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水浒文化旅游的发展模式探讨

2019-01-28 06:41古海鹏
互联网天地 2018年11期
关键词:水浒文创互联网+

□ 文 古海鹏

2015年7月4日,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制定了“互联网+”行动计划;2018年,文化部和国家旅游局的职责整合,组建文化和旅游部,作为国务院组成部门。这给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水浒文化在我国流传广泛,影响巨大,具有很高的旅游开发价值,是山东省的重要文化资源。

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水浒旅游尚处在初级开发阶段,并没有形成在国内甚至国外知名的旅游品牌,旅游形象总体来说与水浒本身的名气不符。”长期以来,水浒文化的资源优势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这直接制约着当地旅游业整体水平的提高。因此,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借助互联网的力量,科学合理地开发鲁西南水浒文化资源,提升水浒文化旅游水平,对于促进当地旅游业及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一、当前水浒文化旅游的困境

第一,目前,从整体规划上看,文化旅游产业缺乏统筹设计,各自为政,造成资源的不合理配置和功能性、结构性的低水平重复建设,使区域旅游产品缺乏整体的特色,区域旅游经济难以形成竞争的合力。

水浒故事家喻户晓,知名度很高,具有极大的旅游开发潜力。水浒资源主要散布在梁山、东平、郓城、阳谷四地,分属济宁、泰安、菏泽、聊城四市,各地都有丰富的水浒旅游文化资源,自认为是水浒故事的真正故乡,在旅游市场上相互竞争,甚至为了水浒旅游地名权争吵不休,打起了官司。

第二,从产品服务来看,旅游产业包括食住行游娱购,这六大要素没有进行充分的挖掘。

各地注重发展的是观光旅游,景区内安排了丰富多彩的武术表演、舞蹈表演、情景演出、曲艺表演等,乍一看很新鲜有趣,可是各地旅游路线大同小异,很难留住游客。以美食为例,水浒美食尚未得到充分开发。水浒传中饮食质朴无华,人们印象中最为深刻的是“二斤熟牛肉,一角酒”,在现代社会,人们对于饮食十分讲究,“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水浒饮食应该从“大块吃肉、大块喝酒”的原始状态进行进一步精细化的加工,挖掘其中的文化韵味。

第三,从服务细节层面上看,现在的旅游服务还不够人性化,在服务等软件建设上有待加强。

现在很多年轻人选择自驾游的方式出行,堵车、停车就成了一件令人头疼的事情。旅游景点旺季时,由于缺乏路况信息,经常堵车,到达旅游地点后,停车位少、乱停车、乱收费的情况屡见不鲜,这些都会留给游客不好的印象,无法得到良好的旅游体验。

二、“互联网+旅游”发展模式

“在‘互联网+旅游’的影响下,我国旅游市场近几年出现的两个新特点,一是散客旅游市场逐渐成为主导市场,二是在线旅游的发展如火如荼,这两个特点是与传统旅游市场发展完全不同的。”在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互联网+旅游”是网络时代的必然产物,是势不可挡的必然趋势。固步自封,不能充分利用日新月异的媒体技术,就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毫无悬念地败下阵来。

第一,利用互联网技术,助力旅游产业升级。

首先,构建大数据平台,提供优质服务。一方面,在数据平台上,面向公众发布旅游公共指导信息,满足旅客需求。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的方式,详细介绍旅游景点的特色,挖掘地方水浒文化资源。在展开宣传攻势的同时,对重点景区进行监控,对景区客流进行分析预测,通过信息共享,让游客能够更好地安排自己的行程,选择错峰出行,避免堵在路上。

另一方面,通过大数据分析服务,为游客提供更贴心、更智能的服务,如行程定制、停车方案制定、美食推荐等。充分利用数据平台的优势,分析游客的消费需求,了解现在游客的出行特点。暑假或寒假期间,很多游客都是带着老人孩子一起出行,这样,就可以联合网络平台设计一些亲子互动的节目,提前设计安排一些比较好旅游的路线,推荐地道的水浒美食和旅游产品的购物指南。

其次,加强解说系统的建设。通过建设先进、科学、系统的解说系统,使游客更为全面地了解水浒文化,避免游客走马观花。

“解说系统建设是专门的学问,我们可以确定的原则是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结合,专家学者高级解说和普通导游的一般导游结合,一般地段导游讲解重点地段专题讲座相结合的原则。”优秀的解说会让旅游景点锦上添花,只游览而没有讲解就如同蜻蜓点水,无法真正了解当地文化。在解说中,可以适当搜集当地的民间传说,例如郓城张鲁集镇宋庄村据说是宋江的故乡,与宋江有关的神龙树、宋江井、宋家老林、宋江坑等故事流传至今,对这些故事进行整理加工,能够很好地弘扬地方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发中国精神,展现中国风貌。现阶段,讲好水浒故事,有利于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展示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塑造良好的文化中国形象。

最后,促进多种产业的融合,拉动地方经济快速增长,打造地方文化的亮丽名牌。“推进‘互联网+旅游+其他产业’的深度融合。要支持‘互联网+旅游’与闲置资源、农业生产、工业生产、金融、扶贫等深度融合,创新出旅游租赁、旅游农业、旅游工业、旅游金融、旅游扶贫等更多在线旅游新业态。”旅游产业可以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持续不断的动力,以水浒旅游产业为主线,可以推动地方教育、农业、工业、金融等各方面的发展。如郓城生产的“水浒英雄酒”是首家以古典文学名著注册的品牌,传承了悠久的地方文化。郓城张鲁集镇宋庄村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将发掘的具有上千年历史的莲子进行精心培育,目前千年古莲已经开出花朵。果蔬采摘、大棚种植、休闲旅游、农业观光,这些措施的实施有利于推动本地旅游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形成旅游业与农业良好的互动促进关系。

第二.挖掘地方文化资源,打造文化品牌。

水浒文化源远流长,可以深入挖掘水浒文化内涵,以水浒的历史故事、传说故事为蓝本打造文化节目,将这些故事用实景演出的形式搬上舞台,不仅可以增加游客在游览时的参观内容,而且丰富了文化传播的形式,能够起到很好的宣传效果。“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艺术产品,实景演出通过对该地域的文化历史和人文民俗的深度挖掘,实现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有效提升所在景区的文化品质和吸引力,延展了游客的体验深度。”实景演出以自然风光为舞台,注重游客的参与性体验,给了游客视觉上的刺激,精神上的影响和文化上的熏陶,能够留下深刻的印象,较为成功的实景演出包括《印象·刘三姐》(杨朔)、《长恨歌》(西安)、《印象·丽江》(丽江)、《禅宗少林》(嵩山)、《封禅大典》(泰山)、《中国出了个毛泽东》(湘潭)等。一些实景演出取得了良好的口碑,在商业运营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也有一些实景演出效果不佳,黯然离场。

水浒旅游可以借鉴当下旅游市场实景演出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进行商业运作,依托成熟的景区建设和优美的自然风光,运用高科技手段打造良好的舞台效果,为游客提供提供一场视觉盛宴,进一步丰富水浒旅游产品类型,对游客形成长期持续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发展文化旅游需要人力资源的支持。可以加强与地方高校的合作,打造优质的剧本、精美的舞美服装设计以及专业性的演出。水浒故事耳熟能详,央视版的电视剧已经进行了精彩的演绎。在创作中,可以选择水浒故事的抗辽部分进行全新的改编创作,也可以将传统的故事进行现代化的改写。在东平水浒影视基地,每天都会上演关于武松过堂的情景剧,这种表演缺乏内涵,形式简单,无法给游客留下深刻的文化体验。这就需要集思广益,打造精彩的水浒故事,借助优美的自然景色和高科技手段,开展实景演出,提高水浒文化旅游的知名度。

第三,开发文创产品,发展电子商务。

文创产品是指具有文化内涵的创新性产品,在消费时代,人们的消费需求正在不断升级,正在开启以创意驱动消费,以文化拉动消费的新时代。2016年,国务院下发《关于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若干意见》,鼓励各级文化文物单位发掘历史文化资源,开发文化创意产品。故宫文创产品、洛阳礼物系列等文创产品正风靡于现代的年轻人。在水浒文化旅游中,游客都希望能够购买具有特色的文创产品,作为旅游的纪念。这就需要地方文化部门加速文创产品的研发力度,加快建设文创产品销售网络。组建文创产品研发团队和营销团队,在产品研发初期就进行充分的市场调查,了解消费群体的需求和喜好,并深入研究文化内涵,对文化主题进行深入的研究,进行跨领域的专业设计,创造出真正代表水浒文化的旅游产品。

文创设计追求的不仅是外在的造型,更注重的是内在的文化内涵。文创产品背后承载的是历史故事和悠久的文化。只有这样,才能通过创意创造出产品的艺术性和价值性。文创产品最重要的是其中的独特创意,一些旅游纪念品,在全国各地都能够买到,这样的产品缺乏辨识度,没有特色。故宫文创产品琳琅满目,大到卷轴、摆件,小到橡皮、书签、扇子,这些产品背后都有素材来源,或是经典书画,或是故宫文物,都是独特新颖而富有韵味的产品。水浒文化应该进行深度的开发与加工,特别是注重传统民俗特色,如剪纸、曲艺、节庆、游戏等,挖掘出水浒文化底蕴,打造富有特色的文创产品。

在开发文创产品的同时,要合理建设营销网络,了解当今人们消费理念和消费习惯,开发网上销售渠道,在淘宝和京东等电商平台上开设文创产品旗舰店。在这方面,故宫开办文创天猫旗舰店提供了很好的榜样,可以借鉴故宫文创的成功经验,开展线上销售,同时建设线下产品的销售渠道,打造具有一定知名度的营销网络,推广水浒文创产品。

“互联网+旅游”的新模式为水浒旅游事业的发展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同时也是一次巨大的挑战。水浒文化旅游应该抓住有利时机,有效借助现代网络技术,进行跨地域、跨领域、跨行业的深度合作,开发地方文化资源,打造地方文化旅游的优质品牌,这样才能在竞争激烈的旅游市场求得不败之地。■

猜你喜欢
水浒文创互联网+
陶溪川文创街区
童说水浒——项目式美术课程设计的探究
《岁寒三友文创海报》
“不落灰”的文创
铧芯文创
胡澹三维场景设计作品
《闲看水浒》里的黑暗江湖
《水浒》“一百单八将”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