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专用线管理信息化发展实践探讨

2019-01-16 02:32宋子平
铁道货运 2019年8期
关键词:专用线集团公司货运

宋子平

(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 货运部,北京 100860)

铁路专用线是由运输需求较大的企业或者其他单位建设、管理的与国家铁路或者其他铁路线路接轨的岔线,主要服务于大宗企业,承担着企业原材料到达和产品外运的任务。国家实施大宗物流“公转铁”政策以来,公路运输钢铁、铁矿石等货运量不断减少,钢铁企业建设专用线的空间很大[1]。为大力发展铁路专用线建设,提升专用线、专用铁路在大型工业企业接轨比列,实现从“站到站”货运网络向“门到门”网络转变,进一步促进路企直通一体化发展,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制定的《2018—2020年货运增量行动方案》[2]对专用线建设进行了专题部署。政府部门、铁路部门以及第三方企业通力合作,减少物流中间环节,加快铁路专用线的建设步伐,实现各种交通运输方式无缝衔接。届时,将有 28 条专用线开通运营,货物发到运量将实现更大幅度的增长。因此,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局集团公司”)将不断加强铁路专用线管理,发挥铁路专用线作用最大化。

1 北京局集团公司专用线管理现状

1.1 专用线管理现状

(1)基本情况。随着铁路货运组织改革和专用线建设的大力发展,截至2019年5月,北京局集团公司接轨专用线的货运营业站为230个,共接轨专用线824条(专用线 736 条,专用铁路 88 条)。其中,仅办理专用线产权单位本企业生产经营货物发到的A 类专用线 620 条,可以和其他单位共用办理货物发到的B类专用线170条,收托货人不受限制的C类专用线34条。824条专用线中,办理危险货物专用线132条(办理发送35条,办理到达97条),占比为16.02%,办理集装箱货物专用线数目为98条,占比为11.9%,其他货物专用线数目为594条,占比为72.08%。专用线作为铁路运输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运输批量大、品类繁杂、运输效能高,实现铁路“门到门”运输,服务了企业和地方经济的发展。2016—2018年,专用线及专用铁路货物发到量合计分别为4.08亿t、3.91亿t、3.51亿t,占北京局集团公司货物发到量的比例分别为75.8%,69.3%和55.4%[3]。

(2)管理模式。北京局集团公司专用线经营管理模式主要包括完全自主经营管理模式、外包经营管理模式和部分业务委托经营管理模式等。大多数企业或企业集团会选择完全自营管理模式,即将贷款、建设、运营和还贷集于一体的企业管理模式,业务上接受国有铁路的指导。

(3)专用线管理系统。目前,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通过《专用线专用铁路名称表》专用线管理系统对各铁路局集团公司的专用线企业进行管理,管理内容包括专用线查询、统计、专用线维护和站名字典更新,查询方式包括按站名、品类、起重能力、变更记录和组合查询,具体内容包括专用线名称、所属接轨车站、专用线性质、使用标记、办理货物的具体品类等[4]。专用线企业人员情况、设备设施及货物发到运量等内容的统计需要铁路局集团公司下属货运中心日常调查和人工上报统计汇总的方式来掌握。

铁路信息化的大力发展为专用线管理作业流程的优化奠定了基础,但还未实现专用线运输生产信息全面实时采集,如专用线货物运输品类的增加和取消、使用标记A改B的审核功能等。为实现形成统一协调、科学发展的体系,专用线管理模式需要创新发展。

1.2 专用线信息化存在问题

目前铁路专用线管理仍然受传统管理观念、管理制度等制约,管理模式滞后,限制了铁路专用线货运增量优势的发挥,失去市场化经营灵活性的特性,北京局集团公司专用线管理主要存在以下问题[5]。

(1)缺乏政路企通力合作的信息化公共平台。北京局集团公司专用线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投资金额巨大、涉及的管理部门多,管理难度较大。因此,亟需建立一个公共平台,将政府政策、铁路相关专用线管理办法、企业对专用线的需求等相关信息纳入共享平台,实行信息资源共享。简化新建专用线建设的审核程序,加快规划及建设进度,缩减专用线接轨办理时间,加快规范铁路专用线的信息采集,进一步降低建设成本,推动铁路专用线科学发展。同时,为了缓解产权企业单位的建设投入成本压力,积极争取政府部门的政策补贴,加强对专用线企业支持力度。

(2)缺少信息化资源管理体系。目前专用线运用效率较低,亟需加强信息化管理,对既有专用线资源进行充分利用和优化整合。北京局集团公司虽然已经评估了专用线产权单位的设备设施现状、实际生产需求、安全隐患因素等综合条件,但还没有从完善信息化管理体系入手,优化运输组织方案,争取有效货源,开拓专用线资源市场,盘活剩余资产。

(3)缺乏对专用线共用管理信息化管控。专用线共用是指在专用线所有权单位运输需求不足、专用线既有设备能力富余的前提下,吸引其他有运输需求的单位或企业,承担其生产所需的煤炭、石油、金属矿石、危险货物及大型机械的装卸和运输服务。专用线共用是为了深度挖潜推动绩效提升,加速车辆周转,增加专用线到发货物量,同时增强专用线产权单位对专用线的管修能力,提高铁路运输在交通运输体系中的份额[5]。但是,由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铁路局集团公司和站段统一的专用线管理信息化系统还未启用,目前北京局集团公司专用线修改办理限制的有关信息和材料存在录入上传不及时、批复周期较长的情况,影响了正常货物运输周转。

2 铁路专用线管理信息化优化对策

2.1 完善系统功能创建公共平台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建立统一的货运运营条件管理信息平台,95306电子商务平台铁路专用线接轨服务功能全新上线,企业客户可以通过该功能提出新建、改扩建专用线接轨需求,并对专用线接轨办理程序、办理时效、接轨方案、可研审查、接轨合同、验收开通等方面进行查询监督。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建立统一的营业办理条件基础数据字典,为电商、货票、集装箱、危险货物等应用系统提供数据接口,实现数据共享,解决了长期以来缺乏政路企通力合作、资源共享的难题。通过平台可以统筹协调专用线接轨涉及的管理单位,避免因单位较多各作业环节结合部协调难度大的问题;专用线运营管理过程中,涉及多个管理部门和业务单位,容易出现规章制度模糊、管理标准不统一的问题,造成出现问题后由于责任落实不到位发生互相推卸责任的现象,信息化管理的便捷追踪查询功能,避免了后患;运用集成的思想和理念管理各单位信息,确保信息通道畅通,信息传递及时,数据的保存和统计为企业查询和打印提供依据,促进专用线运输效率的提升;优化流程中的自助操作,手续简便,平台确认减少客户奔走,让企业主动参与到环节之中;通过上网申报报告,信息化流程审批,网络办公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即可完成流转工作,彰显了“人性化”服务理念;信息化审批可以通过安全适当的客户端,如手机、笔记本电脑等通信工具随时随地完成请示的审核工作,使得专用线管理变得更加灵活、高效便捷。

2.2 优化专用线信息化管理体系

为进一步提升专用线信息化管理水平,优化作业流程,按照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对95306电子商务平台“铁路专用线接轨服务管理”新增功能要求,北京局集团公司组织做好货运营业场所新增功能公告,积极对专用线企业进行宣传,同时做好专用线接轨办法、新增服务功能的使用解释,帮助企业主动参与,进一步完善开发95306电子商务平台系统功能,整合相关信息系统资源,推进信息数据共享,优化专用线信息化管理体系。例如,将专用线基本情况,包括品类、运量、收入、经营情况纳入统计,甚至可以将港口、物流园区、多式联运等铁路运量指标全面综合统计分析。为准确做好专用线运量、收入等的统计分析提供技术条件,通过信息平台,整合车站、专用线及货主相关信息资源,依托大数据分析手段,为企业提供货运安全专业管理和业务等方面的信息手段支持,提高专用线运用效率。

2.3 加强专用线共用信息化管控

专用线管理的目标是实现路企共赢,在提高铁路运输效率、保障运输安全、提高铁路服务质量、促进和谐铁路目标实现的同时,通过问题及建议反馈,更好地促进铁路与专用线产权企业之间的密切联系,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6]。95306电子商务平台作为铁路货运营销和管理的重要窗口和桥梁,应在增强铁路与专用线企业沟通和交流的同时,转变既有管理理念,推动专用线共用管理信息化发展,缩短专用线修改办理限制的周期,力争合作共赢。

北京局集团公司积极做好应急处置工作,在相关系统升级前,做好既有应用和数据备份,以及应急措施准备工作,在测试环境进行充分测试后,再部署到生产环境。在网上公平、公正、公开地开放铁路各级受理处置情况,避免人为因素造成的违规办理,提高专用线建设、业务变更办理透明度和可信度。在平台公布包括发到办理业务项目、服务管理规定、统一价格标准、设施设备能力等信息,帮助产权单位拓展运输服务[7],加强专用线共用信息化管控。

路企双方应通力合作完善专用线共用管理,发挥铁路货运经营市场化转型升级灵活运作优势,确保专用线上量,提高铁路运输在国家交通运输体系中的份额,达到铁路和专用线产权企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的良好局面[8]。

3 结束语

铁路专用线管理优化是一项系统工程,信息化作业流程可以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不良影响,通过95306电子商务平台专用线接轨模块管理,利用计算机、通信、网络等技术,针对专用线统计量化管理,实现管理信息化,检测时效化,服务简便化[8]。目前北京局集团公司专用线管理接轨模块还在不断摸索中,需要在不断实践和完善中总结经验,努力创新专用线信息化管理的业务流程和组织方式,以增强铁路货运市场竞争力。

猜你喜欢
专用线集团公司货运
加快铁路专用线建设 畅通铁路“前后一公里”
云南安宁:国家级产业园区铁路专用线今日正式通车
北京局集团公司铁路专用线发展对策探讨
年年有“鱼”
国内第一条石材铁路专用线获准立项
波音公司试飞电动垂直起降货运无人机
AT200大型货运无人机实现首飞
资金结算中心:集团公司的金融机构
国企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货运之“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