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熟度及干燥方法对刺天茄果实中芦丁与槲皮素含量的影响

2019-01-11 08:29,,,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18年6期
关键词:阴干晒干芦丁

, ,,,

(1. 常州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 常州213000;2. 南京工业大学 药学院,江苏 南京210009)

刺天茄(SolanumindicumL.)为茄科(Solanaceae)茄属(Solanum)植物,有刺天茄(原变种)(SolanumindicumL. var.indicum)和弯柄刺天茄(变种)(SolanumindicumL. var.recurvatumC. Y. Wu et S. C. Huang)等两种[1]。以干燥成熟果实入药,为云南地方常用药材,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消肿利水、利胆退黄、活血调经的功效,主治咽喉肿痛,咳嗽咯血,水肿,黄疸等病症[2-3]。研究表明,刺天茄中含有黄酮、生物碱、多糖、氨基酸及甾体类化合物等多种成分[4-5]。其中黄酮类成分如槲皮素、芦丁等是茄属植物中广泛存在的活性成分,且因采收期及加工方法的不同含量差异较大[6-8]。本研究采用HPLC对不同成熟度及干燥方式刺天茄果实中芦丁和槲皮素进行含量测定,以期明确两种成分在果实中的积累规律,并为后期药材加工方法提供参考依据。

1 材料与试剂

1.1 仪器

UltiMate 3000型高效液相色谱仪(美国热电公司);JC202型电热恒温干燥箱(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M1-211A型微波炉(广东美的微波炉制造有限公司)。

1.2 试剂

芦丁标准品(100080-201408,98%),槲皮素标准品(100081-201408,99.1%),购自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甲醇及乙腈(色谱纯),其它试剂均为分析纯,购自昌泰兴业有限公司;超纯水由密理博公司Simplify 185 Unit 制得。

1.3 材料

1.3.1 材料来源

2012年搜集四川省内江市资中县境内刺天茄种质,种植于江苏省常州市常州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药用植物园,经鉴定为刺天茄原变种SolanumindicumL. var.indicum,2014年按不同成熟程度采集果实,各组果实特征描述如下:

Ⅰ组:果实浅绿色,上覆深绿色网状纹路;

Ⅱ组:果蒂露白,其余地方依然为绿色,网纹颜色较底色稍深;

Ⅲ组:果蒂白中泛黄,靠脐部一侧白中带绿,网纹绿色变浅;

Ⅳ组:果实全部泛黄,蒂部黄色明显,网纹退至脐部变为白色;

Ⅴ组:果实全黄色,个别果实有网纹,但纹路为白色且较浅。

1.3.2 材料处理

鲜果直接储藏于-20 ℃冰箱,临用前冰浴研磨。

各种干燥处理下的果实(按照GB 5009.3—2010方法测定水分),粉碎过100目筛,密封储藏于-4 ℃冰箱,待用。

烘干组:将不同成熟度果实用竹刀切口,于50 ℃的恒温烘箱中烘干至恒重。

4月14日7时49分,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给当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地震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正在国外访问的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对灾区群众万分牵挂,第一时间对抗震救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并当即决定压缩出访行程提前回国。4月17日14时20分许,经过近25小时长途飞行后回到北京;16时,胡锦涛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全面部署抗震救灾工作。4月18日,胡锦涛总书记飞赴玉树地震灾区,看望慰问受灾群众和救援人员,实地了解救灾工作面临的突出困难,指导抗震救灾工作。

微波干燥组:将不同成熟度果实用竹刀切开,按照果实大小再分别用中火(功率400 W)处理至恒重。

阴干组:将不同成熟度果实用竹刀切开,置于通风阴凉处(环境温度16~18 ℃)阴干至恒重。

晒干组:将不同成熟度果实用竹刀切开,暴露于阳光下(温度28~32 ℃)至恒重。

2 方 法

2.1 色谱条件

参照王珍等与何俊芳等方法[5-6],略加改动。ODS-SP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A)-0.5%磷酸(B),梯度洗脱:(25% B 0~6 min,25%~50% B 6~10 min,50% B 10~17 min,50%~25% B 17~20 min,25% B 20~25 min);流速:1 mL·min-1;检测波长:360 nm;柱温:25 ℃;进样量:20 μL,混合标样与供试品色谱图如图1所示。

2.2 标准品溶液的制备

准确称取芦丁标准品4.00 mg 和槲皮素标准品5.00 mg,分别加甲醇溶解并定容至25 mL,配成0.16 mg·mL-1的芦丁贮备液和0.2 mg·mL-1的槲皮素贮备液;临用前取芦丁贮备液10 mL和槲皮素贮备液2 mL混合后,加甲醇定容至50 mL,配制成芦丁和槲皮素标准液浓度依次为0.032 mg·mL-1,0.008 mg·mL-1的混合对照品溶液,经0.45 μm微孔滤膜滤过备用。

2.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准确称取粉碎后过40目筛的供试样品0.25 g置于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甲醇25 mL,超声处理(功率250 W,频率40 kHz)15 min,补足减失重量,过滤,取续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经0.45 μm微孔滤膜滤过备用。所有测定结果,均为折算后的干基含量。

3 结果与分析

3.1 线性关系考察

精密吸取混合对照品溶液1,4,8,16,20,40 μL,按上述色谱条件进行测定。以进样量(μg)为横坐标(X),峰面积为纵坐标(Y)进行线性回归计算,得芦丁标准曲线回归方程为Y=25.295X-0.078 1(R2=0.999 2);槲皮素的标准曲线回归方程为Y=45.161X-0.054 5 (R2=0.999 1)。结果表明,芦丁和槲皮素分别在0.008~0.32 μg,0.032~1.28 μg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图1 标准品(a)与供试品(b)HPLC图谱

3.2 刺天茄鲜果中芦丁与槲皮素含量变化规律

图2 不同成熟度刺天茄鲜果中芦丁和槲皮素含量比较

3.3 干燥处理对刺天茄果实中芦丁和槲皮素含量的影响

3.3.1 烘干处理

烘干处后刺天茄各成熟度果实中芦丁和槲皮素含量存在较大差异(图3),总体而言,随成熟期的延后呈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以成熟期Ⅳ,即“果实全部泛黄,蒂部黄色明显,网纹退至脐部变为白色”时含量最高为0.561 mg·g-1和9.297 μg·g-1。其中芦丁在成熟期Ⅰ~Ⅲ时增幅不明显,而槲皮素含量则呈直线上升趋势,在Ⅲ~Ⅳ时则与前相反,在果实成熟度为Ⅴ时芦丁和槲皮素含量降至最低,为0.396 mg·g-1和6.489 μg·g-1,较Ⅳ期降低0.294%和30.203%。

图3 烘干处理对不同成熟度刺天茄果实中芦丁和槲皮素含量的影响

3.3.2 微波干燥处理

与传统干燥方式相比,微波干燥具有干燥效率高、均匀、节能、易实现自动化控制等优点,在食品药材干燥处理领域越来越受到重视。由图4可见,微波干燥处理后,不同成熟度刺天茄果实中芦丁和槲皮素变化趋势稍有不同。芦丁含量随着成熟度的增加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成熟度Ⅳ时达到最高值1.567 mg·g-1;槲皮素含量则随着成熟度的增加呈逐渐上升趋势,且在成熟期Ⅰ~Ⅳ变化不明显,成熟期Ⅴ时达到最大值6.943 μg·g-1。

图4 微波处理对不同成熟度刺天茄果实中芦丁和槲皮素含量的影响

3.3.3 阴干处理

图5 阴干处理对不同成熟度刺天茄果实中芦丁和槲皮素含量的影响

阴干处理需要避开日光的直射或折射,在不超过20 ℃不低于10 ℃的地方,利用自然风的作用,通过空气流动使得物料中的水分逐渐失去的处理,此过程对物料中热敏感成分的保存具有较好的效果。由图5可见,阴干处理后刺天茄果实中芦丁和槲皮素含量变化趋势与鲜果相同,均在成熟度Ⅱ时最高,为1.486 mg·g-1和4.307 μg·g-1,之后随成熟度的增加而降低,但两者降低趋势不同,芦丁在成熟度Ⅱ~Ⅲ时下降缓慢,Ⅲ-Ⅴ时呈直线降低;而槲皮素则在Ⅱ~Ⅴ成熟范围内呈平缓降低趋势。

3.3.4 晒干处理

晒干处理具有易于操作、成本低的特点,是目前较为常用的传统干燥处理方式之一。由图6可见,晒干处理后各成熟度果实中两种成分含量变化趋势与烘干和微波干燥相似,均在第Ⅳ成熟度时达到最高值,分别为1.846 mg·g-1和7.361 μg·g-1。在成熟期Ⅰ~Ⅲ时两种成分增幅不明显,成熟期Ⅲ~Ⅳ时呈直线上升趋势,之后在Ⅴ时急速下降。

图6 晒干处理对不同成熟度刺天茄果实中芦丁和槲皮素含量的影响

4 结论与讨论

大量研究证实,采收期对药材品质具有显著的影响,李正红等研究发现江枳壳中黄酮苷类成分随着成熟期的延长呈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趋势,综合可虑产量与品质确定采收期为大暑(每年7月23日或24日)前后采收[9]。本研究结果也证实采收期对刺天茄果实中芦丁和槲皮素含量具有显著的影响,均随成熟期延长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以成熟期Ⅱ时两种成分含量达到最高。

适宜的干燥方法能较好地保存药材中活性成分含量,进而保证药品质量[10]。本研究比较烘干、微波、晒干和阴干对刺天茄果实中活性成分芦丁和槲皮素含量的影响可以看出,经烘干、晒干、微波干燥的刺天茄果实中两种成分含量呈现相同的变化趋势,即均在第Ⅳ成熟度时达到得最大值,其中芦丁以晒干处理含量最高,烘干处理含量最低;槲皮素以烘干处理含量最高,微波处理含量最低。阴干处理两种成分变化趋势与新鲜果实相同,均于第Ⅱ成熟度时含量最高,与前面三种干燥处理变化趋势存在差异。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刺天茄果实刚刚采收时是处于生长期的植物器官,理论上讲只要不被采收,其应该是可以继续成熟的,突然被采收后,其生命活动并没有马上停止,在新鲜果实和阴干处理等条件下,果实内部的生活的应该处于逐渐的变化过程中。而烘干组、晒干组、微波干燥组等三种处理方式,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通过不同的方式对果实进行了加热处理,果实在此过程中的因短时间内迅速受热,内部物质产生了一系列反应,特别是果实中自身所含有的酶活性急剧降低,从而导致了两种成分不同变化趋势的形成。

由以上研究可知,刺天茄果实品质易受采收时间、干燥方法的影响,在选择干燥方法时,应根据其成熟度的不同而进行筛选,如采用烘干、晒干或微波干燥等加工可选择采集第Ⅳ成熟度果实,鲜果保存或采后阴干处理则可选取第Ⅱ成熟度进行采收。综合比较各干燥方式建议选择晒干处理为宜。

猜你喜欢
阴干晒干芦丁
洗后干燥条件对防水效果的影响
基于对氨基苯甲酸的芦丁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及应用★
抓捕开锁大王
不同干燥方式对连翘花主要成分的影响
不同干燥方法对布渣叶中牡荆苷含量的影响
某个相同的早晨
爱你,感谢你
响应面法优化辣木中多糖和芦丁的超声提取工艺
芦丁-二甲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物理化学表征及体外溶出研究
晒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