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呼吸衰竭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分析*

2019-01-18 07:10万朝琪
关键词:营养状况血气呼吸衰竭

万朝琪

(射阳县人民医院ICU室,江苏 盐城 224300)

ICU是治疗危重患者的一个重要场所,对于患者的预后康复至关重要,尤其是呼吸衰竭的患者,必须要采取措施帮助患者恢复呼吸功能,缓解症状[1]。有相关的研究结果显示,对患者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以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增强疗效,改善肺功能指标,促进预后康复;其次还可以帮助呼吸衰竭患者缩短病程,早日康复,减少临床死亡率[2]。为此本次拟定此研究于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进行,以规定研究时段内收治的80例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探讨,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对象资料与病例选择 拟定此研究于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进行,以规定研究时段内收治的80例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年龄在45-85岁。所有患者一般情况P> 0.05,纳入所有呼吸衰竭患者。

1.2治疗方法 采取早期肠内营养治疗,首先对患者进行评估,确保患者的胃肠功能没有受到损伤,把肠内营养液、牛奶等食物用过口鼻或者是胃管等进入到患者的肠胃,一般主要常用的是聚氨酯材料,因为其硅胶管质地相对比较柔软, 刺激性较小,不会因为长时间置管而对患者的黏膜造成不必要的损伤,不会腐蚀黏膜,给予患者营养支持的时候要注意不堵塞患者的鼻饲管出口,用动力泵控制速度,每小时10-100ml为宜,从小剂量开始,以患者的肠道耐受为宜,及时对速度和量进行合理的调整。

1.3观察指标 分析期肠内营养治疗的价值所在,并对比治疗前后两组的肺功能指标、血气分析结果。

2 结 果

2.1两组肺功能的比较 治疗后患者的肺功能改善情况优于治疗前,两组比较,P<0.05,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肺功能改善情况对比

注:与治疗后相比,a1:t=8.118,P<0.05;a2:t=4.312,P<0.05;a3:t=4.008,P<0.05。

2.2治疗前后血气分析各项指标的比较 治疗前、治疗后的各项指标比较没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的PaO2、PaCO2等较治疗前要好(P<0.05),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血气分析各项指标的比较

2.3治疗后并发症的情况比较 治疗后出现并发症的有5例,并发症发生率为5.0%,最主要的为吸入性肺炎、高血糖、肝肾功能损坏。

3 讨 论

呼吸衰竭患者一旦出现营养供给不足,则会影响预后康复效果,因此,对患者进行有效的营养支持,不但可以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缩短病程,还可以增强治疗的效果,改善生活质量,减少死亡率[3]。ICU呼吸衰竭患者一般病情比较严重,加上应激反应,使得神经内分泌加快,人体的蛋白质代谢加速,导致患者胃肠道功能降低,负荷加重,消耗患者的呼吸肌,增加呼吸道的感染几率,分泌出大量的炎性介质,促进蛋白质的分解,让能量消耗过快[4]。使用机械通气虽然也可以帮助患者维持呼吸,但是很容易导致患者出现依赖性,乏力,呼吸肌萎缩等,最后出现营养不良[5]。营养不良会导致患者的呼吸肌能力降低,损伤肺功能,降低免疫力,让病情恶化[6]。有学者认为,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合理的评估,确定患者的营养状况和机体的需求,为其提供针对性额营养支持,促进代谢,是改善营养不良的关键[7]。对患者进行肠内营养支持,可以避免患者的肠粘膜出现萎缩,对其黏膜屏障进行保护,维持患者正常的肠道菌群,以免肝功能受到损伤,维持正常的免疫活性,减少应激反应造成的损伤[8]。如果患者长时间缺氧或者是心功能不全,胃肠异常淤血等,都会导致患者的肠道吸收能力降低,而给予其肠内营养支持,可以增强肠道的吸收能力,减少呼吸机的使用时间,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出现,让患者早日康复出院[9]。本次研究得出的结果显示, 治疗后患者的肺功能改善情况优于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的PaO2、PaCO2等较治疗前要好(P<0.05)。

综上所述,ICU呼吸衰竭患者采取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改善营养状况,促进肺功能指标的稳定和预后康复效果,稳定血气分析指标,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猜你喜欢
营养状况血气呼吸衰竭
经皮血气分析仪TCM4的结构原理及日常维护保养与常见故障处理
1~12月龄肺炎住院患儿的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评价
云南省老年结核病患者营养状况的调查
加温输注肠内营养对ICU患者营养状况和并发症的影响
术前营养状况对胆道闭锁Kasai术后自体肝生存的影响
呼吸湿化治疗仪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呼吸衰竭序贯通气中的应用
黑珍珠
无创呼吸机治疗呼吸衰竭临床护理观察
徒手和心肺复苏机用于心肺复苏对血气分析的影响对比研究
呼吸衰竭的护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