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在预测胎膜早破宫内感染中的价值*

2019-01-18 07:10宋欢欢刘玉霞
关键词:胎膜降钙素病理学

宋欢欢 刘玉霞

(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河南 郑州 450004)

胎膜早破发病后阴道内的病原微生物可能会上行感染,若母婴发生感染会增加早产、难产的发生风险,若不能早期发现或给予及时治疗,可能会危及母婴的生命安全[1-2]。据相关临床研究统计,胎膜早破孕妇胎膜感染的发生率约较高,因此需要引起广泛的临床重视。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是全身炎症反应的重要反映指标,本研究旨在探讨二者在足月胎膜早破孕妇宫内感染诊疗中的应用价值,现对2016年1月—2017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妇产科收治胎膜早破宫内感染孕妇及正常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本资料

回顾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妇产科收治的110例确诊胎膜早破宫内感染的孕妇作为观察组,年龄在21~35岁,平均年龄为(24.55±2.00)岁;平均孕周(38.57±3.01)周;胎膜早破距临产的时间 3~47 d,平均为(13.02±11.21)d。另选同期110例正常孕妇作为参照组,年龄在21~35岁,平均年龄为(24.60±2.14)岁;平均孕周(38.62±3.11)周;胎膜早破距临产的时间 3~47 d,平均为(13.23±11.25)d。绒毛膜羊膜炎诊断标准:参考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若胎膜组织病理切片在高倍镜下存在5个或以上中性粒细胞浸润,即可认为是绒毛膜羊膜炎。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均为单胎;未临产;足月妊娠;确诊胎膜早破宫内感染;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合并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者;合并凝血功能障碍者;合并糖尿病及甲状腺等内分泌系统性疾病者;多囊卵巢综合征者;近期使用过糖皮质激素者。

1.3 方法

全部孕妇均于手术前24 h内采集静脉血3 ml,高速离心,保存。

1.3.1PCT检测 PCT检测采用免疫定量分析仪(深圳市华科瑞科技有限公司,型号HR201)进行检测,试剂盒选用降钙素原(PCT)检测试剂盒(佰奥达生物科技武汉有限公司),全部检验操作均按说明书进行,PCT 阳性阈值参考为50 pg/ml。

1.3.2CRP 检测 使用前将备用血浆采用去离子水将高值校准液按倍比稀释,选用CRP检测试剂盒(基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司),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Beckman Coulter, Inc.)进行检测,建立工作曲线,CRP 阳性阈值为 3.33 mg/L。

1.3.3病理学检验 全部产妇均在胎盘分娩出后10 min内收集胎膜组织,获取胎盘组织2 cm×2 cm,胎盘组织均来自胎膜破口处,生理盐水冲洗后,采用10%的多聚甲醛进行固定,送去病理学实验室进行检查,将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评价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在预测胎膜早破宫内感染中的价值。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若P≤0.05,则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孕妇的血清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

观察组血清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孕妇的血清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

2.2 两组孕妇病理学检测

两组孕妇的胎膜经病理学检查显示,观察组患者的绒毛膜羊膜炎发生率为5.45%(6/110),参照组患者的绒毛膜羊膜炎发生率为75.45%(83/110),组间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两组孕的妇病理学检测结果比较

3 讨 论

现有的临床研究认为,胎膜早破感染的发生与以下病原体具有密切的相关性,包括β-溶血性链球菌、沙眼支原体、弓形虫、淋球菌、生殖支原体等,上述病原微生物感染人体后可能会引起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升高,但单纯的统计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诊断并不精确,因此临床上迫切需要寻找一种新型的诊断方法。血清学检查是检测宫腔内感染的重要方法,其中C反应蛋白与降钙素原均被作为重要指标应用于宫腔内感染诊断[3]。

C反应蛋白在机体内的炎症调节及病原体防御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人体内重要的炎性传递介质,同时也是监测体内炎症反应的重要指标。C反应蛋白可参与机体内的炎症反应发生与发展,可加速炎症的反应进程。一般情况下,C反应蛋白的水平相对较低,当机体受到感染外伤以及其他理化刺激后,会引起C反应蛋白水平快速升高,而C反应蛋白的升高水平与炎症的程度具有密切的相关性,是目前判断和监测感染的重要标志物[4-5]。国内学者杨海红等[6]在相关临床中也指出,C反应蛋白可作为宫内感染的重要炎症监测指标,临床上可通过监测C反应蛋白的水平来判断产妇及新生儿的预后。

降钙素原是一种糖蛋白,目前临床上主要将降钙素原应用于诊断和监控机体内感染、败血症和脓毒血症,其对细菌感染的诊断效果更佳,其在全身性感染疾病中才会出现明显升高态势,而在健康人体中降钙素原的水平极低,当机体遭遇细菌等病原体感染侵犯时,血清中的降钙素原水平会迅速升高,同时病原菌也会刺激肝脏分泌降钙素原,其升高水平与感染程度有密切的相关性[7]。大量的临床研究认为降钙素原在早期宫内感染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其特异性较好,但灵敏度要次于C反应蛋白。

本研究结果提示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可显著提高宫腔内感染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可作为胎膜早破宫腔内感染早期诊断的重要指标,对预防不良的母婴妊娠结局具有重要作用,并且检测方法相对简单,可重复性好,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和推广。

猜你喜欢
胎膜降钙素病理学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流行株感染小型猪的组织病理学观察
血清降钙素原对ICU脓毒症患者的临床意义
足月胎膜早破256例妊娠结局临床分析
胎膜早破伴新生儿感染的高危因素分析及其临床意义
探讨胎膜早破患者临床治疗方法
BD BACTEC 9120血培养仪联合血清降钙素原在血流感染诊断中的应用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的病理学和影像学研究进展
兔膝骨关节炎模型的建立及其在Dickkopf干预下的病理学改变研究
降钙素原检测在抗生素应用中的临床意义
降钙素原联合病原体检测在下呼吸道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