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商业银行风险偏好管理研究

2019-01-22 07:28王作全
时代经贸 2019年3期
关键词:陈述传导风险管理

王作全

一、现状和问题

风险偏好是在整体风险承受能力范围内愿意接受的风险类型、风险水平和风险总量。是全行风险管理的遵循和基本依据。中小商业银行逐步重视风险偏好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存在以下问题:

(一) 风险偏好体系不完善

未形成完善的风险策略和风险偏好管理体系,全面风险主要风险类别中一些风险类别仅将监管要求设定为定量指标,未设定定性风险偏好指标,尚未形成风险偏好陈述。由于风险偏好体系不完善,故未能将风险管理策略与风险偏好指标有些结合,将风险策略转化为具体的量化指标,从而弱化了对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的指导作用。

(二)风险偏好的内容不完整

部分银行未明确全行愿意承担的风险总量及各类风险的最大风险水平,风险定量指标不全面,风险传导机制不明确,未进行非定量风险偏好的定性描述,未明确可能导致偏离风险偏好目标的情形和处置方法。

(三)风险偏好监测机制不完善

侧重于对监管指标的事后报告,没有起到风险预警的作用。

(四)风险偏好调整机制有待建立

未根据业务规模、复杂程度、风险状况的变化,对风险策略和风险偏好进行重检,并相应进行适时调整。

二、建立完整的风险偏好体系

风险偏好体系是一套围绕银行风险偏好的管理机制,通过偏好陈述、政策制度、风险限额、管理流程、内部控制和信息系统等手段在全行形成统一的风险取向和认识,并将这种取向和认识渗透到银行战略形成、业务决策和业务经营中的各个环节中,实现对各风险的有效管理和监控。为搭建风险偏好管理框架,银行需要建设完整的风险偏好管理制度和流程体系、建立完整的风险偏好指标体系、风险偏好陈述书、风险偏好传导机制及风险偏好管理机制。

(一)风险偏好政策体系

中小商业银行应形成分层次的风险管理制度体系,以风险偏好陈述书和全面风险管理政策为核心,拓展至风险偏好管理办法、风险偏好管理流程以及相应的模板三个层级,形成系统化和结构化的多层级的政策制度体系。具体没层次政策制度为:一是核心层次:风险偏好陈述书和全面风险管理政策;二是第一层次:风险偏好管理办法;三是第二层次:风险偏好管理流程与模板。

(二)风险偏好指标体系

中小商业银行应基于利益相关方分析、战略考量,设定风险偏好体系下的风险偏好量化指标,其形成过程遵循风险偏好指标筛选、阈值设定、交叉验证三步骤完成。

一是风险偏好指标筛选。中小商业银行现阶段应从盈利性、资本、风险等角度考虑筛选各类风险偏好指标。第一,盈利性。经济利润可以从ROE和ROA中体现,不良贷款对银行的ROA有较为显著的影响,该指标也被作为同业比较的重要指标。第二,资本。选取资本充足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杠杆率、非预期损失率和目标资本覆盖率作为资产波动维度的风险偏好指标。第三,风险。影响银行的风险主要包括: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法律合规风险、声誉风险等等。选择坏账率、拨备率、流动性覆盖率、净稳定资金比率和存贷比率作为核心指标,而操作、合规和声誉风险可选用定性的形式对风险偏好进行表述。

二是根据指标筛选结果,各风险归口部门对各风险指标设置合理的阈值。在设置风险偏好阈值时,中小商业银行应将定量与定性分析方法相结合。指标阈值设定需要考虑未来风险轮廓的变化、风险因子的变化,以及压力测试、经济衰退的情况。分析的基础主要来自于以下六个方面:宏观经济分析、同业水平分析、业务战略目标分析、利益相关方分析、风险识别评估、基准分析。

三是在指标阈值设定的基础上,对风险偏好指标进行交叉验证,检验风险偏好中各个指标的要求是否能够同时满足,或者这些指标要求的设置是否具有一致性。交叉验证过程中应采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思路,基于业务增长、财务计划、风险指标等对风险容忍度指标进行交叉验证。

(三)风险偏好陈述

在上述工作基础上,中小商业银行应每年开展风险偏好陈述,将风险偏好设置结果进行系统表述和展现。完整的风险偏好陈述包括: 风险偏好总体陈述和单项风险偏好,包括定性陈述和定量指标容忍度。具体风险偏好陈述书应包括对全行总体风险偏好的陈述及对单项风险偏好的陈述。总体风险偏好陈述应包括定性陈述、目标评级维度、资本充足率维度、整体收益维度、资源配置维度等;单项风险偏好陈述应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银行账户利率风险、集中度风险、操作风险、战略风险、声誉风险的风险偏好陈述。

(四)风险偏好的传导

形成完善的风险管理策略与偏好体系只是运用风险管理策略与偏好进行管理的起点,因此一个健全的风险管理策略与偏好体系必须包含一套有效的传导机制和反馈机制来保障既定目标能够得到有效实现。中小商业银行的风险偏好沿着限额体系、计划与预算、政策制度三条重要渠道向下进行传导,通过目标分解、传导执行和评价反馈等流程环节,形成完整的循环。

一是在风险限额上传导,由风险管理部牵头,协调各条线风险管理部门和专业风险管理部门,将全行风险容忍度,风险限额进行进一步细分,通过风险监控指标等方式进行传递,并对业务发展进行控制和调节;二是在计划与预算上传导,风险偏好在资本分配、财务预算、资金计划以及绩效考核等维度上传导,在各业务线、产品或部门间对资源进行最优配置。三是在政策制度上传导,根据风险偏好和限额指标,制定更新年度信贷政策,包括授权政策、行业政策、区域政策、客户政策、授信担保要求等。

三条管理线从根本上都服务于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制定的战略目标和风险偏好。在整个过程中,三条主线之中都包含并体现了共同的业务经营目标,三条主线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因此可以说在传导执行过程中,统一的业务经营目标有效保障了三条主线之间的沟通,并确保了管理目标的一致性。

三、强化风险偏好日常管理

(一)强化风险偏好的监测

风险管理部应组织各单一风险管理部门,牵头开展风险策略和风险偏好的监测工作。通过对风险偏好具体执行中风险敞口的大小、风险分布特征和具体业务经营活动结构的分析,判断风险偏好的执行情况是否准确地体现了既定风险偏好的目标导向,出现偏离的环节以及偏离的原因,上报高级管理层风险管理委员会和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审议。高级管理层风险管理委员会和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应至少每季度审议风险策略和风险偏好监测情况。

(二)强化风险偏好的反馈

风险偏好的反馈机制包括风险管理策略与偏好的定期回顾以及根据内、外部环境变化的调整。如果内、外部环境没有发生变化,风险偏好的定期回顾将每年进行一次,通过重复风险战略与偏好的形成步骤,回顾重大风险、回顾风险偏好、风险管理目标并最终确定下一年度的风险策略与偏好,从而进行新一年度的风险管理工作。

对风险偏好的回顾工作应当由银行总行风险管理部牵头开展,资本管理和财务管理等条线提供相关的信息支持,包括各类限额的执行情况,实际资本占用情况,绩效考核的结果等。具体而言:一是风险管理部门通过对各类主要风险实施定期评估和压力测试,并根据风险管理政策执行中的问题反馈等渠道,对风险策略和风险偏好的执行情况及其与我行当前内、外部经营环境的适应程度进行评价和反馈;二是计划财务部和资产负债管理部应在全行财务和资本管理各项活动中,对风险偏好的适当性进行评价和反馈;三是评价反馈由银行风险管理部进行集中汇总,向高级管理层和董事会进行反馈报告,并在必要时触发风险偏好的适时调整流程。

猜你喜欢
陈述传导风险管理
有关神经传导检测表述的建议
张山营镇:党建赋能建起“最美冬奥小镇”
风险管理在心内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Which Is Important?
沙盘推演工具在“国和一号”示范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
《苏东坡·和陈述古拒霜花》
骨传导自行车头盔
发达国家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经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