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选读课程多维考核评价模式改革研究※

2019-01-29 16:24胡亚男聂金娜王利锋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9年12期
关键词:内经实验班案例

胡亚男 苏 颖 聂金娜 王利锋 李 萍

(长春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吉林 长春 130117)

内经选读课程是中医学四大经典课程之一,是中医基础理论的提高课,其教学内容既包括中医基础理论又包括临床应用。长春中医药大学内经选读课程2006年、2016年相继被国家教育部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和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多年来,为了使课程建设可持续发展,课程组在教学中实施了多元化教学法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1]。考核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如何在考核的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既扎实中医理论,又能将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从而达到提高临床疗效的目的。以此为目标,课程组教师根据中医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要求,结合中医学专业小班化的教学优势,以改变传统的内经选读课程以期末考试为主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考核模式为切入点,通过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口试、应用考核等多种考核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通过多维的考核方式给学生独立思考展现自我的机会,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能力,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的目的。

1 内经选读课程多维考核评价模式研究内容

(1)建立多维考核评价方式模式,通过在2014、2015级2个年级的中医学专业分别选定一个实验班和一个对照班实施内经选读课程多维考核评价模式和传统考核评价模式;(2)在学期初告知学生本学期本课程的考核要求,通过每个环节的考核,反馈学生学习效果;(3)通过期末统一命题,将实验班与对照班考核结果进行对比分析;(4)分析多维考核评价模式对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影响,进一步完善多维考核评价模式体系。

2 内经选读课程多维考核评价模式实施过程及结果

2.1 期中考核 期中考核实验班与对照班均以理论考核为主,命题为非标准化试题,包括名词解释、默写原文、简答题和论述题。考核形式为闭卷考试。实验班与对照班考核方法相同。考核成绩比较两班无明显差异。

2.2 应用考核 应用考核在期中考试后,只在实验班实施,其目的是通过实施多种考核方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包括PBL教学、网络平台学习、案例讨论等考核。

2.2.1 PBL教学考核PBL教学法是以问题式为中心的学习方法,在内经选读课程教学中应用已经有10余年,此法非常适合医学教育[2]。首先,课前针对实验班学生特点,详细制定《教师指南》,指南包括课程背景知识介绍、总体教学目标、对学生的要求、对指导教师的要求、讨论案例、评价体系及最后评价与考评方式等。随着案例讨论的进行,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修订案例内容,使讨论的案例更加科学合理,引导学生开展讨论。此外,课程组教师对学生进行PBL教学指导。针对PBL课程的教学特点对学生进行PBL培训,主要通过课堂培训、上网查询及查阅文献的方式让学生知道什么是PBL、PBL在国内外应用的进展、开展PBL课程的意义及PBL课程的评价体系等。与此同时,指导学生如何利用CNKI等查阅文献资料。PBL教学具体实施过程中通过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小组自评、教师评价等评价方式对每个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2.2.2 网络平台学习考核 网络平台学习任务是在教育部中国大学开放课程爱课程网的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内经选读完成的。教师指定网络学习内容如《素问·太阴阳明论》并提出相关问题在爱课程网络课程空间,在规定时间内,学生进入网络课程结合共享课程资源进行自主学习,首先要进入网络课程学习,通过学习运用已经学过的基本理论并借助互联网查阅相关资料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教师给予评定。

2.2.3 案例讨论考核 案例讨论,课程组教师选择典型案例,如针对《素问·至真要大论》病机十九条、《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治则治法的医案。通过对案例进行问题设置,从而引发学生的思考,围绕问题学生们开展案例讨论,以培养学生运用《内经》理论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案例讨论课根据情况在实验班进行2次,案例讨论课前将实验班学生随机分为5个小组。第一次案例讨论课课前,教师不做任何引导,发放案例后小组内先进行讨论,然后每组推荐1名同学代表发言,各组同学针对代表同学发言情况再进行讨论。学生按讨论报告要求自己做医案分析,写出诊断、证型、反映《内经》的医理及辨证依据、治法和方药。第一次讨论报告收回后,根据讨论及报告情况,教师根据讨论课和报告反映的问题加以总结,给学生们解析如何运用《内经》中的基本理论来分析医案、解决具体问题。第二次案例讨论课,发放案例后小组内先进行讨论,讨论内容包括诊断、证型、反映《内经》的医理及辨证依据、治法和方药。小组讨论结束后每组推荐1名同学代表发言,各组同学针对代表同学发言情况再进行讨论。讨论过程中学生们各抒己见,讨论气氛热烈,讨论后自行完成讨论报告后上交,教师根据讨论报告给予评定。

2.3 口试考核 口试不仅提高学生背诵的能力,而且通过背诵也使学生中医经典理论功底更加深厚。在多年口试的基础上,课程组教师对口试内容及原则进行了进一步明确。课堂教学中的一级原文在学期末采用口试方式考核。口试要求:第一,让学生抽背诵卡片题签,从1~30号题签中任意抽取一张,每张题签上有3段原文,学生预先准备2 min,然后任意选择其中的2段原文进行背诵,在5 min内背完,每一段原文为5分,共计10分。第二,背诵要求内容完整,语音洪亮,吐字清楚,不重复原文。如背诵与原文不符,错一处扣0.1分,落一句扣0.5分。第三,入场前与口试相关的材料及书籍放在指定位置,不得带入考场。考核结果实验班平均成绩优于对照班。

2.4 期末考试 实验班与对照班同时进行期末测试考核,测试题目为笔试。期末测试实行考教分离,试卷命题由外校命题,试题内容基本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着重考察了学生对《内经》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及运用情况。两班测试结果:总体趋势:实验班平均成绩和及格率均高于对照班,2个班级在最高分及90分以上人数中,实验班也显示了优于对照班的好成绩。简答题和论述题是检验学生利用中医基本理论分析问题的最佳方法,从答题情况来看,实验班平均成绩优于对照班。

3 内经选读课程多维考核评价模式实施意义

经《内经选读》课程多维考核评价模式研究与实践,我们初步建立了《内经选读》课程多维考核评价模式体系,即包括期中考试(占10%)、口试(占10%)、期末考试(占70%)及应用考核(包括PBL教学、案例讨论、网络教学等)(占10%)。通过PBL教学、案例讨论、网络平台学习等教学考核活动,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可以多方面展现自我能力、素质的平台,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独立思考问题能力、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思维创新能力,使学生亲身体会角色的转变,培养职业素养,扎实了中医基本理论,提高了运用经典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内经选读课程多维考核评价模式的特色

4.1 转变了教学理念 内经选读课程实施多维考核评价模式的过程中,始终贯穿着“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双主”教学理念,使各种教学方法在考核过程中充分发挥各自的特点,并且实现了优势的互补,使学生在扎实基本理论的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

4.2 改革了教学模式 内经选读课程多维考核评价模式的实施,打破了传统教学中以教师讲授为主模式的局限,实际上是对内经选读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通过课程多维考核模式,丰富了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运用,调动了学生学习经典的热情和兴趣,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4.3 完善了课程考核评价模式体系 内经选读课程实施多维考核评价模式,取代了原有的终结性考核模式,完善了课程的考核评价体系。各环节分别设计不同的考核评价标准及分值,在多维考核模式的评价过程中,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发挥,根据学生的学习行为及表现,综合评价其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更加重视对教学过程的管理。

5 内经选读课程多维考核评价模式应用效果

内经选读课程多维考核模式的运用,充分调动了学生们学习中医经典的积极性。在课程组教师的指导下,授课班级学生每天课前进行《黄帝内经》原文背诵比赛评选当日“背诵之星”,在近两年校“轩岐杯”《黄帝内经》原文背诵大赛中涌现出很多优秀选手,并在2017年“全国《黄帝内经》知识大赛”中荣获一等奖的好成绩。课后学生们充分利用教育部中国大学爱课程网的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内经选读》网络教学平台进行学习,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在网络教学平台中得到了及时的解决,近两年参与网络学习人数已经增加了2000余人。在PBL学习活动中,学生们学会了正确查阅文献的方法,学会了遇到问题如何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在案例讨论课上学生们学会了如何将经典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在PBL教学、案例讨论教学活动结束后学生们自发地组织中医经典学习小组,针对经典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查阅资料,并将积累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积极申报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等。在形式多样的学习中医、传承中医的活动中,学生们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综上所述,考核的目的是促进知识的进一步学习,以培养高素质的中医人才[3]。内经选读课程通过创新考核模式,摒弃了传统单一的考核方法,完善了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多维考核评价模式的运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猜你喜欢
内经实验班案例
山西农大乡村振兴“双创”实验班开班
《内经》“脾(胃)-脑”神识系统的理论滥觞及内涵延伸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实验班以情促教教学策略谈
高校大类招生模式按实验班/基地班招生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卓越司法人才培养实验班的小样本考察(2014-2017)——以安徽师范大学法学院13级实验班为样本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
《内经》之“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新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