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精神病管理患者中医养生康复的应用思路※

2019-01-29 16:24邓秀花张笑兴曾令文郭少芬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9年12期
关键词:八段锦功法耳穴

邓秀花 张笑兴 曾令文 郭少芬

(广州市天河区林和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慢病科,广东 广州 510620)

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人们的心理压力比较大,精神疾病发病率不断升高,其带来的危害现已居所有疾病中的第二位[1],给个人、家庭以及社会均造成极大的不良影响[2]。过去那种把好转的病人放在家里、把严重的精神病人送进专科医院或社会福利院的管理方式已不能满足广大患者及家属的需求。精神疾病作为一种慢性疾病需要长期服药、管理和康复,通过社区卫生保健专业管理和技术处理能力可让精神病患者在社区进行可持续康复。传统中医在防治抑郁及精神疾病方面累积了丰富的经验,并有其“简便验廉”独特的优势,将中医传统养生保健方法融入精神病患者康复技术,使社区许多贫困患者得到免费治疗,病人不出社区就能得到很好的服务和管理,能更好的提高精神病患者康复疗效,提高社区精神病管理效果。

1 中医学对本病的认识

中医没有精神病专属病名,但与中医“抑郁症”“郁证”“癫证”“狂证”“脏躁”“梅核气”等病症临床症状相似,属情志范畴。《外台秘要》中详细记载了类似“抑郁症”的病因、症状等,认为情绪低落、注意力不集中、失眠、健忘等是常见症状,多因气机不畅,情志不舒有关。《三因极—病证方论》提出了七情致病的重要因素,《古今医统大全》中提到“誉为七情不疏,遂成郁结,既郁之久,亦病多端”,《灵枢》中也有“愁忧者,气闭塞而不行”的记载,因此中医学认为“抑郁症”与七情等其他病理因素相关。

2 现代医学对本病的认识

现代医学认为本病指严重的心理障碍,患者的认识、情感、意志、动作行为等心理活动均可出现持久的明显的异常;不能正常的学习、工作、生活、动作行为难以被一般人理解;在病态心理的支配下,有自杀或攻击、伤害他人的动作行为,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与家庭幸福[3]。

3 具体实施技术与思路

3.1 社区精神病管理实施路径 按照《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3版(CCMD-3)》诊断标准,符合社区重性精神病管理中的六类精神病,包括精神分裂症、偏执性精神病、双相(情感)障碍、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精神发育迟滞、分裂情感性障碍。将辖区纳入精神病管理的患者进行全面建档并实行常规管理、包括评估调查、定期检测、用药指导、电话回访等。此外,加强中医康复治疗,首先与辖区工疗站联合,制定社区精神病管理中医养生康复工作方案,定期派驻专业中医师或康复师下工疗站讲座并指导八段锦功法锻炼,根据精神病患者的理解能力与适应性等情况,分三轮深入学习八段锦功法,第一轮主要教授各个动作的分解练习,以单个动作和分段练习为主,强化技术要领,每周2次,共4周8节课,1个月完成;第二轮开始将呼吸调息方法加入到动作之中,进行整套动作的练习,医生每周下工疗站领操督导2次,注重加强精神病管理患者动作练习的连贯性和稳定性,适时调整患者的姿势与不足之处,一个月完成;从第三个月开始指导工疗站工作人员每天按时播放音乐,组织患者练习整套工作,医生继续每周下工疗站领操督导2次,与患者一起锻炼,加强患者八段锦锻炼的熟练度与依从性。其次,由专业中医师为患者切脉诊断证型,为患者贴耳穴治疗调理、指导膳食调养及给予音乐养生情绪调治、同时与患者面对面进行健康教育、耐心解答患者及其家属的疑难问题、定期上门访视或电话随访等,积极将中医康复技术融于精神病管理服务各环节中,有效提高管理效果。

3.2 中医传统康复技术具体应用

3.2.1 音乐疗法处方 为精神病患者制作养生音乐MP3套餐,以古典乐曲、民族音乐和轻音乐为主,以解除其急躁情绪和不愉快的心理,如改善睡眠选用《高山流水》《月儿高》《感觉完美》;清心除烦选用《云水禅心》《至高心曲》《澄净心曲》;解除忧郁可选用《喜洋洋》《春风得意》;振奋精神可用《步步高》;除烦镇静选择《善缘曲》《风清云淡》等;或按个人的喜好选择进行有效的情志管理。要求每天播放2次:午时(中午11~13时)心经开经时段、戌时(晚上19~21时)心包经开经时段,实行音乐疗法配合时间养生效果更佳。

3.2.2 八段锦养生功法锻炼处方 选用国医大师邓铁涛编制的八段锦养生功法,共八段招式:分别是两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调理脾胃臂单举、五劳七伤往后瞧、摇头摆尾去心火、两手攀足固肾腰、攒拳怒目增气力、背后七颠百病消。患者锻炼时要做到动静结合、松紧相宜,各神经肌肉、关节器官等都要全面放松,各动作间的衔接过程中要适当用力,已达到疏通经络、滑利关节、平衡阴阳之功,从而调节情志,提高精神意识,增强体质,促进心身康复的作用。处方要求每天做1~2次,每次30 min,平均每周3~5次,运动强度以微微出汗为宜,肌肉稍微酸痛,稍有疲劳感,但感到舒服愉快、情绪平缓,运动后食欲和睡眠良好,次日精力尚佳、焦虑感、疲劳感减退,有继续锻炼的欲望为最佳锻炼效果。

3.2.3 耳穴贴压疗法 (1)取穴:神门、肾上腺、皮质下、枕。(2)操作:用医用酒精棉球对患者的外耳廓进行酒精消毒,用镊子夹取华佗磁疗贴1贴,确定穴位的位置,稍稍用力将其按压在穴位上。每次均需要按压穴位直到耳廓发热或有酸、胀、麻感为止,每次依据患者个人接受程度进行数分钟按压。医务人员需要指导患者家属每日按摩3次,每次按压次数在50~100次。(3)疗程:每周耳穴贴压2次(左右耳交替各1次),10次为1个疗程。

3.2.4 精神病患者家属居家护理健康教育 (1)情绪调养:包容患者,理解患者,开导患者,减轻其思想负担;让患者调节情志,避免激动,指引患者建立康复的信心。(2)指导起居调养:清淡饮食,保持大便通畅,注意休息,充足睡眠。(4)居家护理:指导与督促患者按运动处方坚持八段锦锻炼,帮助其按压耳穴,每天3次,每次每穴按压3~5 min,以患者承受力度为宜。注意患者耳部清洁,如贴耳穴处有皮肤破损,要及时就医。

4 讨论

由古至今,中医对抑郁症的自然疗法独特,疗效颇佳,《黄帝内经》首次提出了音乐疗法能使患者紧张心理得以松弛并恢复平静,情绪得到改善,而达到减轻或缓解抑郁的目的;现代研究表明导引养生功法八段锦属中小强度有氧运动,动作简单易学、健身效果显著,具有舒缓心理压力、提升自我效能、提高专注力及稳定情绪等作用[4],大多临床实践报道,耳穴贴压作为传统中医绿色疗法,不仅经济价廉,操作简便,对抑郁症失眠疗效确定[5],基于社区中医健康教育,可运用长期有效的健教模式对患者实施情绪养生疗法[6],有效疏导精神病患者及其家属的不良情绪,促使家人对患者的理解与关怀照顾,增进家庭感情,有利于精神病患者的早日康复。

传统的社区精神病管理方法是进行常规健康教育、疾病监测、用药指导、提供心理咨询、职业技能训练等,还未达到新时代社区综合服务、中医进社区、全民健身的实际需求。提出中医特色疗法在社区精神病管理的应用思路,通过社区卫生专业医生(中医师、公卫医师、全科医师、全科康复医师、药师、护士等)团队式协助管理和综合技术处理,针对患者的特殊情况,将中医音乐养生疗法、导引功法、耳穴贴压、健康教育相结合融入精神病患者康复技术项目,帮助患者建立正确的精神意识与生活方式,提高其生活质量,让精神病患者在社区康复后早日融入社会,进一步得到家庭和社会的认同,实现其生存价值;此外,患者及其家属与社区医生有着良好的互动,实现着社区人文关怀、平安和谐社会的发展,这有着十分重要的社会价值与现实意义。目前,国内尚缺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将中医传统技术融入精神病管理方案中,在社区探索并开展中医特色的精神病管理与康复技术,能够更好地填补社区精神病障碍重点人群管理在中医药保健服务方面的空缺,可为社区卫生服务的开展与应用提供新思路。

猜你喜欢
八段锦功法耳穴
我国中医传统功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研究现状及热点
八段锦源流考辩*
1990年以来我国八段锦研究的进展、热点与前沿
针灸联合耳尖放血、耳穴压丸治疗失眠的疗效观察
耳穴埋豆+腹部拔罐对前列腺增生术后患者排便自觉通畅率的影响
传统养生功法,助你改善睡眠
八段锦功法对艾滋病携带者的戒毒人员情志影响的初步观察
基于层次分析理论的健身气功·八段锦合作学习形成性评价研究
健身气功·八段锦教学口令
越鞠十味丸联合耳穴压贴治疗代谢综合征17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