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护理在血液护理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2019-01-18 07:10
关键词:化疗心理评分

胡 敏

(武汉市第一医院血液科,湖北 武汉 430022)

白血病、淋巴瘤、骨髓瘤等是常见的血液系统疾病,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并容易给患者造成沉重的心理和经济负担,降低了华职能和治疗积极性,影响治疗质量。对患者实施舒适护理措施,改善患者不良心理情绪,增强治疗积极性。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观察舒适护理在血液护理中的应用价值研究,研究结果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取本院2015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62例血液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实施舒适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另外31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观察组31例,男15例,女16例;患者的年龄在40~74岁,平均年龄为(64.21±3.58)岁;病程1.2~5.9年,平均病程(3.14±1.02)年;疾病类型:白血病13例,淋巴瘤11例,骨髓瘤7例。对照组31例,男14例,女17例;患者的年龄在40~75岁,平均年龄为(63.68±3.55)岁;病程1.2~6.5年,平均病程(2.94±1.11)年;疾病类型:白血病11例,淋巴瘤10例,骨髓瘤8例。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上无明显差异(P>0.05)。纳入标准:全部患者均接受常规化疗,且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预计生存期均超过三个月;患者或家属均已签署同意书。

1.2方法

1.2.1环境舒适护理 做好医院环境护理,保持环境的清洁整齐,定期对环境进行消毒,保持适宜的温、湿度,患者入院后带领患者及患者家属熟悉病房环境,并向患者及家属讲解住院相关注意事项,帮助患者尽快熟悉环境,以消除对环境的陌生感。同时应限制病患家属探视次数,使患者保持充足的休息时间,积极预防出现院内感染。

1.2.2心理舒适护理 化疗是治疗血液科疾病的重要手段,而化疗过程中患者可能会引起不同程度的毒性反应,同时巨额的治疗费用也会给患者带来沉重的心理压力,使得部分患者的治疗积极性较差,部分患者甚至可能放弃治疗,此时针对患者性格特点对患者不良心理情绪进行疏导,增强患者治疗依从性。首先应向患者讲解药物疗效与副作用的利害关系,帮助患者认知到治疗的重要性,从而使患者克服心理恐惧,积极配合治疗。同时做好患者家属的心理支持工作,叮嘱患者家属与患者保持良好的沟通,注重维护家庭成员间的和谐关系,使患者获得家庭成员间的鼓励与支持,从而加强患者的疾病治疗积极性。

1.2.3并发症护理 (1)呼吸道舒适护理:口腔感染是常见并发症之一,因此应加强对化疗患者的口腔护理,指导患者正确的刷牙方法,饭后叮嘱患者及时清洁口腔,若口腔内出现溃疡后可敷以冰硼散,对于存在严重疼痛的患者,可在漱口液中加入适量2%利多卡因溶液,改善患者的疼痛感。(2)皮肤舒适护理:加强对患者的个人卫生指导,避免刺激因素对皮肤造成刺激,在为患者实施护理操作过程中应严格遵循无菌原则,对于已经出现感染的部位,可适当涂抹龙胆紫溶液,必要时可用无菌纱布覆盖局部皮肤,同时注意监测患者的血象。(3)肛周舒适护理:出现肛周感染后,应定时对患者的肛周局部进行清洁和消毒。可采取高锰酸钾坐浴,或者可用红外线进行局部照射,以促进炎症尽快消退。(4)静脉炎护理:化疗药物外漏可能会引起静脉炎,在应用化疗药物前应进行生理盐水推注,注射药物后再推注适量生理盐水,对于出现静脉炎的患者应给予50%硫酸镁湿敷。

1.3观察指标 通过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进行评估观察护理效果,评价患者的舒适度评分、睡眠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评分,上述量表均采用医院自制表格评价。

2 结 果

2.1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比较 两组的舒适度评分、睡眠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显著好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比较

2.2两组患者的抑郁与焦虑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改善评分显著好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抑郁与焦虑评分比较

3 讨 论

白血病、骨髓瘤、淋巴瘤是血液科常见疾病,绝大多数患者需要接受化疗,而在化疗的过程中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会严重降低患者的生存质量,另外化疗药物可能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使得部分患者在治疗期间容易合并严重的不良心理状态,不仅会影响患者的治疗积极性,也会干扰疾病的治疗效果,因此临床上务必需要加强对患者的舒适护理,以最大限度的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3]。

舒适护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是通过为患者实施人性化的护理干预措施,使患者的生理心理均达到愉悦感,保持患者住院期间的舒适度,从而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最大限度的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4-5]。本研究通过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帮助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改善患者的治疗积极性;加强对患者的环境护理干预,促进与患者的沟通和交流,使患者保持生理和心理舒适[6];通过加强对患者并发症的护理,对于已经出现并发症的患者应给予及时处理,最大限度的提高患者的舒适状态。

本研究发现,通过对2组患者实施不同的护理措施,对照组患者舒适度评分、睡眠质量评分以及对于护理服务质量满意度评分显著低于观察组患者;且观察组患者心理状态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证明对于血液疾病患者实施舒适护理措施,有助于改善患者不良心理情绪状况,增强患者对于治疗措施的主动性以及依从性,保证治疗质量,降低患者病死率。

综上所述,舒适护理是一种较好的护理方法,有助于提升患者生存质量,缓解患者不良心理情绪,减轻患者心理负担,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化疗心理评分
VI-RADS评分对膀胱癌精准治疗的价值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互联网+医疗健康系统”对脑卒中患者HAMA、HAMD、SCHFI评分及SF-36评分的影响分析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我给爸爸评分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Castleman disease in the hepatic-gastric space: A case report
跟踪导练(二)(3)
化疗相关不良反应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