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微粒子酶联免疫分析法监测血清β2-MG对消化系统肿瘤的诊断意义*

2019-01-18 07:10
关键词:微粒子胆囊癌良性

张 婷

(枣庄矿业集团中心医院检验科,山东 枣庄 277000)

血清β2-MG又称血清β2微球蛋白,正常人的血清中β2微球蛋白含量很低,是临床中评价恶性肿瘤的血清学指标。为了探讨血清β2微球蛋白对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是否也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观察在2016年3月—2018年3月我院使用微粒子酶联免疫分析法监测血清β2微球蛋白的受检者,有332例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287例消化系统良性疾病患者和100例健康体检者,并详细记录结果后行统计学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将332例已确诊为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做为恶性肿瘤组,男女比列228∶104,年龄为30~85岁,平均年龄为(60±12.1)岁,肝癌86例,胆囊癌15例,胰腺癌48例,食管癌65例,胃癌56例,结直肠癌62例;将287例消化系统良性疾病患者做为良性疾病组,男女比例为159∶128,年龄为20~87岁,平均年龄为(59.8±14.7)岁,这些良性疾病包括肝炎、肝硬化、胆囊炎、胆囊结石、胰腺炎、食管炎、胃炎、胃溃疡、肠梗阻、肠息肉、肠炎等疾病;选择100例到我院行常规体检的健康者做为对照组,男女比例为68∶32,年龄为30~60岁,平均年龄为(50.6±6.8)岁。所有检测者均已排除其他原因引起血清β2-MG改变的疾病。

1.2方法

1.2.1标本采集 所有受检者均空腹12 h,清晨采集外周静脉血3 ml置入干燥试管中,并将标本静置2 h,后再置入3000 r/min的离心机中5 min,当天检测。

1.2.2仪器设备和检测试剂 仪器使用AXSYM全自动免疫分析仪;试剂、校准品和质控品均由美国Abbott公司生产。

1.2.3参考标准 参与研究检测人员都再次进行岗前标准化培训,严格按照仪器及试剂操作规范流程进行。参考值以血清β2微球蛋白>2.7 mg/L为阳性。

1.2.4统计学方法 采集数据应用SPSS19.0软件进行分析,阳性率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均数间用t检验,当P≤0.05时,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组血清β2-MG阳性率为25.30%,高于消化系统良性疾病组(10.10%)和对照组(3%),且阳性率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组中,肝癌、胰腺癌、胆囊癌、胃癌、结直肠癌阳性率也均高于消化系统良性疾病组(10.10%)和对照组(3%),且分别与两者的阳性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恶性肿瘤组中,血清β2-MG总平均浓度是2.25±0.89,高于良性疾病组(1.69±0.76)和对照组(1.58±0.61),且分别与两者的平均浓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1 各组血清β2微球蛋白阳性率与P值

注:恶性肿瘤组与良性疾病组比较(P1值),与对照组比较(P2值)。

表2 各组血清β2微球蛋白平均浓度与P值

注:恶性肿瘤组与良性疾病组比较(P1值),与对照组比较(P2值)。

3 讨 论

出生后不久的婴幼儿血清β2-MG浓度较高,之后逐渐下降,青春期后又随着年龄增长而浓度上升,可以分为生理性升高和病理性升高。临床中,血清β2-MG常作为肾小球滤过率、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类风湿关节炎和部分恶性肿瘤的诊断、检测及筛查指标,并逐渐受到关注[1]。

β2-MG普遍存在于有核细胞表面,在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表面极为丰富,正常情况下,主要由淋巴细胞产生,能通过肾脏排泄,在体内处于一种稳态[2]。近数年来,许多专家和学者认为β2-MG在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增高的机制可能有以下几点:恶性肿瘤细胞产生的复合性高分子量β2-MG无法通过肾小球滤过,导致了血清中β2-MG的异常升高;恶性肿瘤破坏了机体的免疫系统平衡,使其淋巴细胞对β2-MG分泌增多;恶性肿瘤细胞自身合成及其坏死后均能产生β2-MG等[3]。

微粒子酶联免疫分析法(MEIA)主要用于测定蛋白质、病毒抗原等大分子物质,具有极高地灵敏度,特异性和稳定性,并且检测时间很短,能满足高效快捷的临床需要[4]。本研究中,采用微粒子酶联免疫分析法对受检者血清β2-MG水平的测定,并对消化系统恶性肿瘤、良性疾病与健康体检者3组人群进行比较,其结果显示,在恶性肿瘤组中,胆囊癌的阳性率敏感度最高(46.67%),胆囊癌的平均浓度也是最高(2.63±0.98),3组之间的阳性率与平均浓度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表明血清β2-MG对本研究中的消化系统肿瘤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综上所述,微粒子酶联免疫分析法监测血清β2-MG对消化系统肿瘤具有诊断价值,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在临床工作中,应该对β2-MG与消化系统肿瘤的相关性有一定认识,将血清β2-MG与血清肿瘤标志物(AFP、CEA、CA19-9、CA15-3等)检测相结合,给消化道恶性肿瘤疾病提供更有力的诊断依据,并为后期治疗提供相关的监测和对疾病预后的判断。

猜你喜欢
微粒子胆囊癌良性
家蚕原种繁育微粒子病防控措施及成效
走出睡眠认知误区,建立良性睡眠条件反射
miR-142-5p通过CCND1调控胆囊癌细胞的增殖和转移
家蚕微粒子病有关科技术语的探讨
呼伦贝尔沙地实现良性逆转
家蚕微粒子病防治的十点体会
原蚕区微粒子病防控体会
基层良性发展从何入手
甲状腺良性病变行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的效果分析
自噬蛋白Beclin-1在胆囊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