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口述史形式还原木版年画艺术

2019-01-28 18:39□文│阮
中国出版 2019年14期
关键词:民间工艺木版海峡两岸

□文│阮 莹

我国的许多民间工艺都具有悠久的历史,其中,木版年画更是拥有1000多年历史的传统民间艺术形式,其包罗万象的题材、生动活泼的形式、美不胜收的创作,使其在民间传统艺术中独树一帜,并于2008年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多年以来,木版年画作为一种涵盖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艺术表现手法,已不仅仅是作为节日装饰品的存在,更是代表了我国民间的一种特殊的文化符号,并以其独到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受到学术界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在诸多关于木版年画的研究成果中,“海峡两岸民间工艺口述史丛书(第一辑)”之一的《海峡两岸木版年画艺术口述史》(福建教育出版社2018年6月出版)作为一本研究木版年画艺术的专门性著作,以海峡两岸特别是闽台地区为地域范畴,以口述史的手法,还原了海峡两岸木版年画艺术的本来面貌,为我们走近木版年画艺术提供了有益参考。

该书梳理了闽台木版年画的源流与发展,分别介绍了漳州、泉州和台湾木版年画的概述、材料、制作工艺及其中的精品,重点通过颜仕国、颜志仁、陈斌、周铁海、林育培、陈羿锡、杨永智、吴望如八位木版年画传承人和研究学者的口述资料,依托不同的视角和立场,力求真实展现海峡两岸木版年画艺术的原貌,将这项民间工艺与民俗文化紧密结合,全面彰显扎根于传统文化土壤、丰富多彩的木版年画艺术的整体风貌与发展流变。

该书呈现了强烈的艺术感和美感。书中对木版年画精品的介绍,体现了木版年画这个艺术创作和实践活动中所实现的美的发掘与创造,人的尺度与物的尺度在这里实现了融合。书中除了以地域为界限,说明漳州、泉州和台湾的木版年画艺术各自的特点,还重点以年画种类为区分,详细叙述了门神画、宗教用年画、灯画、戏曲年画、风俗画、游戏图等年画的具体表现样态。这些精品无一不是根植于实践的艺术创造活动,书中对此类艺术作品的描述,是对艺术作品的美的发现过程,并借此完成了对艺术、对美的认识和追求,对美的体验即人的尺度,年画艺术的表现张力则是物的尺度,二者在此完成了统一。可见,木版年画不只是民间技艺,更是一种艺术体验。

该书呈现了深厚的历史感与浓重的时代感。书中对两岸木版年画艺术的深厚渊源、闽台历史、社会发展与民俗文化等方面的研究,体现了海峡两岸木版年画艺术与社会历史文化密不可分的内在本质。通过追溯两岸木版年画的源流与现状,可以深刻感受到木板年画艺术长期以来的传承与发展,真切体会到木版年画对不同历史阶段风土人情、社会经济、地域文化、民俗文化的浓缩。在口述资料中我们了解到,精细的技艺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表现为一定历史条件下人们对幸福、和谐、富裕、吉祥的追求。而受访人所言及的对失传的担忧、对传接的困惑、对保护的期待,都与当今社会的特征密切相关,与科技时代、信息时代下传统技艺市场逐步缩小息息相关。可见,木版年画艺术是历史的凝结和时代的产物。

该书呈现了严谨的口述史研究方法。全书以搜集、记录、整理口述资料为主,通过对木版年画艺术相关的受访者的经历、回忆、观点的叙述,从社会学、历史学、民俗学、人类学角度出发,以口述史形式走入木版年画艺术的视野,在讲述故事、经历和见解中理解两岸木版年画艺术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尽力还原历史的本真、内在逻辑和全貌,通过口述资料的列举,以平实的语言拉近了读者与木版年画艺术的距离,体现了思想的开放性和艺术的还原性。

猜你喜欢
民间工艺木版海峡两岸
“大美民间 匠心风韵”
———山西木版年画展在山西美术馆成功举办
朱仙镇木版年画的视觉艺术符号分析与解读
侯琪版画作品选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民间工艺的传承分析及阐述
立足发展民间工艺的大师工作室运转模式研究
海峡两岸
民间工艺保护的困境与对策建议
海峡两岸
海峡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