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德育渗透的策略研究

2019-01-11 23:19益西旺姆
赢未来 2019年35期
关键词:汉字德育目标

益西旺姆

西藏昌都市卡若区日通乡中心小学,西藏昌都 854000

1 整合语文教学德育教育资源,提升课堂有效性

往往语文教材内容具有较强的典范性和覆盖性,还有很多内容为德育教育的开展提供了诸多素材和资源,那么教师要精心研究语文教材,分析可渗透德育教育的切入点,结合语文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从课本基础知识出发,为启发和教育学生思想夯实基础。同时要鼓励学生以乐观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和学习,敢于正面面对困难,从而树立良好的“三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 充分利用课堂环节,适时渗透德育教育

开展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每个课堂环节,保证德育渗透教育的有效性,对此,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和准备课堂活动,以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为教学目标,合理渗透德育教育,避免学生产生回避心理,保证课堂教学开展的有效性。

比如,开展写字教学过程中,老师在进行生字学习时,可以借助汉字的起源向学生介绍中国汉字的博大精深、内容丰富、构造特点鲜明,同时结合对汉字的深入学习让学生自主探究汉字和高尚的道德思想之间的关系。如教学“敬”字时,就可以通过展示这个字的本义以及组成的词语,让学生感受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学习汉字的同时不忘学习礼仪常识,润物细无声;再比如在进行朗读训练时,老师要积极帮助学生认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让自己的朗读和作者的感情思想产生共鸣,从而体会课文中包含的德育教育。比如,在学习《桂林山水》时,就可以让学生在朗读中深切地感受桂林山水的独特美,从而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环境、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热情。还有,在写作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借学生的写作情况及时给予学生德育引导,让学生在充分完成写作任务的基础上,能够真实地表达出自己对周围人或事物的观点、看法,这样,老师就可以根据学生流露出来的思想状况,有针对性地进行积极的引导和耐心的传授,甚至对学生表现出来的思想偏差现象进行及时干预,从而能够引导他们在正确的、积极的道德路上走得更远。

3 组织多元化的实践活动,实现教学目标

语文教学形式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形式,还可以开展更广泛的实践活动,为培养学生的德育品行创造有利条件,通过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感受到德育品行在生活实践中的价值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一言一行都是其思想和行为的流露,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还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因此,教师担负着教书育人的职责,要善于组织和开展多元化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体会活动的乐趣,利用新颖、个性的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参与热情。整个活动过程中,教师要细致观察学生的每个细小行为举动,及时给予反馈,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做到因材施教,保证德育教育效果更为理想。

比如,开展古诗词背诵积累活动时,结合学生现状设定教学目标,以竞赛或游戏方式增强学生的参与度,整个活动中鼓励学生积极合作,提升学生的竞争和团队意识。通常开展类似教学活动时,一些学生往往会出现掉队的现象,为了保证活动顺利开展并且达到预期目标,教师要针对这些学生进行思想方面的指导,鼓励学生制定挑战自我的小目标和最终目标,帮助学生不断攻克难关,一一实现自己的小目标,同时引导学生积极总结和探寻实现语文目标的方法和途径,保证学习效率进一步提升。另外,要鼓励学生之间相互沟通、合作,乐于分享自己的背诵经验,促进学生们的背诵和学习能力共同提高。因此,教师作为传播知识的纽带,要具备较强的专业性和职业素养,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及时给予学生疏导和指引,让学生充分意识到集体荣誉感,以保证教学效果和质量。

4 结语

综上所述,新课改的进程不断深入,将德育教育渗透在语文教学中是一种有效方式,语文教学内容覆盖的知识面较广,为德育教育提供了一定的便利性,教师要正确认知自身角色的重要性,以及对学生未来发展的影响,领悟德育教育的精髓及内涵,科学渗透德育思想,并且要及时总结教学经验,做到持续创新,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服务,一方面有助于实现语文教学目标,另一方面,使学生的德育思想得到提升,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念,为学生良好的发展夯实基础。

猜你喜欢
汉字德育目标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汉字这样记
汉字这样记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