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闰土》教学设计

2019-01-13 08:41曲慧敏
魅力中国 2019年36期
关键词:闰土读后外貌

曲慧敏

(吉林省梨树县梨树镇城东学校,吉林 梨树 136500)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生字、新词。通过阅读来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来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2、通过学习进一步感受少年闰土这一人物形象,了解闰土是个聪明、能干、活泼可爱的农村少年,理解作者对闰土的特殊感情。

3、通过解读文本,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言行外貌概括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课前准备: 课件:课文插图、鲁迅介绍及重点语句。

教学过程: 一 课 时

激情导入新课:同学们,你知道他是哪位现代大作家吗? 我国有一位大文豪:他总是穿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短短的头发刷子似的直立着,浓密的胡须成一个隶书的“一”字,瘦瘦的……由同学来回答:(鲁迅)。学生回答之后,教师出示课本75页图。让我们随着课堂文本的学习去认识、了解这位伟大的鲁迅先生吧!

教师: 今天我们先来学习鲁迅先生写的一篇文章《少年闰土》。板书课文题目,让学生齐读课题。

检查预习,整体感知:1、让学生分段朗读课文,纠正字音。默读课文,在课本空白处作简单的批注,在文中你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2、让学生自读圈画,教师进行巡视指导。3、读后,请学生来说说少年闰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能谈多少就谈多少)

初识闰土,了解特点: 1、“我”和闰土第一次见面时,闰土是什么样子的?进行速读课文,画出有关句子。出示: (1)他正在厨房里……用圈子将他套住了。(2)他见人很怕羞……我们便熟识了。2、再看闰土的外貌有什么特点? 教师适时板书:紫色的圆脸头戴小毡帽颈套银项圈 3、我们从闰土的外貌特点中,可以看出他是个怎样的少年? (1)如果学生不知从哪说起,就可引导学生做一个小练习:拿铅笔将“圆脸”的“圆”,“小毡帽”的“小”和“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一句话轻轻划掉,再进行对比阅读。(2)假如学生没有新发现,再做一个练习:用铅笔将“紫色的”划掉,换上“苍白的”“蜡黄的”一类词语,让学生读后说说有什么体会。板书:年少 健康 天真 活泼 (3)结合“他见人很怕羞……我们便熟识了”体会闰土具有年少、健康、天真、活泼的特点。

随文练笔,进行仿写: 1、让学生结合对闰土外貌描写的学习,说一说描写人物外貌要注意什么。(抓住人物的特点)

2、用几句话描写一位同学的外貌。找一位学生来读,其他同学猜一猜他写的是谁?(如果同学们能很快猜出来,就说明他写得像,抓住了人物的外貌特点)

板书设计: 少年闰土紫色的圆脸 头戴小毡帽 颈套银项圈年少、健康 天真、活泼

教师:我们在课堂上,继续研读文本:从对“我”和闰土初次会面时对闰土的描写中,我们体会出他是一个健康、可爱的农村孩子。写人还可以从哪些方面去写呢? 请你们细细地品味6~16自然段,边读边想闰土向我们讲述了几件事? 再识闰土,探究深读

1、学生默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2、师生交流,适时板书:雪地捕鸟夏日拾贝看瓜刺猹潮汛看鱼。3、闰土向“我”讲述自己的海边生活,你们能想象出他说话时的语气、神态吗?请你试着用成语描述一下。(眉飞色舞等)4、用你们所说的那种感受读这几段话,相信会读得更好。练好之后读给同桌听,请同桌评一评。5、学生自由练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自然段,看谁能让大家身临其境。“我”和闰土一别就是三十年。三十年后,“我”和闰土再次相遇,闰土的一句“老爷”让“我”大吃一惊。请同学们课下阅读鲁迅的小说《故乡》,然后交流读后的感想。

猜你喜欢
闰土读后外貌
虔诚描绘精神的富足——《张富清传》读后
外貌描写慎“化妆”
外貌与内在
藏地黄花分外香——陈劲松《藏地短札》读后
关于《故乡》的闰土人物形象分析
鲁迅作品善良人物的形象分析
《故乡》的呐喊
花丛觅诗
乡土知识分子的“归乡”情节
韩小忙《整理与研究》读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