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剧在中职学前心理学教学中应用的行动研究

2019-01-11 23:19田进花
赢未来 2019年35期
关键词:心理剧小明心理学

田进花

宁夏吴忠市同心职业技术学校,宁夏吴忠 751300

1 问题提出

作为当今西方很有影响力的社会心理技术,心理剧是一种在假设情境下以角色扮演的手法,将个人经验戏剧化,以促进心理过程的方法。通过在设定情景下的表演,让参演者能够重新演绎想要表达的部分,令其在表演过程中对这些事件增加新的认识和洞察力,实践新的、令人更满意的行为[1]。心理剧作为一种请尤里的应用工具,在实际生活当中应用范围很广,其中不仅包括对心理的治疗,还被应用在教育、家庭等领域当中。

学前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条分支,是一门研究婴幼儿心理现象的科学。根据目前中职学前教育的特点和教学要求,学前心理学的实践课占有一定的比例。但因为目前所受到的种种限制,导致缺少对幼儿心理行为的实际观察,缺少与课程相结合的教育实习,从而导致学习与实践不同步的问题。

2 研究方法

通过结合目前对学前心理学的课堂教学实践的观察,得出需要在本次研究当中采取情境演绎法,将心理剧应用到中职学前心理学的教学当中去,以解决学生的实践经验不足的问题。本次研究将会遵循心理剧发展过程中几代教育者得出的经验,采取其经典操作程序进行研究。

3 研究过程

心理剧表演包括三个阶段,分别为前期策划、剧情表演及分享审视。研究过程当中,需要以学生为主导,逐步设计好整个心理剧表演流程,教师也需要参与到其中,为学生提供专业的帮助。

首先,学生在活动开始之前,需要确定好心理剧的主题,这要求学生提前对幼儿的行为及心理等等的观察,并且展开研究与讨论,结合文献等来了解幼儿的典型心理行为。学生需要结合教材,将典型心理经过与现实生活相结合的改编,并以此来选定表演主题的素材。例如在行为习惯章节中选取“爱打人的小霸王”;在父母教养方式章节选取“平面镜”等,作为主题。

在剧本编写阶段,教师将学生提前分配好学习小组,并以小组为单位,学生自行根据所选主题创作剧本,并由教师负责审核及修改。剧本是心理剧的核心,学生在编写剧本的过程当中,应当注意内容要贴近幼儿真实生活,并且有重点性地展现出幼儿心理行为特点,并且能够体现出其中的冲突点,结合心理学的专业知识来解决问题,让观看者从中得到启示。

心理剧是一种使用行动技术的治疗方式,角色扮演是它的核心[2]。在演出之前的准备阶段当中,学生要考虑到对场景的布置,让学生在较为熟悉的实训室当中进行表演,布置好现场环境后,让学生能够展示出幼儿心理当中的特点。在演员的选定上,应当以能力为主,通过学生的表演能够感染到观众并引发共鸣。

在演出阶段当中,教师要让所有学生都能参与到心理剧的表演当中,让学生利用心理剧的表演技术,来将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展示出来。

以“平面镜”为例,通过学生对心理剧当中出场人员进行的语言设计,来体现出中心思想。首先需要对剧情当中的人物进行简单介绍。分别为小明、小明的父母、外婆、老师、小明的朋友及父母的朋友,具体时间为某一天的下午,场景布置需要根据剧情需要而设定,简单的桌椅及道具麻将即可。

开头部分是父母面对放学归来的小明,表现出的不耐烦,并且忽视了小明被老师表扬的心情,还要求外婆去做饭。随着旁白的介绍,来到了第二个片段,父母因为工资问题而吵架,小明在一旁受到牵连伤心哭泣。第三场也就是心理剧的高潮出现,小明在学校模仿爸妈吵架时的语言,对同伴说脏话,被父亲和老师看到,老师因此找小明的父母谈话。最后一个场景当中,父母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专心陪伴小明。

在以上的表演结束后,由教师来组织表演的学生及观众进行对内容的讨论,交流心得,并且对问题进行点评,从而延伸出学生对类似问题发生时的思考,以达到对学生的教育目的。

4 研究结果

通过对学生的分析,可以发现绝大部分学生对心理剧这一表现形式有很高的热情,学生能够通过表演的形式,将课本上的心理专业知识内容呈现出来,表演的过程简单,并且容易让学生接受,这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很大提高。心理剧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形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并且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5 结语

通过对以上内容的探索与研究,可以从中得出心理剧为学前心理学的实践教学提供了很大便利,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对课堂的参与程度。学生能够在过程当中有所体会,并且掌握到科学的研究方法,同时也能促进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将心理剧运用到中职学前心理学教学当中,能够有效地提高学前心理学教育课堂的教学效率,为学生对课堂专业知识内容的理解提供保障。

猜你喜欢
心理剧小明心理学
小明照相
校园心理剧助力农村初中“临界生”心理强韧性的实践研究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校园心理剧的意义重构与功能优化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小明系列漫画
——小明篇——请假
校园心理剧对提高大学生德育自我教育能力的探讨*
小明系列漫画小明篇
——上课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