的相关情节,并分角色朗诵其中的精彩片段。

笔者进行了点评,并范读“宫车出……这恨怎平,有皇天作证”。

师:作者抓住《桃花扇》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的两个细节,除了表现梁任公演讲的精彩和投入之外,还表现了梁任公怎样的性格特点?

生F:爱国。

师:你从哪里看出的呢?

生F:国破家亡,崇祯自缢而亡。梁任公讲到相近片段哭得一塌糊涂;而讲“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他却破涕为笑,这难道不是炽热的爱国情吗?

师:古人云“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没有国,哪有家?通过学习,我们不仅要掌握作者写人叙事的本领,更要深入体会梁任公先生的独特个性和高尚情操。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接下来,请大家抽时间阅读孔尚任的《桃花扇》,积累一些传奇剧本的文化常识。

由此可见,在散文教学实践中,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能拓宽文化视野,培养他们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文化的深厚感情,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审美鉴赏和创造,发展学生自身的个体语言经验,从而滋养心灵,培养品格。

六、读写结合,辩证审视

不少高中生在写作时会写出假大空、人云亦云、缺乏个性、没有深度的文章来。笔者尝试让学生仿写课文,或描写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人物,描摹他们的音容笑貌,叙述人物的行为事迹,在字里行间融入自己真挚的情感和深刻的感悟;或写景状物,通过对自然风物的细致描绘,表达自己对自然和人生的丰富感受和深刻思考。由于与生活对接,学生有话可说,而且能从不同的视角审视自然景物或人物事迹,使学生的思维和表达等素养不断提高。

高一上学期必修一“表达交流”是写人记事,在教“心音共鸣 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时,笔者让学生有意识地仿写《记念刘和珍君》,尝试学习作者用倒叙的方法安排文章,从而使文章波澜起伏;学习借鉴作者第五节第二自然段用极其简练的语言准确介绍刘和珍和杨德群被虐杀的情形的写法,巧妙利用细节传神,增强画面感;学习作者夹叙夹议的写法,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在教“人性光辉 写人要凸显个性”时,笔者让学生仿写《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学习作者正侧结合,从外貌、神态、动作、语言、表情等方面直接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再从观众的反映、自己的感觉、其他人的对比衬托等,从侧面烘托人物形象,使之血肉丰满,闪烁着个性的光芒。在教“黄河九曲 写事要有点波澜”时,笔者让学生仿写巴金的《小狗包弟》,学习作者“现在——过去——现在”的构思技巧,从现在的人、事或场景写起,以当前的事情或场景作为情感的触发点,联想到与之相关的过去的人或事,先娓娓道来,再将思绪拉回现实,抒发自己独特的感悟。如此,学生写出来的作品自然就克服了平铺直叙的毛病,大都能曲折跌宕、引人入胜。

高一下学期必修二“表达交流”的教学主要以写景抒情为主。在教“亲近自然 写景要抓住特征”时,笔者让学生先利用周末空闲时间,亲自爬县城附近的火星山或轿子顶,仔细观察,真实体验,有真情实感之后,再有意识地仿写《荷塘月色》,学习作者紧紧抓住景物特征这个关键点、用正反结合的写法,写出火星山或轿子顶独具特色的美景,并融情于景,表达自己正确的审美意识和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写出感动自己的文章来。在教“美的发现学习抒情”时,笔者让学生仿写《囚绿记》,学习并借鉴作者“寻绿——赏绿——囚绿——释绿——怀绿”的精巧构思,将自己的真情实感抒发得淋漓尽致,感人肺腑;学习作者巧借象征托物言志,委婉含蓄地表达自己幽远的情愫;学习作者灵活运用比喻、排比、拟人、象征等修辞手法,将文章雕琢得玲珑别致,精彩纷呈。

在教学实践中,除了引导学生仿写整篇文章的思路,学习借鉴名家谋篇布局的艺术技巧,还可以引导学生利用零碎的时间,仿写精彩语句或语段,培养学生感悟、体验和品味语言的能力,提升学生创造性地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例如在教《荷塘月色》时,笔者让学生随堂练习仿写“层层的叶子中间……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让学生在仿写的过程中,内化“明喻”“暗喻”“借喻”“博喻”以及“本体”“喻体”“比喻词”“相似点”等相关知识,并联系生活实际,充分发挥想象和联想,创设一个与例句相似的语境,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审美体验;在教《记念刘和珍君》时,笔者让学生仿写第四节最后一段:“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就在沉默中灭亡。”引导学生在仿写的过程中体会对举、设问、反复等修辞手法以及整散结合对表情达意的妙处。

当然,笔者强调读写结合,重视仿写训练,并不是让学生对名家名作顶礼膜拜,而是培养他们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能力,去伪存真,站在巨人的肩上仰望星空。

由此可见,在散文教学中,倘若让学生仿写精彩语句、段落或学习全文的精巧构思,辩证地审视名家名作中的矛盾点或缺陷,不仅能令学生积累语言经验,提高结合具体语境准确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流的能力,而且能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形象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使之更加深刻敏捷,富有批判性!

综上所述,在高中散文教学实践中,可以通过“悟读标题,整体把握”“厘清文脉,优化思维”“感知形象,体验审美”“品味语言,培养语感”“传承文化,培养品格”“读写结合,辩证审视”等几个环节,聚焦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并将其相互勾连,合理整合,让学生在“语言建构与运用” “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和“文化传承与理解”等方面得到进一步提升,在散文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获得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猜你喜欢
箜篌语感笔者
箜篌城
老师,别走……
阅读教学中学生语感的培养
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感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找寻失落的箜篌之音
契丹(辽)箜篌在辽宁遗存的研究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语感培养和语文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