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女性体育消费论文研究的现状
——基于CNKI数据库

2019-01-10 03:39牛健壮栾振昌于雪梅高妮娜高妮娜张承意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8年12期
关键词:职业女性体育锻炼消费

牛健壮,栾振昌,牛 峥,于雪梅,高妮娜,高妮娜,张承意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陕西西安 710071)

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基本特征就是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中国经济过去30多年的年均增长率接近10%,GDP的世界占比由2.7%迅速提高到目前的近15%,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人均GDP已达到9481美元。2017年我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见图1。在这样的消费数据中,我国女性体育消费是呈现什么样的特点?又是什么因素制约着女性体育消费市场?通过查阅整理文献,分析截至目前中国知网有关女性体育消费的研究现状。

2017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及构成

1. 女性体育消费的研究现状

通过中国知网查阅有关女性体育消费科研方面的文章、书籍,了解女性体育消费科研现状。查阅1982-2017年中国知网上有关女性体育消费的文章(见表1),就其女性体育消费的研究现状及研究策略等进行统计分析,旨在阐明我国女性体育消费的研究现状、特征及情况,为提升我国女性体育消费的科研水平,推动女性体育消费在我国的发展起借鉴作用。

表1 1982-2017年有关女性体育消费文章统计表

由图2可以看出,1982年-2004年有关女性体育消费的文章为0篇,从2005-2017年有关女性体育消费的的论文呈现出上升-下降上升趋势。这表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关于女性体育消费的科研水平并没有随着经济的增长而增长,相反的是在逐渐下降。

图2 1982-2017中国知网有关女性体育消费论文曲线图

2. 体育消费的现状

体育消费是人们在体育活动及相关方面所进行的消费,主要包括用于购买体育服装、运动器材、有关体育类书籍等实物型支出,用于各种体育比赛、表演、展览等进行的观赏型的消费以及用于参加各种各样的体育活动、健身训练、体育健康医疗等参与型消费。

吴晓通过国家统计局数据进行测算,得出15-60岁的女性人口约为4.8亿人,占总人口数的33%,其中25-45岁的女性是最有经济能力进行体育消费,占总人口16%,女性消费呈生长态势。在消费金额上面,2005年-2015年由1800亿美元上升到2600亿美元。根据京东数据大平台资料显示,女性体育消费还存在巨大的空间。

马德浩通过《中国城市女性生活质量调查报告》和《中国妇女生活质量问卷调查》数据,分析得出我国女性个人收入是家庭总收入的35.8%,健身消费在我国女性消费中排第四位,前三位分别是服装、通讯和旅游,表明我国女性在经济地位和消费地位有明显的提升。

3. 女性体育消费研究

3.1 女性体育消费的动机

李军等对知识女性体育消费的动机进行研究,分别从安全需要、心理社交需要、求美需要三方面进行分析得出,(1)知识女性意识到自己身体健康处于亚健康状态,缺乏体育锻炼,通过进行体育锻炼增强身体健康,满足安全需要;(2)知识女性面对激烈的竞争压力、人际关系带来的冲突和价值观造成的冲突使得知识女性面对极大的心理压力,通过体育释放面临的压力,有利于女性身心的交流;(3)知识女性更注重自己的身体心态和内在气质修养而体育锻炼中瑜伽、普拉提等运动项目培养人的气质美、形态美、健康美。

通过研究得出,女性进行体育消费的动机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体育锻炼、休闲娱乐、释放压力。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随着经济快速的发展,女性在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女性面临的职场以及各种角色的压力。而体育作为一种休闲活动,是女性选择释放压力的最好途径,不仅强身健体、拓展人际,还可以增加女性的内在气质。

3.2 不同年龄阶段的女性体育消费研究

松家萍等对安徽省不同年代女性体育消费进行分析,对所获得的数据运用SPSS软件和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将所调查的女性对象分为90后、80后、70后和70前。研究结果得出:在体育锻炼项目中,90后女性更倾向于球类运动、体育舞蹈和健美操;80后女性倾向于球类运动、跑步散步、体育舞蹈、健美操和瑜伽;70后女性倾向于球类运动、跑步散步、体育舞蹈和瑜伽;70前女性倾向于球类运动、跑步散步和太极拳。在实物消费选择中,90后和80后女性更倾向与社会表现层面,消费特点从众性强、易受潮牌影响。70后和70前女性更倾向品牌产品,注重产品的质量。在体育锻炼空间选择中,90后和80后女性更倾向体育场馆或体育俱乐部;70后女性倾向休闲广场;70前女性更倾向公园。

张越对浙江省城市女性居民参与体育消费进行调查,其中16-25岁占19.7%、26-35岁占20%、36-45岁占20.2%、46-55岁占20.7%、55岁以上占19.4%。对所获得的数据采用SPSS软件分析,得出女性参加休闲体育活动消费观念方面:16-25岁和26岁-35岁的女性在体育消费中认可度最高,分别是71.7%和64.3%。但是在影响参与因素中,16-25岁和26岁-35岁这两个群体在没有形成体育锻炼习惯的比例分别是13.1%和13.6%,对于女性而言参加体育锻炼具有良好的习惯是十分有必要的。

刘洁等对菏泽市女性参与体育消费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得出34-42岁的女性群体在体育健身年消费中普遍较低;在体育健身年消费200-600元中,43-50岁和51-59岁所占比例最高,分别是15.65%和21.37%。

通过研究得出,不同的年龄阶段女性群体所参与的体育运动项目不同,体育消费也不相同。主要是因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女性群体所面对的生活压力不同、所接受的教育不同、对体育消费的认知也不同。

3.3 不同职业女性体育消费研究

鲁琦对安徽省不同职业女性在体育消费方面进行详细的研究,将不同职业女性按照国家标准《职业分类与代码》大致分为:公务员、教师、企管人员、工人、医疗卫生、商业和服务业、离退休和其他职业八种类型。研究得出各职业消费水平总体呈现较低的水平、分布略呈哑铃型。在经济收入与体育消费方面,8种职业中经济收入均集中在1000-3000元之间,经济收入与体育消费呈线性关系,经济收入的高低与对体育消费有着重要的影响,各类女性职业的经济收入提高将促进女性体育消费的水平。

李开颖在其硕士学位论文中将所调查的职业女性按照国家标准《职业分类与代码》大致分为: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国有企业、私营外资合资五大类。研究得出:北京市职业女性月收入2000-4000元人数最多,其次是4000-8000元,2000元以下人数最少。北京市职业女性年均体育消费金额<1000元,体育消费处于中低水平。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在各类私企、外企工作的职业女性要面临住房、医疗、户口、教育等必要消费支出。

通过研究得出,我国女性体育消费处于中低水平,产生这种现状主要的原因有:女性群体经济收入较低;体育消费认识不足;所面临的社会竞争压力激烈等。

3.4 影响女性体育消费的因素

陈让等对武汉市女性休闲体育消费现状进行研究,得出影响女性休闲体育消费的因素主要有两方面,分别是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其客观因素占主导地位,主观因素的影响力是最终的。客观因素主要有休闲体育产业发展处于初期阶段、休闲体育各类设施建造不够全面、休闲体育消费普遍较高等;主观因素主要有经济水平处于中低下水平、人们面临的生活和工作压力大。

徐家萍对镇江市女性体育消费进行研究,得出影响女性体育消费的因素主要有社会生产力低,经济水平落后;人们对体育消费、体育消费认知和体育消费结构认识不足;缺乏体育市场管理。

孔德刚对制约职业女性体育消费的主要因素采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得出,57%的女性认为没有可支配的时间进行体育消费,22%的女性认为体育健身场所消费较高,10%的女性没有同伴参与,6%的女性中家人不给予体育消费支持,5%的女性对体育消费不感兴趣。

通过研究得出,影响我国女性体育消费的主要因素为:经济收入与消费水平呈反比;人们对体育消费认识不足;休闲体育产业发展水平处于初期阶段;人们面临着生活压力和就业压力大;人们对体育的认知、以及对体育消费结构还停留在传统消费观念等。

3.5 女性体育消费的解决策略

通过研究得出,解决女性体育消费水平,其对体育消费认知、优化体育消费结构、提高居民经济收入、完善体育基础设施、政府加大宣传力度,促使女性体育消费更好的发展,对体育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从而促进经济更好地发展。

猜你喜欢
职业女性体育锻炼消费
从蔡鸣喈之死看五四时期职业女性的困境
推动妇女事业发展的路径研究
——以提高职业女性健康现状为例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国内消费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如何培养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40年消费流变
新消费ABC
八闽职业女性制服秀
解答时尚鞋履“Q&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