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地黑土”主题研究综述(1994-2018)

2019-01-23 03:12荆丽娜王海峰
安顺学院学报 2018年6期
关键词:寒地黑土研究

荆丽娜 王海峰

(1、2.绥化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黑龙江 绥化152061)

“寒地黑土,是由寒带湿润半湿润地区的草,置于原始草甸的植被下,发育而形成深厚的腐殖质层的高寒黑色土壤”[1]。得天独厚的土壤资源最适宜耕种,造就了绿色健康、营养丰富的物产,多民族的文化交融也孕育了独具特色的寒地黑土地域文化。“世界上仅有三块寒地黑土带,一块分布在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一块地处乌克兰大平原,一块位于中国东北松辽流域。然而,寒地黑土的流失十分严重,现在惟一蕴藏开发潜力的就是东北的寒地黑土,但如不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也可能在50年内消失。”[2]为促进寒地黑土经济文化发展,绥化市委市政府多措并举,积极打造寒地黑土品牌。“寒地黑土品牌于2004年创立,目前成长为全国知名的农业集群品牌,2010年起连续三年蝉联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第一名,品牌资产达123.08亿。”[3]目前为止,以“寒地黑土”为主题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农业技术、品牌内涵、发展演进、传播策略、产业化等方面。

一、“寒地黑土”主题研究现状

我国最早论及“寒地黑土”的文章是董鸿扬的《寒地黑土意识》,文章认为“寒地黑土意识是关东文化重要的精神内涵之一”[4]23,该文从黑土意识形成的自然社会条件、黑土意识的独特内涵、黑土意识的价值评价几个视角对寒地黑土文化做了有开拓意义的概括。“寒地黑土意识是东北区域的社区意识,它构成了东北地区社会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东北地域文化——关东文化的底蕴。它具有明显的两重性。”[4]24一方面表现在“黑土本身具有凝聚力、向心力。关东人从黑土、冰雪中获得认同感。”[4]27另一方面,也表现在寒地黑土文化的封闭、局限性上。从寒地黑土品牌概念的提出至今不过十余年时间,寒地黑土已经成长为中国驰名商标,而相关学术研究伴随着“寒地黑土”品牌的实践发展逐渐壮大。借助中国知网查询平台,2010年,研究“寒地黑土”的文章超过70篇。2009—2018年年均发表的以“寒地黑土”为主题的研究文章为35.4篇。1994—2018年发表的以“寒地黑土”为主题的文章有604篇。其中去除掉报纸上的相关报道和重复发表的论文,以“寒地黑土”主题的学术研究论文共有161篇。其内容涉及如下四个方面:

(一)关于寒地黑土农业技术方面的研究。此方面研究多集中在寒地黑土区土壤改良、谷物栽培、生态环境监测等方面。两篇博士论文的学术水平较高,对寒地黑土区的谷物种植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徐丹以寒地黑土稻田为研究对象,认为“控灌平衡施肥处理可作为寒地黑土稻田温室气体减排较为理想的水肥管理模式。”[5]72“稻田实行节水控制灌溉,重点控制 CH4排放,同时进行合理施肥来兼顾 N2O 的排放,使稻田 CH4和 N2O 产生的综合温室效应减少,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在减排操作中应尽量控制秸秆还田比例或选择合理的秸秆还田方式。”[5]73王柏以寒地黑土区玉米种植带为研究对象,探讨“调亏灌溉和氮营养对春玉米生长、生长发育指标、产量、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以及调亏灌溉模式下水肥综合灌溉管理技术指标。”[6]该研究对寒地黑土区节水型高产玉米生产技术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对推动高效节水型农业的发展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

(二)关于寒地黑土可持续发展及产业化的研究。赵华甫等学者采用问题导向模式,以黑龙江省海伦市伦河镇为典型案例,研究了寒地黑土区土地整理规划的设计理念与模式,提出了“土地平整、田间道路、农田水利、居民点整治、育秧控温、黑土保育等工程布局”[7],并提出了易拆装的灌排设施设计、抗冻融抗渗漏灌溉渠道结构优化设计。该研究对重建寒地黑土区生态,整理规划土地,防治水土流失,促进寒地黑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王东针对寒地黑土核心区绥化市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着重提出实施文化强市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调整文化企业发展战略;培养文化经营人才,加强产学研合作;凸显地域特色,以特色旅游业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的策略[8]。在寒地黑土经济的产业化发展方面,王海峰则认为应从寒地黑土文化产品数字化构建新媒体运营、交流平台;构建网络与实体寒地黑土民俗文化村;重构寒地黑土文化产业链组织的建设;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资源整合;搭建合理的寒地黑土区域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保障体系几个方面重构寒地黑土文化产业链[9]。该文以崭新的视角强调融入新媒体技术和互联网精神下寒地黑土文化创意产业的运营与整合。

此类研究对“寒地黑土”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产业化发展现状所做的描述和分析,有一定的数据资料支撑,为“寒地黑土”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品牌的商业价值预估提供了参考。

(三)关于寒地黑土地域文化的研究。此类研究共分为以下三个小方面:其一,关于寒地黑土民俗文化特色及传承的研究,大部分研究集中于海伦剪纸、兰西挂钱及萨满音乐的研究;其二,关于寒地黑土非遗文化的建设、保护与传播的研究,相关成果主要论述了寒地黑土文化品牌建立的意义及保护模式,少数论文以发展的眼光谈到了寒地黑土文化品牌的新媒体传播;其三,其他文化领域的延伸研究。如王宇从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交叉的角度分析并论证了寒地黑土养生文化[10]。王宏宇认为寒地黑土区农村婚俗文化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传统的婚俗对农村妇女的身心健康及权益造成了不良影响,应“充分认识做好农村妇女权益保障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保障其合法权益”[11]。此文能结合实证调查,有较强的实践意义。

总体说来,这一类研究挖掘了“寒地黑体”品牌的文化内涵,并从其他相关领域,如旅游、方言、体育等方面进行了拓展研究。该类研究着重探讨了“寒地黑土”文化品牌的现状及其保护、传承的策略,有一定的实证研究色彩。但是,此类研究为数不多,文献极为有限,且相关研究整体学术水平不高,研究对象较为单一,缺乏理论支撑。

(四)关于寒地黑土品牌的建设、保护及运营研究。品牌建设方面的相关研究成果多集中于探讨寒地黑土复合型品牌的内涵、塑造与发展。2009年4月,浙江大学CRAD农业品牌研究中心成立课题组,对寒地黑土品牌进行了系列研究。贾枭认为“寒地黑土品牌建设中,充分发挥物产集团的龙头效应,以物产集团作为品牌建设的核心团队,发挥资源优势,在寒地黑土品牌塑造、品牌附加值打造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保证了寒地黑土品牌的有序成长与壮大。”[12]黄祖辉认为“就寒地黑土品牌而言,尽管只有短短几年的发展历史,已经奠定了相当坚实的基础,其未来的成长中,如何在确保品牌发展稳定性与持续性的基础上,迅速将市场潜力转化为现实收益,最终实现品牌收益预期,这是一个新任务新命题,也是明晰和挖掘寒地黑土品牌成长空间的有效途径。”[13]梁中国高屋建瓴,指出了寒地黑土的品牌特质,提出其未来的发展方向,他认为寒地黑土在其品牌发展过程中要“采用战略手段构筑寒地黑土品牌坚实的发展链条;将寒地黑土品牌作为战略性资源进行运作”[14],未来品牌的发展要“对资源进行立体整合”[14],“充分发挥品牌的主导性”[14]。在品牌保护方面,研究成果多是从法律层面提出品牌保护建议。徐洪军认为“在寒地黑土品牌打造过程中应主要从品牌注册、品牌宣传推广、品牌产品认证、品牌统一标准体系、品牌整合保护等方面来不断升级品牌建设;从寒地黑土品牌知识产权保护的策略上要依托商标战略整合品牌,利用农产品地理标志培育品牌,运用涉农专利保护品牌”[15]。品牌运营方面的研究主要围绕寒地黑土农产品的品牌经营策略展开。张月莉以寒地黑土品牌为具体研究对象构建了基于“‘学习型地域网络’、‘价值链体系’和‘农业集群品牌战略’三大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并揭示了其对农业集群品牌营销成功的影响机理。”[16]此类研究涌现出了部分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尤其是关于寒地黑土品牌法律保护方面的研究成果层次较高。

二、“寒地黑土”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其反思

纵观24年来寒地黑土研究的状况,可以发现,目前关于“寒地黑土”学者多是从技术、资源、产业等视角去研究,相关研究不乏真知灼见,对“寒地黑土”品牌进行了多维审视,对“寒地黑土”品牌的未来发展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建议以及可资借鉴的思路。学术界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政府对建设寒地黑土品牌和实施寒地黑土品牌战略的重视。但是,对“寒地黑土”地域文化品牌的品牌定位、品牌价值、传播策略等方面的研究明显偏少,其是从文化学、符号学、传播学视角对“寒地黑土”文化理论及其创新价值等问题的研究,更是甚少涉及或不够深入和系统。更是鲜有作者尝试探究新媒体时代“寒地黑土”地域文化品牌的构建与传播问题,对“寒地黑土”文化品牌的新媒体传播策略的研究仍有较大深入空间。总体来说,以“寒地黑土”为主题的现有研究具体存在如下问题:

(一)同质化研究明显,创新力不强

如上论述,以“寒地黑土”为主题的研究集中于以下几个领域:农业技术开发、土地资源的保护、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品牌的建设及传承等。在同一领域内,具体主题相似的文章比比皆是。如以“寒地黑土农产品法律保护”为主题的研究在2010年有1篇,2011年有3篇,2014年有4篇,研究成果的选题存在同质化倾向,但因为论述的具体侧重点不同,文章观点尚存在一定差异。2011年至2018年,以“玉米栽培及灌溉技术”为主题的研究文章有8篇,研究结论大体类似,创新力不足。如《寒地黑土区玉米标准化生产技术》(《农业工程技术》2011.7)《寒地黑土区玉米标准化栽培技术》(《农业开发与装备》2012.6)《寒地黑土区玉米标准化技术》(《农民致富之友》2013.11)《东北标准化寒地黑土区玉米栽培要点》(《农民致富之友》2015.12)《论寒地黑土区玉米栽培》(《农民致富之友》2016.6)五篇文章从选用良种、选地、选茬与整地、平衡施肥、播种、密度、田间管理、收获等几个方面论述寒地黑土区玉米栽培技术,文章架构相同,行文包括具体数据大同小异,不止是同质化问题,更有学术不端之嫌。

(二)高水平研究成果偏少,影响力低

20余年161篇研究成果,文献总量极为有限,且成果质量总体偏低,主要表现在核心学术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数量偏少,仅16篇,且多集中于寒地黑土品牌保护这一领域(表1)。

表1 “寒地黑土”研究成果数量统计表

(三)作者数量少,机构单一,研究圈子狭窄

研究人员以高校教师为主,特别是处于寒地黑土核心区绥化市的绥化学院教师为主(占比55%),只有少数政府部门人员和业界人士(占比23%)参与研究,理论与实践结合不够紧密。研究人员数量偏少,区域性明显,研究圈子狭窄。在“寒地黑土农业技术”方面的45篇研究成果中仅孙立中一人就贡献了5篇。在“寒地黑土品牌法律保护”研究方面,高校的三位学者集体贡献了该领域内的全部17篇学术论文(表2)。

表2 “寒地黑土”研究作者情况统计表

(四)研究没有持续性,实践指导意义有限

关于“寒地黑土”的相关学术研究没有持续进行,从1994年起,相关研究稳步上扬,在2010年前后处于研究的峰值,其后持续下滑,2015、2016年研究成果发表数量竟跌至十年前的水平,2017、2018两年有所回暖,但总发文量仍然偏低(图1)。

相关研究的学术色彩明显不足,尚未建立系统的理论框架,对寒地黑土品牌建设实践的指导作用有限。如关于寒地黑土品牌建构及经营的多篇研究成果欠缺理论支撑,论述不够系统,没有从营销学、传播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维理论视角展开,特别对互联网条件下寒地黑土农产品的营销渠道和行销策略的论述大多只言片语,略显隔靴搔痒,欠缺实践指导意义。如《农产品的品牌建构与行销力》(《青年记者》2011.12)一文认为寒地黑土品牌带动了农业品牌化的发展,但寒地黑土品牌的行销力是如何建构的,如何带动了农业品牌化的发展,文章并没有具体阐释,论述不够深入具体。

图1 寒地黑土研究成果发表趋势

三、“寒地黑土”主题研究构想

笔者认为,“寒地黑土”主题研究,包括其生态系统的保护、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业化运营、品牌打造及其传播范式的研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良性运营和可持续发展亟需加强如下几个层面和视角的研究。

(一)加强对“寒地黑土”地域文化品牌的理论构建与内涵延展的研究

目前,“寒地黑土”大部分研究仅仅停留在其作为地域农产品品牌的层面。而寒地黑土文化层面的相关研究多集中在几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与传承研究的浅表层面。如何将“寒地黑土”打造成为一个内涵丰富的区域文化系统,最终成为一个能彰显寒地黑土区生态文明高度的文化符号,并将寒地黑土地域文化品牌的建设与文化产业的发展相融合是品牌理论研究的根本方向。在文化品牌的内涵研究方面,现有研究多局限于对寒地黑土地域文化的单一阐述,而对与其关联密切的北大荒文化、关东文化的文化聚合却缺少开掘和延展。特别是在市场经济语境下,地域文化资源优势如何有效转化成产业强势及商业价值更需要从广度和深度上拓展对“寒地黑土”品牌的文化内涵研究。综上研究无疑需要尽快建立寒地黑土品牌理论框架,加强对“寒地黑土”地域文化品牌的理论构建与内涵延展。

(二)强化媒介融合视域下对“寒地黑土”品牌传播范式的研究

客观地说,目前“寒地黑土”农产品品牌和文化品牌的传播中均存在宣传方式陈旧、产品创意不足、缺少人文内核等问题,这导致“寒地黑土”品牌的内涵、价值和意义远未得到充分彰显,影响力和知名度有限。也促使我们不得不反思“寒地黑土”文化品牌的传播范式。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为寒地黑土品牌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新的契机。“在新媒体环境下,寒地黑土文化品牌传播应优化地域文化品牌的新媒体传播形式,增强传播的互动性和受众体验,利用大数据实现地域文化品牌的有效传播,运用‘互联网+文化’的思维,拓展品牌营销新模式”[17]。寒地黑土品牌传播需要以融合的视角和创新的理念,整合多种传播平台,更新单一的运营方式,提升“寒地黑土”品牌传播力与影响力。

(三) 提升“寒地黑土”研究的实践指导价值

要提升“寒地黑土”理论研究的实践指导价值,就需要在理论研究中密切联系实际,在农业技术研发、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化发展、品牌建设及传播等内容的研究过程中深入调研,提出能真正指导实践的可操作性强的建议。理论研究要形成体系,要在更高层面更大空间研究、讨论、建构和宣传“寒地黑土”品牌,扩大其影响力。《2010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报告》指出:“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崛起,更多的是基于各地方政府的产业发展战略。”[18]寒地黑土品牌的崛起和发展,学术研究的作用不可或缺,要通过学术研究有力推动地方政府对建设寒地黑土品牌和实施品牌战略的重视。

(四)加强“寒地黑土”的跨学科融合研究

“寒地黑土”研究发展至今所凸显出来的跨学科和融合性特征明显不足。“寒地黑土”首先是基于地域地质范畴上的一个概念;其次,“寒地黑土”是一个代表着独特地域文化的符号文化学概念。在传统的以农耕经济农业文化为主导的经济和文化社会,“寒地黑土”的价值仅仅在于优越地理资源意义上的衣食无忧,而在当下高度发展的信息媒介与科技社会,“寒地黑土”的价值展现显然遇到了瓶颈。事实上,二十余年的“寒地黑土”经济与文化研究已经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但是,单纯意义上各自为阵的单一学科的纵向研究不能在真正意义上构建一个良性的“寒地黑土”生态(含文化生态)系统。从跨学科的、融合性的、横向的角度出发研究“寒地黑土”,将对构建寒地黑土系统研究大有裨益。

寒地黑土具有生态、经济、文化等多元价值属性,如何实现寒地黑土生态、经济、文化价值的和谐统一;如何推动寒地黑土保护和生态资源建设;如何寻求生态文明视域下寒地黑土产业发展战略;如何提升新媒体时代“寒地黑土”品牌的影响力等等均需要学界的深入研究,同时还需要学界、政府和社会三方的协同努力,以客观、系统、深入的学术研究推动实践并服务地方。

猜你喜欢
寒地黑土研究
自然资源部:加强黑土耕地保护
自然资源部:加强黑土耕地保护 严格耕地用途管制
添加木本泥炭和膨润土对侵蚀退化黑土理化性质的影响*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基于寒地公园适老化需求的研究——以长春为例
寒地黑土无公害水产品健康养殖发展思路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国内首个“海水稻”寒地育种站设立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