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院校研究生医用分子生物学课程建设探索※

2019-01-29 16:24邓华亮朱庆均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9年12期
关键词:分子生物学医用中医药

邓华亮 朱庆均 李 媛 张 丹*

(1 山东中医药大学发展规划处,山东 济南 250355;2 山东中医药大学实验中心,山东 济南 250355)

目前在多数中医院校医用分子生物学已成为中医学、中西医结合基础和临床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和部分专业的选修课。建立符合中医院校人才培养的研究生课程体系,推动医用分子生物学在中医药研究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课程结构与内容设置、主要教学方法与手段、课程评价、存在的不足与建设规划等几个方面,总结我们所做的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为中医院校研究生医用分子生物学课程体系改革提供参考。

1 研究生医用分子生物学课程的培养目标和定位

分子生物学是生命科学的带头学科,其理论与技术已在医学中广泛应用于科学实验、临床疾病的发生与发展、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药物的作用机理与新药的研发等研究领域。医用分子生物学是分子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从分子水平研究人体在正常和疾病状态下生命活动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它主要研究人体生物大分子和大分子体系的结构、功能、相互作用及其同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医用分子生物学涵盖了医学各专业学生必须学习的分子生物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术,为了解各学科领域的研究进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不仅是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还要着重培养独立从事科研工作和组织科研活动的能力。加强中医药研究型人才的培养,结合我校实际,1996年在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中增设《医用分子生物学》,主要内容介绍分子生物学基本原理、基本技术及在医学中的应用。学生选课积极踊跃,授课效果非常好。2004年,在此基础上我们又为博士研究生开设了高级分子生物学技术,突出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中医药研究中的进展和应用,并在教学中引入了研究型教学的模式,促进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利用分子生物学理论和方法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1-3]。本课程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和连贯性,旨在使学生能较全面掌握分子生物学理论,树立从分子水平分析和理解生命现象、探讨疾病发生发展本质的理念,进而有助于确定科学合理的诊疗方案;通过了解分子生物学理论和研究手段在医学前沿领域的应用,提高科学素养,培养科研思维。掌握医用分子生物学的理论和实验技术,拓展对其他分子生物学专著和科学论文的自学和阅读能力,可为后期学习以及科研工作特别是从事中医药研究的培养和衔接打下基础。

2 研究生医用分子生物学课程结构与内容

该课程主要围绕研究生教学培养目标和设计理念以及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确立了知识构成与能力构成以及讲述内容与自修内容比例。

2.1 知识构成与能力构成的比例 知识构成遵循(1)层次性原则,内容由低到高,在知识的纵向联系中,划分基础层次、中间层次和最高层次;(2)根据培养目标的比例原则;(3)依据医用分子生物学科发展迅速的特点的知识结构的动态性原则。能力构成主要是根据研究生阶段的培养要求注重理解能力、分析能力、综合能力、创新能力。在课程结构中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比例为1∶1。

2.2 讲述内容与自修内容的比例 考虑到教学对象在本科阶段已经对医用分子生物学相关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知,所以医用分子生物学在研究生阶段增加了自修内容的比例,同时结合中医院校学生的知识结构特点(如有一部分学生是以文科生考取中医院校),学以致用,选取经典文献研读,学习分子生物学理论和技术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具体应用。讲述内容与自修内容比例为7∶3。

2.3 课程内容 医用分子生物学课程总60学时,其中理论课30学时,实验课30学时。理论课分为三大模块:(1)医学分子生物学基本原理,包括绪论、核酸和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基因表达与调控、细胞通讯和信号转导、细胞周期及调控、细胞凋亡及调控等章节;(2)医学分子生物学基本技术,主要包括基因结构与基因表达的基本策略、基因工程、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方法和进展等章节;(3)疾病的分子诊断、预防和治疗。主要包括疾病(衰老和肿瘤)产生的分子基础,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原理和进展等章节。实验课分为二大模块:(1)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和基本知识介绍,主要包括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安全常识,化学试剂、微生物、放射性物质、紫外线辐射以及废弃物处理;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基本设备使用及维护;(2)分子生物学基本技术,主要开设围绕基因表达的分析设计相关的实验系列,如RNA提取→RT-PCR→Western印迹,其中涵盖了如核酸提取、浓度和纯度测定、逆转录、基因扩增、蛋白的抽提、蛋白测定、琼脂糖电泳、聚丙烯酰胺电泳、印迹转移、杂交、蛋白标记以及标记物检测分析等实验。

2.4 课程拟解决的问题 通过课程的学习进一步夯实研究生分子生物学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及规范基本操作技能。通过构建合理的知识构成和能力构成比例,注重课程的研究性、独立性、综合性和实用性,培养学生基本技能、科研作风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很顺利的应用到接下来的科研工作中,培养创新思维,为将来从事中医药科研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3 研究生医用分子生物学课程所用教学方法与手段

3.1 主要教学方法与信息化教学手段的运用 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结合讨论法、演示法和探究法,并结合多媒体等信息化教学手段。采用现代教学技术,灵活、恰当地利用多媒体课件、录像、动画使教学内容形象直观,克服分子生物学内容深奥难懂,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本课程教学全部采用多媒体的教学方法,并结合利用彩图、流程图、示意图、FLASH动画等方式,扩展教学的信息量,加强教学效果。

3.2 体现课程特点与教学风格的教学方法创新与探索 医用分子生物学作为一门发展非常快速的学科,新理论、新技术、新成果层出不穷,教学中不仅需要将新的知识以灵活多样的形式贯串于教学中,还要注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以及在中医院校本科教育阶段医用分子生物学课程课时少,基础相对薄弱的特点,我们运用抛锚式教学模式进行研究生分子生物学教学,开展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4]。(1)改变以往重教育技术而轻视教学理论的教育指导思想,减少多媒体教学课件的格式化和程序化限制,增加师生互动的双向配合;(2)以抛锚式教学模式为基础,指导研究生分子生物学教学。突出“以学生为中心”,改变教学观念,指导教学设计。通过“交互式”“提问式”等教学方法的结合,开展“实例式教学”,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我们除了进行课堂讨论,还要求学生结合专业利用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设计综合性、探索性的实验,并作为考核的内容之一;(3)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进行科研项目引导下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积极开展第二课堂,组织兴趣小组。我们将兴趣小组分成3~5人一小组,教师按照科研项目书的要求设定子课题,组织学生写出设计方案和实施方案,方案通过后,在老师的指导下,由兴趣小组来实施。学生通过这种实战式的演练,巩固课程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研究生医用分子生物学课程的教学评价

目前全国中医药大学都为研究生开设医用分子生物学课程,较之综合性大学医学分子生物学授课内容覆盖面大而全不同,中医院校根据自身学校专业开设的情况,在授课内容各有其侧重点。我们经过多年的实践和不断完善,注重科教结合,在教材建设、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方法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多次在全国中医院校生化与分子生物学年会上做介绍[2-3],并得到与会代表的认可,其中一些院校也借鉴了我们的经验,充实到本校的医学分子生物学教学中。因为在研究生教学中成绩突出,医用分子生物学主讲教师连续获得校级研究生教学优秀奖。2016年成功申报山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和山东中医药大学研究生教育优质课程研究立项。

5 研究生医用分子生物学课程目前存在的不足与建设规划

5.1 课程目前存在的不足 尽管我校医用分子生物学教学在研究生教育中逐渐形成了体系和特色,并得到了学生和导师的认可,但是目前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主要体现为:(1)由于中医院校培养设置和生源要求不同于综合性大学,近年来我们发现在每年的上课学生中都有本科学习阶段没有上过分子生物学相关课程的同学,尤其是其中有部分文科生,上课学生分子生物学基础参差不齐,极大地限制了课程同步性[5-6];(2)对于本课程的教学和教改研究还需要投入精力深入研究,以建立适合中医院校创新人才培养和符合医用分子生物学学科特点的教学体系,需要适时适当开展医用分子生物学双语教学以适应学科发展的需求;(3)进一步加强网络教学资源的利用,增加教学互动性,拓展学习空间。

5.2 课程建设规划 针对于目前课程存在的不足,下一步我们将加强师资结构建设,加大任课教师的培训力度,尝试全面开展研究生医用分子生物学的双语教学。深入开展教学研究,建立和完善适合中医院校创新人才培养和符合医用分子生物学学科特点的教学体系。具体做法:(1)整合现有教师资源并吸引年轻教师加入医用分子生物学教学团队。加强学习和培训,开展研究生医用分子生物学的双语教学;(2)继续改进讲课内容,修改和修订多媒体课件,精炼基础,紧密结合前沿热点,突出学科特色。增加医用分子生物学前沿知识的介绍和科研思路的分析引导,结合中医药研究,改革实验教学方法,增加开放式实验教学比例。改革考试方式,注重能力培养,提高课堂讨论成绩比例;(3)加强教材建设,加大现代教育技术的吸收和利用,开发适合中医药院校研究生使用的医用分子生物学理论和实验双语教学教材和网络资源平台;(4)因材施教,满足不同专业和知识水平的同学学习,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比例,突破常规教学惯例,将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基础理论和实验教学看做一个整体的三个阶段构建动态立体教学网络模式,运用于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的教学中[7]。针对不同阶段学生建立从基础验证型-综合设计型-研究创新型的教学体系,通过多层次、多思路、多途径的立体整合,积极探索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提升创新能力,为进一步推动医用分子生物学理论和技术在中医药研究领域的普及与运用,加速中医药研究的发展和创新型后备人才培养提供新思路。

猜你喜欢
分子生物学医用中医药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2022年活动计划表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实施五周年
《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这十年》
湖南师范大学植物发育与分子生物学研究室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75%医用酒精
75%医用酒精
关于医学院校医用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医用酒精如何配制
中医药立法:不是“管”而是“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