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情于天地
——体味徐志摩《再别康桥》的人生境界

2019-01-12 15:08许华丽
颂雅风·艺术月刊 2019年6期
关键词:天地人寄情再别康桥

◎许华丽

诗人徐志摩多次往返自己的母校英国剑桥大学。他不愿打扰别人,却愿将自己融入天界。他宁意轻轻地招手,与西边的云彩作别!他不愿被别人打扰,却甘愿悄悄告别天边的云彩并不带走一片云彩。迎来送往之寄于天空中的云彩!

大地上最让他留恋的是康河。河边夕阳西下是金色的杨柳、河波里艳丽的倒影,河岸软泥上油油的青荇,河边榆树下的潭水,河里撑舟漫溯、夜晚满载星辉,星辉斑斓里放歌这些埋在诗人心里的景物足以丰富了他天地人合一的超然精神世界,足以让他永久留念和深深回味,更足以让他无声无息地离别。事实上,夏虫没有沉默、康桥也不会沉默。沉默的是诗人。是诗人寄情于天地的人生境界。

诗歌第一小节: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作者的离别之情不带任何的世俗质感。有的是自然质朴、潇洒浪漫之情。他与天上的云彩作别,天人合一,寄离别之情于天上的云彩。可见诗人独处的超然和洒脱。尽管他每次来康桥都是带着世俗的原因和目的,但他的内心却永远都是超凡脱俗的,内心永远充盈着天地万物。天上漂浮不定的云彩是他理想中的朋友,来去要与天边的云彩招呼作别。这种精神追求体现了诗人将淡淡的离别之情用飘逸潇洒浪漫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诗歌第二小节: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这里的描写体现康桥给作者带来的是快乐和幸福中的一丝无奈之情。河畔的柳树依依,在夕阳照耀之下诗人赋予它金色的光彩。诗人将自己康桥这段美好的生活喻作“金色的年华”。这期间心中有个属于自己的真正的新娘。这位新娘娇小柔弱犹如河畔金色的柳条,让人怜爱。河波的影子在诗人的心中是那么的惊艳,深深地印在诗人的心中。诗人与心中的恋人之间的爱恨纠葛起伏动荡,作者的无奈和遗憾之情都蒙上了一层幸福和快乐的色彩。诗人沉浸在超然的精神世界之中,将自己的幸福和快乐寄托于康河大地上的金柳和河波,地人合一的人生境界。

诗歌第三小节: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康河大地上的软泥,软泥上的青荇,浓密、饱满、润泽、肥美,像人一样漂来浮去,有张扬炫耀引人注目之意。诗人极其羡慕。因而,甘心做康河里的一条水草。像水草一样有着清新自然的生活环境、自由自在地在水底招摇。这里从诗人对康桥的青荇和水草的羡慕和妒忌体现出对康桥的超级喜爱、深深依恋。诗人完全将自己融入自然大地,自己甘心做康河中的一条水草,这真是寄情天地、物我相一。

诗歌第四小节: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康河里的一潭水很清澈,霞光倒映下来,不是清泉,是天上虹,呈现一片红光。潭水上漂了很多的水藻,挡住了一部分霞光,零零碎碎的,有的红,有的绿,好像柔水一般,非常形象。这节作者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实写景,虚是象征手法。诗人将大地上的潭水与天上的彩虹和自己心中的梦通过想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真正地做到天地人合一的人生境界。

诗歌第五小节:寻梦?撑 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这一小节诗人直抒胸臆紧跟上一小节,将心中的梦想现实化,撑着一支长篙,去追寻心中的梦想。结果非常令他满意,从大地收获到天上,船上满载的是天上星星的光辉,天地人完美合一。在这样令人狂放的时刻,诗人忍不住要大声放歌,来表达他此刻的欢喜与愉悦。可是,诗人超然自我约束的个性让他克制了放歌。

诗歌第六小节: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作者可以放歌,却不能放歌,也不愿放歌。大地上夏天的虫子都能理解诗人心细,为他保持沉默。在诗人的心中夏天呢哝的虫子都是那么善解人意,都明白诗人内心想法。诗人将自己离别感受寄托于大地上的树虫,康桥更是理解和欣赏诗人的内心感受:为诗人保持沉默。诗人将自己的内心感受寄情于天地万物。

诗歌第七小节: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诗人轻轻地来,悄悄地走。来也自如,去也潇洒。来时轻轻松松,去时挥洒自如。诗人只愿与天上的云彩挥手告别,不带一丝留念。诗人看似潇洒自如的表面却隐藏了淡淡的忧伤。但这种小情绪诗人不愿与人去细说,只愿将自己的离别洒脱和自如之情寄托于天上的云彩。

综观全诗,一个对爱情、自由追求纯粹的人跃然纸上。一个超凡脱俗的天地人合一的形象印刻在读者脑海。人生如若徐志摩那样寄情于天地的精神境界,可谓快乐至极。

猜你喜欢
天地人寄情再别康桥
和谐天地人 中华大吉祥
不忘初心,以“版”寄情
基于UMU平台的语文互动教学探究——以《再别康桥》一课教学为例
《天地人》
红色征程诗寄情
广西祭祀建筑文化初探
论述《再别康桥》中意象的象征意义
论《再别康桥》诗歌意境美
投入细腻的情感诵读诗歌
寄情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