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敏感性检测应用在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中的临床效果研究

2019-01-22 02:26邱美凤
智慧健康 2019年1期
关键词:类药物支原体敏感性

邱美凤

(珠海市平沙医院,广东 珠海 519055)

0 引言

在生物学上支原体是原核细胞微生物的一种,本身没有细胞壁,处于细菌以及病毒之间的一种形态,在自然界中广泛的存在,当人体感染之后便会引发呼吸道感染,便是肺炎支原体感染[1],支原体肺炎在临床上又可以叫做原发性非典型肺炎或者冷凝集阳性肺炎,大多数都是因为支原体(MP)感染而发病,如果不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疗会给患者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带来很大影响,病情严重时甚至恶化威胁生命[2]。为了探究和分析微生物敏感性检测应用于支原体肺炎患者的实际效果和价值,我院选取了部分患者作为观察对象进行对照研究,现将报道整理如下。

1 临床资料和方法

1.1 基础资料

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选取时间段为2017年4月至2018年5月,病例数为118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格法分组,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9例。观察组男34例,女25例;年龄23-45岁,平均年龄(33.42±3.57)岁;对照组男38例,女21例;年龄24-46岁,平均年龄(35.25±3.82)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性(P>0.05)。

1.2 方法

1.2.1 微生物敏感性检测具体步骤

所有被选取的患者都要接受检测,根据《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检测流程收集标本,但是在收集标本前一定要做好消毒准备工作,护理人员用生理盐水清洁患者口腔,将咽拭子或者痰液收集到专用标本盒中,立即送检;检验人员要严格按照操作规范和说明,使用肺炎支原体培养微生物敏感性试剂盒以及配套的肺炎支原体试剂(郑州安图生物工程股份有效公司)进行检测[3]。

1.2.2 治疗方法

在微生物敏感性检测结果出来后,医生根据结果为患者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结合实际情况合理给药,以口服用药为主,在院治疗过程中还要不断检测,且适时调整方案,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4]。

1.3 观察标准

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微生物敏感性检测结果,根据实际的体征变化和相关指导原则我们制定了如下的疗效评判标准:若患者治疗后临床病症消失,生命体征无异样,实验室的各项检查显示正常,记为痊愈;若患者的临床病症大幅度改善,实验室的各项检查结果接近正常,记为显效;若患者的临床病症改善,实验室的各项检查有所好转,记为有效;若患者的上述各项指标没有改善甚至加重,记为无效。本次研究中痊愈率,显效率和有效率的总和为治疗总有效率[5]。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中全部数据均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接受t检验,计数资料率接受χ2检验,在P<0.05时提示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中总疗效率为96.61%,对照组中总疗效率为86.44%,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3 讨论

临床上在支原体肺炎患者中,其存在毛细支气管炎样改变以及发生间质性肺炎,肺泡表面有微量的炎症渗出物,发病期间有可能并发肺气肿、肺实变以及灶性肺不张。支原体肺炎主要的症状表现是顽固性肺部症状[6],患者发生剧烈的咳嗽,严重时会导致鼻炎、气管炎、中耳炎、毛细支气管炎以及扁桃体炎等相关疾病。近几年以来经流行病学研究显示肺炎的病发率呈现不断上升的态势,同时因为患者自身的一些不良用药习惯或者使用抗菌药物后的不良反应的影响,一部分的患者对于某些治疗药物发生了耐药性,对于药物的性感度降低,为治疗带来了不良的影响[7]。

目前常见的抗菌药物可以大致分为林可酰胺类,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和喹诺酮类等,其中林可酰胺类药物包括克林霉素[8],比较容易出现过敏反应,局部反应和胃肠道反应;四环素类药物包括美满霉素,强力霉素等,容易导致牙釉质发育不良和牙齿黄染,8岁以下的婴幼儿不建议使用;喹诺酮类药物包括加替沙星,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容易对骨骼发育造成影响,18岁以下的患儿不建议使用[9]。

在大量的临床实验中发现,许多患者都出现了耐药性不正常的情况,这和药物的不良反应和患者用药习惯有很大关系,正如上述提到过的,四环素类药物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儿的骨骼生长和牙齿发育[10],喹诺酮类药物会对年纪较大的未成年人软骨发育造成干扰,所以临床上经常使用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作为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主要用药,其中首选的是红霉素。但是经过长时间的用药后,肺炎支原体对此类药物的耐药性升高明显,研究发现不规范用药是一个重要原因,很多患者都是因此使得体内的耐药菌株增多。所以为了更好更高效的防治该病和预防传播,规范操作合理用药是十分必要的。

肺炎支原体主要通过空气飞沫进行传染[11],病毒通常情况下会在宿主的呼吸道黏膜定居,产生对人体有害的成分和物质,导致呼吸道感染,而且会存在2-3周的潜伏期。在患病早期患者一般以咳嗽,咽痛和头痛为主要临床表现,本次研究中我们根据微生物敏感性检查结果对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制定了不同的治疗方案,取得了理想的防控效果,所以可以说明该病容易复发的原因是空气飞沫这种特殊传播方式,只要能全面及时的预防,对患者进行微生物敏感性检测,再结合实际病情制定个性化的应对措施,就可以有效防治疾病,控制耐药菌株的进一步产生,这个结果也充分证实了此方法的实际效果和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对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进行微生物敏感性检测可以借助较高的特异性,及时发现致病菌和耐药菌,有效的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控制疾病的复发和传染,临床医治效果十分理想,值得大力推广。

猜你喜欢
类药物支原体敏感性
支原体感染一定是性病吗
536例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培养及药敏结果分析
支原体阳性患者134例药敏结果分析
丹参叶片在快速生长期对短期UV-B辐射的敏感性
卷柏素对唑类药物体外抗念株菌的增效作用
这类药物值得警惕
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常见不良反应观察
受害者敏感性与报复、宽恕的关系:沉思的中介作用
他汀类药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观察
微小RNA与食管癌放射敏感性的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