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云平台的高职院校教学运行管理模式研究

2019-01-31 01:30顾卫华陆霄宏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教学管理管理人员智慧

顾卫华,陆霄宏

(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 无锡 214153)

教学运行管理工作是高职院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面向学校各部门以及各层次用户,将教学资源与管理人员、教师、学生紧密联系起来,满足从学生入学到毕业全过程及教务管理各环节的管理需要。信息化手段是促进教育教学管理质量提升的重要条件,近年来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教育教学管理的影响已经逐步显现。伴随着教育信息化2.0时代的到来,新时代教育信息化的实现对高职院校教学运行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高职院校须建立健全信息化教学运行管理机制,提高信息化教学运行管理能力,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学运行管理的深度融合。

一、高职院校教学运行管理的现状

(一)教学运行管理信息化建设发展理念滞后

教学运行管理信息化不是将计算机、 多媒体设备、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简单连接,也不仅限于对教学数据的收集和管理。高职院校教学运行信息化管理要借助信息化手段对学校各种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和运用等,最终实现教育教学信息的共享,从而形成与高职院校发展相适应的教学运行管理系统。然而,在当前的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中,管理内容相对单一,仅看到眼前的需求和问题,缺乏整体、长远的规划。

(二)教学运行管理模式单一,投入不足

教学运行管理是一种动态的管理,特别强调学校各级各部门的协同一致以及信息在传递过程中的及时有效性。信息技术的利用可以大大减轻管理人员的工作强度和提高工作效率,避免管理上的混乱和人为疏漏。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的教学运行管理模式单一,平台间的资源和数据并没有真正实现共享,这不仅没有快速、准确地管理学校日常工作,反而增加了管理人员的工作量。不仅如此,一些高职院校在教学管理硬件上的投入不足,致使在日常教学运行管理中产生一系列问题,大大影响了工作效率,导致信息化在教学运行管理中的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

(三)教学运行管理队伍信息化能力达不到要求

高职院校教学运行信息化管理能力的整体提升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管理队伍。然而,一些高职院校教学运行管理人员的总体信息技术水平偏低,部分管理人员不会使用教务信息管理系统,或者仅能进行简单的操作,如表格的导入、导出,课务、学籍、成绩等信息的查询及简单处理等,对一些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能力欠缺,对信息管理系统附加功能模块进行辅助开发的能力欠缺。这种现状严重制约了教学运行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整体提升。

二、提升高职院校教学运行管理信息化的举措

(一)创新教学运行管理模式

为了更快地实现高职院校教学运行管理的信息化,学校教学管理人员首先要对教学运行管理信息化的内涵与要求有一个正确、全面的认识。高职院校教学运行管理信息化要求在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要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摆脱传统管理思想的束缚,积极汲取国内外同行的经验,对教学运行管理模式、管理方法进行大胆创新。教学运行管理信息化并不是要求教学管理另辟蹊径,而是将信息技术与教学运行管理深度结合,运用全新的方式实现高效的管理。

(二)完善教学运行管理信息化的基础设施

为实现信息化管理目标,高职院校要完善教学信息化管理基础设施,实现校园有线、无线网络全覆盖。以大数据技术、物联网技术为依托,建设以过程为导向的智慧教学、以数据化为核心的智慧管理、以物联网为特色的智慧服务三大体系,构建以云架构为基础的智能环境,建成融智慧教学、智慧管理、智慧服务、智慧环境于一体的、对质量保证体系形成支撑的“智慧校园”。其中,网络安全是影响校园网正常运行的关键,高职院校在校园网络建设过程中,要加强对网络安全的管理,做好病毒的查杀和防御工作。

(三)进一步完善和规范新形势下基于云平台的教学运行管理流程

随着云计算及云平台技术的不断发展,提供教育信息化所需的网络空间、资源获取与共享的平台及教学、科研、管理等应用的云服务正变得越来越普及和受欢迎。

云服务中软件系统设计最优化理论是关于系统的最优设计、最优控制、最优管理问题的理论与方法。业务流程再造目的主要是改善和提高组织的绩效,对传统教学运行管理模式进行彻底的改造,对整个教学运行管理的组织结构和边界进行再造,全面梳理流程,优化办事程序,简化办事过程。从师生的需求出发,办事过程公开透明,使相应的组织架构功能从“职能型”逐渐转变为“流程型”。在这种基于教学运行流程化管理的组织结构中,每项业务由一个条线管理,根据分工,各条线全面负责自己的业务,实行全过程管理,做到条线清晰,业务明确。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构建高度集成的服务平台,拓展教学运行管理领域,将原先多头分散的各类教学业务流程进行整合重组,将多种功能整合归并,使学校教学运行管理层次分明、流程清晰、信息畅通,增强组织的活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最终实现学校教学运行管理效益最大化。

(四)提高教学运行管理人员的信息化应用能力

高职院校教学运行管理信息化与管理人员自身信息技术水平有着很大的关系,所以高职院校要以人为本,完善制度,优化程序,重视教学运行管理队伍建设及其信息技术水平的提升。一支高素质的教学运行管理队伍是一所学校实施信息化管理不可或缺的前提,学校应立足现实,做好长远规划,定期对教学管理人员进行管理方法、业务技能和信息化应用能力的系统培训,以有效地提高教学运行管理人员的整体信息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

三、结语

信息化对教育教学带来的影响越来越大,高职院校要改变观念,认清发展形势,积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充分应用信息化手段,推进云平台建设,以学校应用系统动态数据和共享数据为基础,充分发挥信息化在日常教学运行管理中的作用。

猜你喜欢
教学管理管理人员智慧
以“5×3”立体模式打造外派管理人员队伍
教学管理信息化问题研究
医院行政管理人员职业倦怠与对策探讨
新时期高中教学管理改革与实践
谈教学管理的艺术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5年前的选择决定今天
小学体育教学管理七要点
智慧决定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