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习作单元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以部编小学六年级上册“围绕中心意思写”为例

2019-01-11 15:11广东省东莞市黄江镇梅塘小学兰羽生
小学时代 2019年34期
关键词:例文习作中心

广东省东莞市黄江镇梅塘小学 兰羽生

为了让小学生获得必要的阅读策略和习作能力,教育部组织编写的新版语文教科书三至六年级突破了传统语文教科书的编写体例,专门编写了特殊形式的单元———“习作单元”。因为小学高年级首次使用部编教材,在实际教学中,我感觉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怎样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习作单元教学还存在诸多的缺陷,如用传统教学模式来教“精读课文”及“习作例文”等问题。这就需要我们教师更好地对这个特殊单元的教学进行研讨,着重解决使用新教材中遇到的新问题,并就相应改善策略展开探讨。

一、“围绕中心意思写”习作单元在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教育部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自三年级上册到六年级下册,每一册教科书中都设置了一个非常特别的“习作单元”,这是对理想课程的一种追求。习作单元的确希冀成为一个“像作家一样阅读和写作”的理想课程。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是专门的习作单元,是以培养习作能力为核心的单元。这个单元的编排和普通单元是不相同的,首先安排了两篇精读课文,然后是“交流平台”和“初试身手”,之后是“习作例文”,最后是安排学生习作。从阅读到习作,都是围绕“中心意思”这个概念,即如何培养我们学生围绕中心写意思,这难道不是培养我国未来作家的基本素养吗?这个习作单元中两篇精读课文———《夏天里的成长》和《盼》是典型的围绕中心意思写的范文,它的定位和其他单元的精读课不同,有着鲜明的指向表达。“导语”“精读课文”“交流平台”“初试身手”“习作例文”和单元“习作”都是以“围绕中心写意思”为主线来展开的。

因此,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要更加重视本习作单元的教学,强调对学生写作能力进行培养。但是农村学校的小学生语文基础相对薄弱,对写作方法与技巧的掌握不足,尤其是缺乏良好课外阅读习惯,在“初试身手”时容易出现逻辑混乱、词不达意、口水话多等问题,无法准确表达中心意思,导致他们习作能力难以得到有效提升。

加强六年级“围绕中心意思写”习作单元教学,能够引导学生形成正确写作意识,掌握科学写作方法和技巧,养成良好习惯,在准确表达中心意思同时,减少不必要的口水话和废话,从而提升六年级学生的习作水平。

二、小学六年级“围绕中心意思写”习作单元教学存在的问题

1.“精读课文”没有围绕主线展开教学

在进行“习作单元”精读课文教学时,教师一定要整体把握习作单元的编排意图,紧紧围绕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这一目标来开展教学。有的教师在进行本单元《夏天里的成长》和《盼》这二篇课文教学时,重点放在生字新词的学习和文中重点语句的理解,而不是让学生重点揣摩作家是怎样围绕中心意思来写以及作家的选材方法,导致部分学生学完了这两篇课文后,不能准确理解如何围绕中心意思写,在“初试身手”时出现语言混乱、表达不清、思想情感和写作内容脱节等问题。

2.教学方式仍采用传统教学

六年级在进行“围绕中心意思写”习作单元教学时,部分教师对“习作例文”———《爸爸的计划》和《小站》教学,没有引导学生借助旁批了解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意思写的,仍是重点分析文章的字、词、句、段,最后从理论层面总结写作时围绕中心写意思,并没有引导学生从选材和布局等方面学会如何围绕中心意思写,应该注意什么问题,所以习作时的实际效果欠佳。

3.写作方法与技巧培养不足

“围绕中心写意思”说来简单,但也包含了大量系统化的方法与技巧,学生如果不能准确理解、掌握正确表达方法与技巧,自然无法有效围绕中心写意思。而教师在教学时不注重方法与技巧培养,就会导致学生写作不得其法的情况。

三、小学六年级“围绕中心意思写”习作单元教学

1.“精读课文”重点学习表达方法

我们在进行“习作单元”的课文教学时一定要注重主线,落实好单元训练重点“围绕中心写意思”,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阅读不同题材、不同体裁的两篇精读课文,了解作家是如何把中心意思表达清楚的。学生要在课前对这两篇精读课文的字词进行预习,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在教学中围绕不同段落进行学习,从而让学生明白每一个段落都为文章的中心服务。比如在《夏天里的成长》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初读课文,找出文中的中心句,了解每一段落描写的具体内容,然后引导学生,在中心意思确立以后,怎样才能把这个意思表达得更加全面和更加充分。还可以引导学生围绕一个汉字或者一个词语为中心意思,从不同的方面或者选取不同的事例来写。又如在教学《盼》这篇课文时,教师带领学生关注课文的题目,想一想文中的“我”特别盼望什么?让学生明白这篇课文的中心意思。接着小组讨论本文是通过哪些事例来写“盼”的,让学生从中体会到作家选择的这些事例都是非常典型,特出了中心意思“盼”。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课文哪些地方具体描写了“盼”这一心理活动,从而学习在围绕中心选择事例的基础上,怎样将重要部分写详细。这两篇精读课文是用不同的文体、不同的题材来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怎样围绕中心意思来写。

2.“初试身手”教学着重培养学生围绕中心的选材能力

对小学生而言,他们写作面临的一大问题在于无话可说,不知道应该写什么,从而会在写作时东拼西凑,只想着多加些字凑字数,导致作文内容缺乏逻辑、言语混乱。因此教师在进行围绕中心写意思教学时,一定要引导学生进行选材,让学生能够围绕中心意思顺畅写作,在保持写作逻辑的同时能够连贯、统一地表达中心意思。教师需要加强对学生写作思路的培养,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段落、句子之间的联系,做到“言之有序”。其中尤其要引导学生掌握顺承式、时间推移式、空间转换式、递进说明式、并列陈述式、转折强调式、对比说明式、补充说明式、问答式、因果式、倒叙式、概具式等构段方式,并在课堂教学中对课文段落进行解析,要求学生进行写作练习,帮助学生充分掌握及灵活运用这些构段方式进行写作。例如在教学《夏天里的成长》时,教师带领学生对课文进行分析,理解课文从动植物、山河大地、人物三方面描写“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然后教师让学生模仿课文总分结构方式,描写“我家里闲不住的奶奶”,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掌握按照顺序围绕中心写意思的技巧。重点指导学生:和中心意思“闲不住”关系密切的一定要详细写,跟“闲不住”关系不是很大的要简单写,跟“闲不住”没有半点关系的就不要写。

3.“习作例文”要注重感悟和经验积累

六年级在进行“习作例文”教学时,注重感悟和经验积累。在教学时一定要注重旁批,例文从不同的角度启发学生运用具体方法,感悟围绕中心意思写的作用和效果。不但要注重材料的选择和“言之有序”,还要“言之有物”,否则学生同样容易在写作时陷入内容空洞,中心意思表达不准确的尴尬境地。因此教师在进行“习作例文”教学时,不但要指导学生按顺序进行描写,还要引导学生将内容写得更加具体,从而详细、准确地表达中心意思,避免意思表达不清、内容空洞无物、东拼西凑的情况出现。内容要写得具体和言之有物,必须以言之有序为基础。而要把内容写具体,教师则要指导学生列举实例,抓住特点,从多个方面对事物进行细致描写,同时利用各种修辞方式进行生动描写。例如在教学《爸爸的计划》习作例文时,教师对例文的结构进行分析,引导学生理解像这种并列结构的布局,一定要从多角度、多方位去写,将重要的部分写详细,写具体。在教学《小站》这篇例文时,重点引导学生结合旁注,理解作者是如何一步一步地表达小站“小而精”的中心意思。然后指导学生像这种递进式布局的文章,把经过写得曲折并且有起有伏。

4.“习作指导”加强习作评价

学生围绕中心写意思能力的提升是一个循序渐进的长期过程,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科学引导、有效指导,不断纠正学生在写作方面的各种问题。因此教师需要加强评价与指导,通过教学评价真实、客观反映学生写作学习情况,重点关注学生在围绕中心写意思方面的不足,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合理方法进行有效指导,提高学生写作水平,保障写作教学效果。例如在指导学生围绕“甜、乐、泪、妙、忙、悔”等字进行习作时,教师要求学生以《爸爸的计划》和《小站》为范文,根据中心意思采用并列式布局或者递进式布局,有详有略进行仿写。教师对学生仿写的作文进行批改,并在评语中详细描述学生在围绕中心写意思方面的不足,指导学生不断解决写作问题,提高写作水平。

综上可知,教师在进行“围绕中心意思写”习作单元教学时,一定要贯穿“围绕中心意思写”这条主线,从阅读中学会表达中心,着重培养学生围绕中心的选材能力,注重文章布局和详略,从多个方面培养学生正确写作方法及技巧,提高学生习作能力。

猜你喜欢
例文习作中心
剪掉和中心无关的
在打造“两个中心”中彰显统战担当作为
以例文引路,促妙笔生花
例文引路,读写相随
“未来的桥”写作指导及例文展评
别让托养中心成“死亡中心”
北上广操心“副中心”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