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眼轴中人工晶体测量公式应用准确性分析

2019-01-15 05:19王琪马雪莲盘锦辽油宝石花医院眼科辽宁盘锦12401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9年3期
关键词:眼轴屈光度屈光

王琪 马雪莲 盘锦辽油宝石花医院眼科 (辽宁 盘锦 124010)

内容提要: 目的:通过对比不同人工晶体测量公式在短眼轴白内障患者中晶体度数预测的准确性,以期寻求短眼轴白内障患者术前屈光度数测量的可靠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本院收治的短眼轴(<22.0mm)患者39例(共54只眼),随机平均分成3组,通过SRK/T、Haigis、Hoffer Q公式计算人工晶体屈光度,术后预期屈光度数。对比分析各公式组间术后屈光误差。结果:SRK/T公式组绝对屈光误差(0.46±0.18)D,其中远视偏移8只眼,近视偏移10只眼,±0.25D误差占28%,±0.50D误差占39%,±1.00D误差占33%;Haigis公式组绝对屈光误差(0.39±0.21)D,其中远视偏移9只眼,近视偏移9只眼,±0.25D误差占39%,±0.50D误差占33%,±1.00D误差占28%;Hoffer Q公式组绝对屈光误差(0.44±0.29)D,其中远视偏移7只眼,近视偏移11只眼,±0.25D误差占33%,±0.50D误差占33%,±1.00D误差占33%。结论:短眼轴白内障患者中,SRK/T、Haigis、Hoffer Q预测晶体度数,临床效果基本相同。Hoffer Q公式可能具有近视偏移倾向。

白内障为我国首位致盲性疾病。随着先进测量仪器的不断发展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技术逐渐完善和提高,手术操作和测量误差对手术效果的影响不断减小,同时,白内障患者对术后视觉质量预期不断增高。短眼轴患者因眼轴短、前房浅等因素,往往造成植入晶体预测不准确,如何使此类患者术后获得更好的视觉疗效,受到眼科医生重视。本文回顾性分析本院自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短眼轴患者39例,分别采用SRK/T、Haigis、Hoffer Q公式进行人工晶体预测,以寻求可靠的术前屈光测量方法。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39例(共54只眼)短眼轴白内障患者,术后随访3个月,无失访。其中女性21例,男性18例;平均年龄(73.2±6.3)岁;左眼29例,右眼26例。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手术顺利;②眼轴<22.0mm,IOL master测量前房深度<2.3mm。排除标准:①影响屈光介质性疾病:如青光眼等;②内眼手术外伤史;③术中手术并发症:如囊膜撕裂等;④术后人工晶体异位等手术并发症。

1.2 方法

术前完善血常规等常规检查;术前行裸视及矫正后视力测定,眼压、眼底检查,IOL master检查,眼底、眼轴检查;术后行裸视及矫正后视力测定及眼部常规检查。平均分为3组,经SRK/T、Haigis、Hoffer Q公式进行人工晶体预测,其中SRK/T公式组采用SA60AT的A常数为118.6;Haigis公式组SA60AT中a0=-0.111,a1=0.246,a2=0.179;Hoffer Q公式组SA60AT的pACD为5.19。术前应用抗生素滴眼液,散瞳,给与表面麻醉,于11点方向行2.4mm透明角膜隧道切口,连续撕囊,水分离、乳化吸除晶状体核,清除晶状体皮质,注入黏弹剂,应用推进器将相应人工晶体推入囊袋,调整人工晶体位置,洗出黏弹剂,水封切口。手术均由资深眼科专家进行,手术顺利,54只眼均无并发症。术后常规给与抗炎滴眼液治疗。

1.3 观察指标

术后随访3个月,测量患者屈光度数。绝对屈光误差=术后3个月屈光度数-术前预留屈光度数。

1.4 统计学分析

所得数据采用SPSS 21.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入组患者眼轴长20.04~21.93mm,平均(21.42±0.37)mm;平均角膜屈光度为(45.88±0.51)D;平均前房深度为(2.31±0.19)mm;平均人工晶体度数为(24.8±1.50)D。

SRK/T公式组绝对屈光误差(0.46±0.18)D,其中远视偏移8只眼,近视偏移10只眼,±0.25D误差占28%,±0.50D误差占39%,±1.00D误差占33%;Haigis公式组绝对屈光误差(0.39±0.21)D,其中远视偏移9只眼,近视偏移9只眼,±0.25D误差占39%,±0.50D误差占33%,±1.00D误差占28%;Hoffer Q公式组绝对屈光误差(0.44±0.29)D,其中远视偏移7只眼,近视偏移11只眼,±0.25D误差占33%,±0.50D误差占33%,±1.00D误差占33%。SRK/T、Haigis、Hoffer Q公式组进行组间比较绝对屈光误差,其中SRK/T与Haigis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65,P>0.05);SRK/T与Hoffer Q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46,P>0.05);Haigis与Hoffer Q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34,P>0.05)。

3.讨论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白内障的治疗从简单的囊内摘除发展到今天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技术成熟,手术损伤逐渐降低,术后散光等并发症减少,视力提升迅速,为特殊类型白内障治疗打下良好基础。在短眼轴白内障患者中,因眼轴短、前房浅等特点,手术难点增高,植入晶体预测不准确,IOL master应用临床以来,降低了术前测量误差[1]。如何选择有效计算公式,得到更好的视觉疗效值得研究。

本文采用3种第3代在短眼轴中应用价值较高公式(SRK/T、Haigis、Hoffer Q公式)分别预测人工晶体度数,比较远近视偏移及绝对屈光误差情况,结果表明:SRK/T公式组,远视偏移8只眼,近视偏移10只眼;Haigis公式组,远视偏移9只眼,近视偏移9只眼;Hoffer Q公式组远视偏移7只眼,近视偏移11只眼。在Hoffer Q公式应用中,发生近视偏移相对较高,远视偏移相对较低,经统计分析,3种公式组间存在差异。综上结果认为:Hoffer Q公式组可能具有近视偏移倾向,考虑此类患者,多具有一定程度远视,易产生视觉疲劳,对此类患者,Hoffer Q公式可优先选择,预留屈光度[2]。通过SRK/T、Haigis、Hoffer Q公式计算人工晶体度数绝对误差值分布情况:SRK/T公式组±0.25D误差占28%,±0.50D误差占39%,±1.00D误差占33%;Haigis公式组±0.25D误差占39%,±0.50D误差占33%,±1.00D误差占28%;Hoffer Q公式组±0.25D误差占33%,±0.50D误差占33%,±1.00D误差占33%。结果表明,±0.25D误差SRK/T公式组占比最小,Haigis公式组占比最大,经统计分析无统计学意义,这可能与采集样本量少相关。

综上所述,在短眼轴白内障患者中,SRK/T、Haigis、Hoffer Q预测晶体度数临床效果基本相同。其中,Hoffer Q公式可能具有近视偏移倾向。因本研究例数少,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大样本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眼轴屈光度屈光
青少年近视初诊散瞳前、后的屈光度比较
低色温光源为预防近视提供新方法
眼轴测量监控角膜塑形镜在青少年近视防控中的效果观察
戴眼镜会让眼睛变凸吗?
客观评价眼轴长度的概念和测量方法
调整切削屈光度对飞秒激光辅助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高度近视疗效的影响研究
云南省寻甸县小学生视力不良及屈光不正患病率调查
青少年屈光不正合并干眼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评价
高度病理性屈光参差自身双眼屈光要素差异性对比分析
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的治疗方法及远期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