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阿培南延时输注治疗复杂性腹腔内感染的疗效评价

2019-01-16 12:40成云兰钱春艳杨玲陈学敏徐茵张妍薛晓燕
医药导报 2019年1期
关键词:延时腹腔抗菌

成云兰,钱春艳,杨玲,陈学敏,徐茵,张妍,薛晓燕

(1.江苏省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药事科,常州 213003;2 .江苏省常州市人民医院医务处,常州 213003)

腹腔内感染(intra-abdominal infections ,IAI)是一类危害严重的常见感染性疾病,流行病学资料显示约1/4的严重脓毒症或感染性休克由IAI引起[1]。腹腔内感染可分为非复杂性腹腔内感染和复杂性腹腔内感染(cIAI)。其中cIAI病情复杂,病死率高,是目前临床治疗的难题,在重症监护病房(ICU)致死性感染源中位列第二[2]。抗感染治疗是治疗重症腹腔感染的重要方法之一,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严重影响着重症腹腔感染患者的预后[3]。比阿培南等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是治疗复杂性腹腔感染的有效抗菌药物之一,在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本研究将比阿培南治疗的重症腹腔感染患者分为延时输注组与正常输注组,评价患者疗效、预后等多方面情况,为临床治疗严重腹腔感染患者提供更有效的个体化治疗方案,促进临床合理有效用药。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收集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1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使用比阿培南诊治严重腹腔感染患者共52例, 纳入标准:①年满18岁的患者,性别不限;②符合复杂性腹腔感染的标准,即各种原因所导致的腹腔脏器发生感染,炎症扩散至腹腔内导致腹膜炎或者脓肿形成;③对本次研究知情并同意进行配合的患者;④治疗过程中动态监测了体温、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比例(N)(包括治疗前、治疗3 d后、治疗结束后)。

排除标准:①严重肾功能不全的患者。②数据不全者。③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过敏者。④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药者。⑤妊娠期、哺乳期妇女。按比阿培南输注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28例,其中男17例,女11例,平均年龄( 59.9±11.8 )岁,器官衰竭10例,有抗菌药物治疗史18例;治疗组24例,其中男14例,女10例,平均年龄( 63.0±11.1)岁,器官衰竭9例,有抗菌药物治疗史16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即正常输注组,给予比阿培南(正大天晴制药集团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80743)常规静脉输注0.3 g ,q6h/q8h,滴注0.5 h;治疗组即延时输注组,给予比阿培南持续泵入0.3 g, q6h/q8h ,滴注3 h。

1.3疗效判定标准 抗菌药物的临床疗效区分为临床治愈和临床无效。其中临床治愈:患者在治疗结束后随访时所有入选时的症状、体征均已消失或完全恢复正常,且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等非微生物学指标均已恢复正常。临床无效:患者在治疗结束后随访时所有入选时的症状、体征持续或不完全消失或恶化;或者出现了这一疾病的新的症状或体征和或使用了其他的针对这一疾病的抗菌治疗措施。对于症状和体征虽有一定的改善,但仍需更改治疗方案继续治疗的患者仍判定为无效。

2 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两组在住院时间和退热时间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愈率以及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评分)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2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体温及炎症相关指标变化情况 收集两组患者输注前、输注第3天和输注后的体温、PCT、CRP、WBC、N等炎症指标进行统计分析,见表2。其中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指标变化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3 d后体温下降幅度、N下降幅度、WBC下降幅度、PCT及其下降幅度两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3 讨论

3.1延时输注组的疗效优于常规输注组 比阿培南是国内新上市的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为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评价其药动学/药效学(PK/PD)指标为体内血药浓度大于最低抑菌浓度(MIC)的时间(即T>MIC)。PK/PD理论及蒙特卡洛模拟法证实,对于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延长每次给药时间可以T>MIC,提高抗菌效果[4-5]。EIKI等[6]对比3及0.5 h输注比阿培南的药效学研究发现,3 h输注比阿培南在血浆中T>MIC显著高于0.5 h输注(P<0.05),支持了比阿培南3 h延时输注的临床应用,并且相关研究显示比阿培南在常用溶媒中稳定性良好[7],可以实现延长给药。

表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组别例数住院时间给药时间退热时间d经验性抗感染有病原学依据例治愈率联合用药率%APACHE Ⅱ评分对照组2845.8±13.617.5±14.016.7±14.952387.564.329.7±18.2治疗组2438.9±16.9*118.8±3.813.5±8.3*132192.770.830.7±17.4

与对照组比较,*1P<0.05

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1P<0.05

表2两组患者体温及相关炎症指标变化情况

组别与时间例数体温/ ℃平均值下降值CRP/(mg·L-1)平均值下降值WBC/(×109·L-1)平均值下降值N/%平均值下降值PCT/(μg·L-1)平均值下降值对照组28 治疗前38.7±0.4-54.47±23.47-18.12±8.29-86.12±6.85-11.31±14.34- 治疗3 d后38.3±0.30.4±0.1445.48±20.999.80±12.0216.10±7.042.26±3.3582.24±9.573.88±6.656.48±9.505.23±8.00 治疗结束后37.0±0.51.7±0.718.97±11.9635.50±22.9010.31±4.647.53±8.3071.98±14.4214.14±6.400.71±0.71510.94±14.13治疗组24 治疗前38.7±0.3-53.25±15.7-20.00±4.43-88.06±3.62-9.02±11.99- 治疗3 d后37.3±0.31.2±0.5*138.6±12.1615.57±11.3011.53±2.587.76±4.18*279.01±5.409.05±5.44*22.08±3.21*27.28±10.13*1 治疗结束后36.9±0.31.8±0.516.80±8.6136.45±14.708.53±3.6710.51±5.9172.02±7.9516.11±7.550.36±0.329.59±12.40

与对照组比较,*1P<0.01,*2P<0.05

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1P<0.01,*2P<0.05

两组患者在住院时间与退热时间两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延时输注治疗的患者退热速度快于常规输注治疗的患者,且前者住院治疗时间更短,起效更快。从缩短住院时间、缩短抗菌药物疗程来看,本研究结果亦提示延时输注有更好的经济学应用前景。研究显示,鉴于药物经济学上的显著优势,国外已有多家医院全院实施延时输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给药方式[8]。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与比阿培南同属于时间依赖性的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其药动学特点相似,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可参考性。

另外,两组患者治疗初期(治疗开始后3 d)体温、PCT、N降幅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延时输注在初期感染控制方面也优于常规输注组。

3.2PCT可作为初期疗效的评价指标 目前,CRP、WBC、N、PCT均为抗感染治疗常用的有效性评价指标。PCT是ASSICOT等[9]在1993年发现的一种新型炎症指标,是一种无激素活性的糖蛋白。研究表明严重感染并伴有全身炎症反应时,血清PCT水平就会明显上升,其上升程度与细菌感染严重程度成正比。而当感染控制后血清中PCT水平亦会随之下降。因而PCT可作为判断病情与预后以及疗效观察的可靠指标[10]。另有研究表明,根据PCT水平指导复杂腹腔感染的抗菌药物治疗可明显缩短疗程,减少抗菌药物暴露,不增加病死率及不良事件发生率[11]。

比阿培南延时输注能提高抗菌药物的疗效,缩短疗程,可以考虑在重症患者中推广,以减少抗菌药物的滥用。另外,本研究还存在一定局限性:①研究样本例数偏少,不能更好地反映群体实际情况;②研究对象中存在联合用药的情况,不能排除药物相互作用的影响;③研究时间较短,指标参数检测可能存在一定误差。

猜你喜欢
延时腹腔抗菌
伤寒杆菌致感染性腹主动脉瘤合并腹腔脓肿1例
大面积烧伤并发消化道溃疡大出血及胸腹腔感染1例
竹纤维织物抗菌研究进展
基于级联步进延时的顺序等效采样方法及实现
日光灯断电关闭及自动延时开关设计
夏季养鸡 可用蒲公英抗菌消炎
胎儿腹腔囊性占位的产前诊断及产后随访
黄连和大黄联合头孢他啶体内外抗菌作用
Two-dimensional Eulerian-Lagrangian Modeling of Shocks on an Electronic Package Embedded in a Projectile with Ultra-high Acceleration
褪黑素通过抑制p38通路减少腹腔巨噬细胞NO和ROS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