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1”法援的路上》系列报道之一润物无声:温暖他人似火种

2019-01-22 08:15郝佩佩
民主与法制 2019年3期
关键词:法律援助高原妇女

郝佩佩

《论语》有言,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我时常想:一个人对于这个世界的意义是什么?

财富如浮云,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真正留下的,是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贡献。作为一名平凡的律师,积极投身法律援助,关注弱势群体,便是对世界、对社会最大的贡献。

“时不我待,只争朝夕”

2017年7月,我报名参加了“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这是由司法部、共青团中央共同发起的大型法律援助公益项目。能够被选中参加此项活动,对于一名律师来说是无上的光荣。然而,想想不满两岁的女儿,我又百般不舍。但最终在家人的支持和鼓励下,我还是毅然来到了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南县,进行为期一年的法律援助活动。

青藏高原平均海拔3500多米,初上高原,我的身体极度不适,这种不适真的不是意志力可以抵抗的,决不可忽视了大自然的“威力”。头痛失眠、水土不服、语言不通等种种问题逐一出现,但我还是尽力适应着,因为高原牧区的群众需要我们的法律帮助。

我只是一名平凡的律师,还是一个平凡的母亲,怀有远赴青藏高原的初心,就是想凭借自身的努力给那里的人们带去法律知识与帮助,让他们的生活能够有小小的改变和完善,仅此而已。

有人不理解,女儿还那么小,却要到那么远的地方,怎么舍得?还有人提出问题:“你去援助有什么好处呀?”

我也在想:有什么好处?放弃蒸蒸日上的事业,放弃大城市丰厚的收入,离开家人,尤其是离开幼小的女儿,只身一人来到青藏高原,忍受失眠、头疼的高原反应,到底有什么好处呢?

>>“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启动仪式 作者供图

但在我自己看来,这样做是值得的,放弃暂时的金钱收入,与家人分别一段时间,去完成一件自己内心深处一直想要做的事情,是非常有意义的。而且这种机会是难得的,也不是什么时候都能有的。毕竟有些事情当下不做,以后可能永远也不会做了。时不我待,只争朝夕,就是此时最真实的感受。而我的父母和丈夫,已经习惯“惯”着我了,他们一如既往地支持我、鼓励我。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最感谢的就是我的家人。

做有意义的事,努力成为女儿的榜样

我服务的地方是青海省贵南县,这里平均海拔3500多米,是一个以藏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地区。初上高原,除了身体不适和语言不通外,最难受的是每到夜晚女儿在视频那头哭喊着:“妈妈,妈妈……”女儿自出生以来,从没有那么声嘶力竭地哭叫过。

看着女儿哭喊,我却无能为力。真恨不得立刻飞回家,抱抱女儿,给孩子些许安慰。但我只能忍着眼泪,静静地看着孩子,不敢说话,直到孩子在视频那头哭累睡去。

这样的情形持续了一个星期,女儿终因想念妈妈而生病了,我终于坐不住了,赶紧请假赶回家。几天后,孩子的感冒稍有好转,就在她两周岁生日那天,我因内心放不下孩子,便带着自己的母亲和女儿一起坐上了返回援助地的列车。从家到援助地需要乘坐火车和汽车,路上就要花费12个小时。由于赶路很辛苦,孩子没有吃饭,也没有休息好,在大巴车上呕吐不止,更因为高原反应难受得哭闹起来,嘴唇也开始发紫。我的心里万分焦急,很害怕孩子不能适应,真想立马返回平原。但是援助地的工作刚刚开展起来,确实有许多工作在等着我。没有办法,我只能心疼地照顾着孩子,内心却是无比自责。经过一路颠簸,终于挨到了住的地方,给孩子备好氧气袋,我彻夜守着孩子,一夜没有合眼。

由于我住的房间只有一张单人床,母亲只能睡在另一间办公室的沙发上。陌生的环境使女儿寸步不离地黏着我。看我工作的地方这么艰苦,还带着孩子,母亲非常心疼,但又不敢多言,害怕给我增加负担。

过了一个星期,孩子的感冒还是没有好转的迹象。这种情况让我非常担心,就赶紧带着她离开高原。路上孩子又因为高原反应一直哭闹不停,终于返回到西宁,孩子立马恢复了精神。尽管还流着鼻涕,但是精神头好多了,这下我心里的大石头才算是落地了。

我当时并未意识到,成年人在感冒时来到高海拔地区都是很容易发生生命危险的。更何况是刚刚两岁的小孩子,事后想想自己的愚蠢行为,真的感到后怕。把孩子送回家,我又要着急返回贵南县了,女儿还是舍不得我离开,在火车站,我看着女儿在车里,扒着车窗玻璃,哭叫着“妈妈,妈妈……”我不敢再回头多看一眼,含着泪水,背着行李,赶紧进站了。

女儿自此似乎也知道了妈妈所在的地方非常艰苦,也没再像刚开始那样哭闹了,每天乖乖吃饭、睡觉、玩耍,一直很听外婆的话。我虽然心疼女儿,但是人生总是有很多两难处境,难以两全其美。所以,我只是尽可能地多做一些实事,为贵南县需要援助的老百姓提供自己的法律帮助,让繁忙的工作化解我的思念之情。

>>郝佩佩随青海省妇联下乡宣讲十九大精神 作者供图

为乡亲服务,本身也是获得和成长

虽然一个人的力量有限,但是只要你去做,就一定能够给一些人的生命带去改变。

在我全身心投入到为当地老百姓提供法律援助工作当中的时候,当地老百姓对于法律服务的热切需求,让我更加感受到作为一名法律人的责任:让每一位老百姓在每一个司法案件当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我耐心地为当地老百姓解答法律问题,认真代理每一起案件,我也会经常阅卷思考,并整理案卷至深夜,最终凭借自身努力为老百姓解决了很多疑难法律问题,这种成就感是给多少钱都无法换来的。同时,我也主动为当地的政府提供法律意见,举办法治宣传讲座,宣讲十九大精神,为推进全面依法治国贡献自己的微薄力量。

在海南藏族自治州,绝大多数人是藏族同胞,因此我与当事人沟通最大的困难是语言障碍,然而当地农牧民因为法律意识淡薄来咨询的问题又都往往矛盾尖锐。当事人常常因为表述不清楚而焦急,而我也因为听不懂而心急。

2017年7月22日,贵南县司法局来了一位藏族牧民。他家的草场被侵占了,赖以生存的经济来源被剥夺,无助的他却维权无门,不知该如何是好。于是,我在大学生志愿者南卡本的翻译下,耐心地听他讲述了事情经过,认真为他解答相关的法律问题,细心地告诉他维权的途径,这才使得当事人焦急的心情慢慢平复下来。无论是法律援助案件开庭,还是每一次法律咨询,我都会耐心向当事人解答疑问,帮他们解决问题,并且告知其法律后果,每一次咨询俨然已经成为一次小型的普法活动。

>>郝佩佩 作者供图

法律援助制度是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举措,尤其是在青海藏区等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由于经济能力欠缺及法律知识的匮乏,农牧民每次遭到权利侵害后,迫切需要法律帮助。但是偏远地区律师人数本来就少,再加上很多县域连一个律师都没有,这使得很多遭受权利侵害的农牧民维权无门,有时还可能会采取一些极端的方式去解决问题,使得原本紧张的社会关系更加剑拔弩张。因此,法律援助制度在这些地区显得尤为重要。

2017年8月,我在时任贵南县司法局局长吉先加的带领下,来到贵南县孤儿院看望小朋友们,孩子们天真烂漫的笑容一下子就融化了我的心。有个叫吉太吉的小女孩儿,大大的眼睛,亮晶晶的黑眼珠,满是纯真,彻底打动了我。我当时内心忽然冒出了一个想法,认养这个孩子,让她的生命里多一个爱她和关心她的人,希望自己的关爱能够给这个孩子带来更多的鼓励和帮助,让她少一些孤单,这样我又多了一个可爱的女儿。我这个汉族妈妈会经常去孤儿院看望自己的藏族女儿,和她说说心里话,跟她讲讲外面的世界。我希望吉太吉从小乐观勇敢,努力学习,争取考出去,去创造自己想要的未来。

2017年11月,我随青海省妇联下乡宣讲妇女权益的维护。在少数民族自治地区,尤其是偏远地方,妇女的权益保护需要社会更多的关注和帮助。长期以来的男尊女卑、重男轻女思想,导致妇女的权益受到侵害后,不知如何维权。更可怕的是,很多妇女根本意识不到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常常遭受身体和心灵的双重折磨。当我在为大家宣讲妇女权益保护的时候,很多妇女眼眶发红,细心的妇联干部们观察到了,我们都能够体会到她们的委屈和忍耐,我希望能号召更多的社会组织对妇女们多一些帮助与关爱。而我目前能做的就是广泛宣传妇女权益的维护,让更多的姐妹知道自己在法治社会中拥有的权利,在权利受到侵害时学会维权。

正如马克思所说:“人只有为自己同时代的人的完善,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他才达到自身的完善。”我是一名普通的律师、一位平凡的母亲,远赴青藏高原,只是想凭借自身的努力给那里的人带去法律知识与援助,让他们的生活能够有小小的改变和完善。或许这与见义勇为舍己救人的英雄壮举无法相提并论,但却是给渴望法律救济的人们带去了幸福的甘甜,这本身就是一种获得和成长。我觉得在帮助他人的同时也让我对这个世界多了一些理解,对复杂的人事少了一些偏见,这本身也是一种自我完善。其实在我付出的同时,我也在获得,我很知足也很感恩。

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了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了什么。人生的价值是给予不是得到,是付出不是索取。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有社会责任感,只有社会好了,别人好了,自己才能过得更幸福。

猜你喜欢
法律援助高原妇女
江西在全国首推法律援助“全省通办”服务
高原往事
迸射
高原往事
高原往事
法律援助是农民工的刚需
当代妇女的工作
论有效辩护在法律援助中的实现
《妇女法》也要治未病等9则
做大做强做优法律援助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