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情绪和行为护理干预对肾内科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

2019-01-18 07:10钟淑燕
关键词:肾内科医嘱依从性

钟淑燕

(江门市人民医院血透室,广东 江门 529000)

血液透析是肾内科用于治疗各种肾脏疾病的主要方法之一,也是延续肾内科患者生存时间、改善其生存质量的重要措施[1],而针对肾内科血液透析患者提供正确有效的护理服务则对保障其血液透析效果及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2]。基于此,本研究将选取我院于2016年9月—2018年8月期间收治的60例肾内科血液透析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探讨认知、情绪、行为护理干预应用于肾内科血液透析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具体价值,以期为提高患者护理效果提供可靠参考依据,现详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60例肾内科血液透析患者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对照组(n=30)。研究组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19~85岁,平均(53.13±1.17)岁,透析时间4个月~7年,平均(2.64±0.31)年;对照组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21~87岁、平均(53.15±1.18)岁,透析时间3个月~9年,平均(2.65±0.29)年。研究组、对照组肾内科血液透析患者一般资料对应数据对比均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护理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透析前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予以充分准备,透析过程中严密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具体项目包括血压、心率、呼吸、脉搏等),透析后积极预防各类并发症发生,护理过程需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相关规章制度。研究组行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认知、情绪、行为护理干预措施,其中常规护理内容、服务人员同对照组,认知、情绪、行为护理干预措施如下:①认知:护理人员可为其讲解疾病相关知识、透析原理等内容从而提高患者对疾病及透析认知度,通过举办知识讲座、利用展板及画报等物品宣传肾内科疾病及血液透析知识,设立24 h电话热线、微信平台等途径及时解答患者对疾病及治疗疑问;②行为:讲解遵医嘱治疗对疾病疗效及预后的重要影响作用,例举既往成功治疗的典型病例、未遵医嘱治疗造成严重后果的典型病例提高患者遵医嘱治疗依从性;③情绪:利用音乐、书籍等物品分散患者注意力,此举有利于缓解其生理及心理不适感,同时护理人员可为患者提供语言及肢体鼓励,指导家属积极配合患者治疗,消除患者接受治疗后顾之忧、提高其战胜病魔自信心。

1.2.2观察指标 ①认知:于护理前后分别利用由本科室自拟疾病与血液透析知识问卷评价患者认知度,该问卷涉及自身病情专业医学名称、发生原因、血液透析目的等内容,问卷满分0~100分,分数越高则提示患者认知度越高(正相关);②情绪:利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分别对各组患者焦虑、抑郁负面情绪予以准确评价,其中SAS量表分界值为50分、SDS量表分界值为53分[3],量表分数与对应负面情绪相关性同自拟疾病与血液透析知识问卷;③行为:记录两组肾内科血液透析患者研究期间遵医嘱治疗依从性,完全依从指严格遵医嘱配合各项透析相关治疗、检查、护理服务,未遵医嘱次数远小于遵医嘱次数,反之为完全不依从,二者相当为不完全依从。

2 结 果

2.1认知、情绪 经分析可知,两组护理前SAS量表、SDS量表、自拟疾病与血液透析知识问卷评分情况对比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不同方式护理后研究组SAS量表、SDS量表评分均较之前显著降低,而该组自拟疾病与血液透析知识问卷评分均较之前显著提高,护理前后和研究者上述量表评分情况对比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上述量表护理前后评价结果对比无明显变化(均P>0.05),如表1。

表1 两组护理前后负面情绪及认知情况分析分)

注:*对照组与之对比P<0.05;★护理前与之对比P<0.05。

2.2依从性 护理期间研究组完全依从率高达76.67%,对照组仅为33.33%,数据对比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如表2。

表2 两组护理期间依从性对比[n(%)]

注:*对照组与之对比P<0.05。

3 讨 论

既往临床针对肾内科血液透析患者实施的常规护理服务目的在于确保其顺利完成相应治疗,降低或避免发生血液透析相关生理异常情况[4]。但近年来有研究显示[5],由于肾内科疾病大多病程长、病情迁延难愈,加之疾病及透析所致生理不适感,因此部分患者将表现出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以及对临床治疗失去信心无法积极配合各项医疗行为,治疗效果随之受到相应影响。此外,严重的负面情绪还可通过影响机体神经、内分泌等系统从而干扰透析效果[6],应引起相关医护人员注意。

认知、情绪、行为护理干预措施是现阶段临床积极推广的肾内科血液透析护理措施[2],指在确保患者顺利接受透析治疗的基础上,加强对其疾病认知度、负面情绪及遵医嘱行为的干预,最终目的在于通过提高疾病认知度、缓解或消除负面情绪、增强遵医嘱治疗依从性等途径[7],使肾内科患者达到更为理想的血液透析效果[8]。本研究通过分组研究后证实,应用常规护理基础上针对肾内科血液透析患者实际特点予以相应的认知、情绪、行为护理干预措施后,研究组患者疾病认知度、负面情绪相较于护理前均得到显著改善,此外研究组遵医嘱依从性高于仅提供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此结论与钱荣[4]等人研究结果相符。

综上,应用常规护理结合认知、情绪、行为护理干预措施可显著提高肾内科血液透析患者疾病认知度,有利于改善其负面情绪及维持良好的依从性,对确保患者临床疗效及保障其生活质量均具有积极意义,值得今后实际工作中参考使用。

猜你喜欢
肾内科医嘱依从性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在肾内科的应用分析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能级对应原则在肾内科护士分层次使用中的应用
内蒙古林业总医院静脉用药调配室不合理医嘱分析及对策
肾内科医生:我们为什么建议每个人做尿检
医院H IS 系统下电子医嘱的规范管理
遵循医嘱
面对“口头医嘱”,护理人员须谨慎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Uf1000i红细胞检测在肾内科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