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的中药学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

2019-01-29 16:24王慧敏史圣华任常胜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9年12期
关键词:蓝墨云中药学教学活动

王慧敏 史圣华 金 星 陈 健 任常胜

(内蒙古医科大学中医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110)

中药学在中医学学科群中,是一门介于基础与临床的桥梁性基础课,在中医基础学科与中医临床学科的教学之间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为适应新形势下的教学要求,在充分认识课堂教学规律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教学改革,进一步探索更高效的教学模式,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对提升中药学教学效果是尤为重要的。

基于“互联网+”的混合式教学是近年来应用较为广泛的新型教学改革模式之一[1-2]。其重点在于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包括“线上”的自主学习和“线下”包括课堂教学在内的多种教学手段,并以手机App及网络在线教学平台等多媒体介质为辅助,建立高效灵活性教学模式。混合式教学将传统教师课堂教学的直接优势性与信息网络技术背景下线上学生自学的便捷性进行有机结合,为探索中药学教学改革提供了一条可行之路。本文将就混合式教学在中药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1 中药学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影响中药学课堂讲授及学生学习热情的主要问题包括教材内容继承理论性过强、记忆药物数量多、定义抽象、内容过于条文化、教学手段单一等[3-4]。中药学教学知识点相对于其他中医学专业课程较多,且多为记忆型的知识点。受课时数量所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没有足够的时间使用翻转课堂、课堂小组讨论等新型的教学方式,目前仍以传统“满堂灌”式的教学为主,且对药物讲解的广度和深度往往难以兼顾。这势必会造成课堂气氛死板,学生在听课过程中昏昏欲睡,学生学习方式以“死记硬背”和“考前突击”为主。学生学习积极性难以调动,过多的机械记忆反而更容易滋长厌学情绪。其次,单纯依靠期末考试分数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评价过于片面,无法真实全面的反应学生的学习情况。

2 中药学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初探

基于上述问题,我们以内蒙古医科大学中医学院2017级各专业[中医学专业、中医学专业(卓越医生)、中医学专业(定向)、针灸推拿学专业,共290人]为试点班级,初步进行了基于“互联网+”的中药学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以期为中药学的教学改革提供有益参考。

2.1 在线教学模式的选择 本次中药学教学改革选择课堂讲授、翻转课堂与在线教学平台相结合的“三位一体”模式进行教学。在线教学平台主要选择雨课堂及蓝墨云班课手机App辅助实施教学。

2.2 混合式教学的组织实施 教学过程仍以课堂讲授为主,在课上课下穿插利用教学平台辅助教学。教师于开课前,分别使用雨课堂及蓝墨云班课客户端创建相应班级,教学中根据各教学班的实际学情组织相应教学活动。学期末,采用匿名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学生对教学改革的意见。

2.2.1 雨课堂 雨课堂主要用于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及课中PPT放映的辅助。教师在每节课前一天,通过雨课堂微信平台向学生推送预习课件,并适当安排预习习题。学生在观看预习课件时遇到不懂的或者易混淆的知识点通过点击“收藏”或“不懂”按钮随时标记。教师根据学生的标记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教学重点,对多数学生标记“不懂”的知识点,在课堂教学中应进行重点讲解。这有利于教师在课前充分了解学情,做到因材施教。

课中,采用雨课堂放映课件,将教学PPT同步到学生手机终端,此过程中学生同样可以通过雨课堂“不懂”按钮或匿名弹幕第一时间向教师反馈课堂掌握情况。对标记“不懂”的知识点,教师反复讲解,避免了课堂遗留问题的产生。另一方面,利用雨课堂将习题植入PPT,教师在完成单味重点中药或某一类相似中药讲授时安排当堂练习,学生通过手机终端完成习题,便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对相应知识的课堂掌握情况。此外,每节课结束后,系统给出的课后小结也可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听课情况,对于不懂内容较多的学生,教师通过微信进行课后一对一辅导。

可见,雨课堂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本次教学改革的调查问卷显示有超过90%的学生认为雨课堂对课堂学习有所助益。雨课堂的使用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在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同时也对教师专业素养及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2.2 蓝墨云班课 蓝墨云班课手机App实现了将手机由娱乐设备向学习工具的转变。在本次教学改革中,发放课前预习资料、组织课堂提问与小组讨论、统计出勤率、布置课后作业、进行阶段性小测验等教学活动,都是通过该App实现的。

课前,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准备如中药小故事、典型医案、中药现代药理研究、有关中药的新闻报道等资料以文档、图片或网页链接的形式推送到App相应的班课中。教师通过App随时发送消息督促学生按时完成线上预习。充分有效的线上课前预习,有利于拓展学生在中药学领域的知识面,也可节约相关内容的课堂教学时间,为深入讲解教学重点与难点提供时间保障。

课堂教学中,利用该App进行一键签到、手势签到等个性化的点名方式,完全避免了常规签到容易出现的代签、用时长、难统计等弊端,在保证出勤率的同时也提高了趣味性,对课堂气氛也可起到一定的活跃作用。每节课在授课前进行复习提问,可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但传统按学号顺序提问,极易出现“轮到谁回答,谁复习”的现象,这就背离了复习提问的初衷。在蓝墨云班课中,选择随机提问方式即可调动全班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在本次教学改革活动中我们发现,按随机方式组织复习提问,学生在上课前和课间休息期间谈论的话题均是与中药学有关的内容,学生之间也会自发的组织互相提问的活动,相较于以往,班级学习气氛有明显改善。此外,也可利用蓝墨云班课定期组织课堂讨论或翻转课堂活动。教师提前准备适合讨论的话题并推送到班课,如“麻黄性温,何以治肺热壅盛之咳喘”,“如何理解香附是气病之总司,女科之主帅”等问题,也可在完成相似药物讲授后组织药物对比内容的小组讨论。学生在讨论后形成文字或图片上传至班课;也可形成口头报告,在课堂中组织讲解甚至小组间辩论;活动结束后教师根据学生表现给出评分,也可以选择小组互评的方式由学生自主评价。小组讨论活动的优势在于,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二次加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另一方面,小组互评的方式也对引导学生正确客观的对他人进行评价起到积极作用。

课后使用App布置作业、安排阶段性测验。教师布置作业的形式和学生提交作业的方式是多样化的,可以是文字、图片、音频甚至视频。在结束2~3章教学内容之后组织测验,题量控制在50~100题为宜,考试时间一般在40 min左右。考试结束后,教师根据系统给出的统计分析报告,有针对性的进行总结课程,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理解。学生也可通过查阅分析报告,直观的了解自身的学习情况,便于及时调整学习重点并制定合理的学习方案。

2.2.4 课程考核 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中药学教学,应该打破传统仅依靠期末考试卷面成绩评价学生学习成效的单一粗放型评价方式。可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综合评价学生学习成效,平时成绩可占期末总成绩的30%左右。在蓝墨云班课中,学生参加任何一项活动都可以获得相应的经验值,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对不同活动进行计分权重的设置,以便客观、公正地给出学生平时成绩。

3 总结与展望

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及学期末的调查问卷结果,我们认为进行中药学的混合式教学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3.1 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合理组织教学活动 进行混合式教学,在课堂上更强调学生的参与度,弱化教师讲授的过程。表面上看,减少了教师在课堂的工作量。但实际上,组织一堂高效的混合式教学中药学课,对教师设计课程的要求更高,备课工作量也更大。其内容包括选择合适预习材料、高度精炼讲授内容、适当的习题与讨论话题的准备、课堂节奏的精准把控、多媒体的熟练使用、对教学突发状况的及时处理等。调查问卷结果显示,更多的学生认为中药小故事与相似药物的归类对比对学习更有帮助,今后可加强上述两方面相关的教学活动设计。高质量的混合式教学,要求教师具备更高的理论及临床专业素养,同时也应具备持之以恒的教学信念。否则极易出现教学活动随教学进度递减的“虎头蛇尾”的现象,进而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2 采用多元化辅助手段 完善在线教学平台功能 选择合适的在线教学平台,是顺利进行混合式教学的重要保证。利用多平台组织教学,集合各平台的优势功能,不断丰富教学形式,有利于持续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教学平台的开发者也应定期对平台功能进行完善与更新。雨课堂和蓝墨云班课是目前较为完善且使用较为广泛的线上平台。在使用中,我们也发现一些不足:如雨课堂所支持的教学活动相对较少;蓝墨云班课题库支持题型单一,仅支持选择题等。蓝墨云班课所支持的问卷调查只有选择题形式,若安排开放性的问卷调查,应结合App中“头脑风暴”活动进行,或选用如“问卷星”等专业性更强的App完成。

3.3 完善教学软件和硬件设施 基于“互联网+”的中药学混合式教学的顺利进行,有赖于教学软件、硬件的配置与维护。包括提供稳定校园网络、配置性能优良多媒体设备、建立标准化病案库、建立高清晰度的中药材及药饮片资料库和高质量的中药标本库等。

随着高速发展的科学技术向教育领域的不断渗透,给传统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次教学改革调查问卷结果显示,80%以上的学生认为混合式教学可以激发其对中药学的学习热情,愿意配合教师并积极自愿参与各种教学活动。可见,借助多元化的教学辅助工具,建立基于“互联网+”的中药学混合式教学模式,在突破传统枯燥冗繁的“满堂灌”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实现了将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大幅度的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同时也为高校中药学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猜你喜欢
蓝墨云中药学教学活动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关于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游戏化的思考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临床中药学学科简介
临床中药学学科简介
桂枝汤煎服法对临床中药学实践的启示
基于“蓝墨云班课”的过程性评价对终结性评价影响的实证研究——以“基础会计”课程为例
云教学,让“教”更智慧
蓝墨云班课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