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推拿手法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2019-01-29 16:24郭现辉李伟彪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9年12期
关键词:手法考核微课

郭现辉 李伟彪

(河南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0)

推拿手法,在学习推拿中是务必要掌握与应用的基本操作技能,作为一种临床常见治疗方法,其操作性非常强,而以“重理论,轻实践”为特点的传统教学模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当前的教学需求。因此,众多高等院校都在努力探索新培养方案与教学方法,寻找一种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掌握更多类手法的操作步骤、操作要领及治疗作用的教学模式,以解决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1]。笔者在推拿手法教学中运用微课教学有明显的效果,现就微课教学在推拿手法学的实践教学体会,报告如下:

1 微课教学在推拿手法学的可行性和优势

1.1 微课教学的可行性 微课教学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与一种教学模式,它具有主题鲜明、精简和交互性良好等诸多特点。1960年,美国阿依华大学附属学校率先提出这一概念,它是应对某一特定主题设计与实施的课程单元或短期课程。与传统的课程相比,微型课程用时短,内容独立、单一,并且依据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兴趣共同研发,其侧重的知识面并非广度,而是其深度,使学生对其理解更加深刻,记忆更深。因此,利用网络进行传播,尤其是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利用无线及4G网络的传播,更加使学习可以随时随地化,使学生能够依据自身条件进行移动化、网络化、碎片化学习。参照医学专业的学制长,课程多,学科体系严谨等特点,结合微课教学与传统教学,能够使医学生找到连接各专业之间特点的线,并使其清晰化,加深其掌握力。从不同方位角度阐述疾病与人之间的联系,使学习重点、难点和易错点在教学中更清晰明确[2]。推拿手法学作为培养专业医生的职业教育,对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动手能力要求均很高,微课以“微教学”“微视频”“微动画”“微讨论”为载体,学习容易化,实训操作直观化,学生亦乐于接受。通过多种移动设备、平台的使用,学生能够解除时间和地点的束缚进行学习,解除固定教学大纲与教室限制,构造以课程为中心的学习模式,使得学习方式越发灵活多变。

1.2 微课教学的优势

1.2.1 精准讲解 重点突出 微课要求在有限的时间内,不仅要将1个知识点讲清,更要讲深、讲透,因此,要求任课教师有广博的知识面,对知识点有深厚的理解,以其精准的取舍。在选取知识点后,能够做出并优化微课教学方案,更加有助于学生的理解与掌握。一段视频教授的东西是有限的,要达到这一目标,还要囊括素材选取、教学设计、课件制作、学生测试与反馈、教学结果评估等诸多方面,需要教师综合全面的思考,系统化、规范化的设计。微课时间短而有限,要求课堂语言表达言简意赅,讲解思路清晰,重点突出,主题明确,同时要求语言规范,学术用语精准,切忌方言和口头用语。依据这些要求,高校教师完成课程设计、录制,同时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与教学能力的结合。除此之外,有深度微课制作亦能够促使高校教师在科研领域的进一步探索研究。

1.2.2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推拿手法学的教学过程中,为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重中之重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一指禅推法、 法等众多基础与综合手法的练习并非一朝一日,而且其学习过程特别枯燥乏味,让人很难坚持下去,但一旦你产生了兴趣,学习将变得很有意思,这将会加深学生对手法的理解与感悟,忘却枯燥乏味,不断提升手法操作水平。微课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更能提高终身学习的能力。学生作为微课的使用者,微课是一种新发展的教育方式,其目的就是为了满足学生碎片化及个性化学习的需要。借助网络,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在微课中学习自己所需要的知识,并对相关问题有更深刻的了解,那么这将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将教学内容中的重难点制作成为微课,学生可以利用网络随时随地点播,反复观看学习,这解除了学习者以往因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而不能学习的困境。正因为微课时间短,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使其成为了一种非常好的学习资源。借助网络,微课学习者与开发者进行交流,可以及时准确地处理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同时,这也为学生离校后的继续教育以及终身学习提供了一种有效途径。

总而言之,目前有许多高校教师已经将微课教学与课堂教学相互融合,对原有的教学模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微课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而教师则从传统的教学主体转换组织引导、穿针引线、答疑解惑的地位。因此微课在手法教学中优势明显,并为推拿相关课程微课开展打下基础。以便使微课更好的服务于医学临床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2 微课在推拿手法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2.1 合理选题 突出重点难点 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微课教学虽然时间短,内容少,但是制作一节微课所需要的人力物力资源消耗很大,因此,如何选题是非常重要的内容。首先选取某一个或几个重难点,教师课堂讲授进行讲解与深层次分析。确保学生能够基本掌握推拿手法的操作以及基础理论知识。其后由带教老师进行现场操作示范,学生仿制教师操作动作,感受推拿手法的运动形态与魅力,提高学生主动学习探究的兴趣,引发学生的操作灵感;然后让学生进行分组模仿练习,部分进行手法操作,部分作为模特,部分录像观察。紧接着学生与老师一起观察手法操作者动作录像,寻找其操作要领、施力的不足与错误之处,先进行模特评价感觉,其他学生点评,然后操作者本人进行自我评价,最终教师分析总结原因,操作者吸纳有利的意见进行更正练习,直至规范。此教学方法具有重点清晰、难点突出等优点,可以满足推拿手法练习动作规范化的要求。

2.2 优化教学设计 微课设计的优劣应辨别是否具有简明扼要、表述清晰、井然有序等特点。其一般内容应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与教学时间分配等多个环节[3]。不能简单的复制原先课程,它必须要进行新的划分和编排,要有创新性,而且应该集中一个或者几个要点进行教学。由于时间有限,微课设计的开头务必要将学习者的注意力吸引起来,诱发学习者的兴趣,连接逻辑性要强,要缓滑流畅,转换跨越应尽量缩小。

教师需在短时间内将手法操作的重难点讲解透彻。笔者在经历多年教学后认为,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明确下列几项内容:(1)课堂中教学标本、教学模型如何使用;(2)为使学生更清晰的掌握操作动作与方法,应采用哪些方法进行演示以及操作手法;(3)为使学生明确学习内容,并增强其理解力与记忆力,应如何使用生动形象的言语。

2.3 模拟临床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理论与手法技能以及临床实践的结合,是推拿手法实训教学的主要目的,借此培养学生应用推拿手法处理常见疾病的能力。为此,我们学院设立了专门的场地进行临床模拟教学,提供给学生模拟接触临床场景的平台。模拟过程经由具有丰富经验的指导教师掌控,引入临床常见病及典型病例,然后进行详细治疗方案的制定,学生轮流充当患者、医生的角色。依次进行接诊问诊,规范的体格检查,实施推拿治疗手法,完全模拟现实的就诊流程、医疗环境,让学生在理论学习阶段提前感受到临床的气氛,从而产生职业的责任感和认同感,以便更加有效地减轻医学生临床初期接触患者产生的恐慌感。在校模拟学习并不能完全满足教学,更重要的是校外教学实习。故学生会被定期地安排到附属医院推拿科室进行实习,在临床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临床工作。这既使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得到提升,同时也使得实际操作能力与理论知识快速融会贯通。同样可以利用推拿疗法简便廉验、易于接受的特点,鼓励学生把自己的亲戚朋友、同学等作为练习手法的对象。

2.4 完善临床考核方法 规范考核过程 针对以往重理论、轻技能的考核模式,现采用新的考核模式,按照标准规范进行推拿操作评分。然后通过三种不同途径综合开展推拿手法实践技能的考核。目测法:是评价者通过视觉观察学生手法操作时“手形”动作轨迹,施力方向及柔和度等操作环节,评价其技能操作水平的一种考核方法,属于传统推拿手法评价方法。体测法:以评价者本身作为施术对象,切身感受操作者手法操作,评价操作者手法力度、均衡度及渗透性的一种考评方法。机测法:使学生在推拿手法测定仪上操作,根据仪器显示的数据参数与教师操作出来的参数比较,来评价操作者推拿手法操作水平的一种考核方法。并且规范了实践技能考核过程:要求教师一对一地对学生进行考核,以确保其质量。这些实践技能考核方法有效激发了学生积极的实践,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水平及学习效果得到显著的提升。经过多方面、多层次的考核,提高学生推拿手法的规范性、准确性以及在临床中的应用能力,以培养学生的临床应用能力,提高学生技能操作水准,弥补缺陷。

3 结语

随着信息技术在各个行业的广泛普及,网络信息教育也在大趋势下催生。微课具有“主题突出、内容精简、交互性好、应用面广”等众多优点,作为一种新的教育信息资源,其已经得到教育界人士的广泛认同,微课概念在教育领域迅速散播,相关实践与应用亦快速开展,并由此拉开了在全国各地各级各类微课大赛的序幕。微课已成为我国当前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的研究热点和重点。推拿手法学是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宝藏,其不仅是一门古老,更是一门新型的学科。其作为桥梁连接了推拿临床和推拿基础,使其相互融合。因此,推拿手法实训对能否培养合格的推拿医师是不可缺少的。本着多动手,勤训练的原则,强化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笔者通过开展微课教学使学生更容易掌握相关知识,能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对新知识的探索,如通过观看微课视频,可加深对手法操作的理解,更容易体验重点难点以及易错点。使学生能够快速成长到“一旦临证,机触于外,巧生于内,手随心转,法从手出”的推拿境界。

猜你喜欢
手法考核微课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导入微课
层递手法
缓解后背疼的按摩手法
内部考核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七步洗手法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