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毕业生求职风险归类分析

2019-01-31 01:30谢玉军帖鹏飞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劳动力毕业生高职

谢玉军,帖鹏飞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郑州 451460)

我国高职毕业生就业实行的是自主择业。自主择业意味着高职毕业生拥有自己选择行业和岗位的自主性,可以享受更多的自由和择业空间, 但是,自主择业也会给毕业生带来更加激烈的竞争和很多不确定因素及不利影响。

本研究着重分析了高职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风险以及带来的相应危害,从而以帮助学校的就业指导部门指导学生加强风险防范意识和提高风险防控技能,确保全方位、多层级和多角度地为毕业生就业保驾护航。

一、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形势

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长率保持高水平,但经济增长仍不足以创造足够多的就业岗位。同时,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矛盾日趋突出。据人社部统计,201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高达795万人, 2010—2017年的毕业生人数累计达5 706万人。就业率从2012届只能维持在90%,10%的毕业生面临失业,而其中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率又低于本科生,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形势非常严峻。

随着网络技术和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高职毕业生不再单一地借助学校的宣讲会和招聘会等传统的就业渠道,开始寻找更多的求职渠道,这虽然可以增加高职毕业生的求职途径,但同时也增加了其就业的各种潜在风险。

二、风险界定

通过研究发现,目前还没有一个通用的能够解释社会经济生活各个领域风险的概念。通过阅读与解释风险及风险归类相关的报刊可发现,目前对于风险的定义的概括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种观点认为风险是指机遇上的损失以及这种可能性的大小;第二种观点认为风险是指我们在选择时所面临的多种可能结果极其不利性; 第三种观点认为风险取决于人们的预期,只有预期和实际不符的时候,才存在危险,这种危险不以损害结果为导向。此外,还有人把风险归纳为两类,即主观心理上的风险和客观实际的风险。主观风险是指事件所带来的不确定性的不利后果,并认为这种不确定性只存在于主体的思维概念中。而客观风险指事件带来的不同结果中有相当部分的结果可以被普遍意识归结为不利后果,这种风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这几种风险概念中的共同点,即所称的风险都有两种因素构成:第一是产生的风险与不利结果之间有着高概率的因果联系,不利后果是风险所必要的,不确定性只是从外部角度来观察风险的结果,存在多种可能性是风险存在的必要条件,所谓的风险只是一个原因和多种不利结果联系的多种可能性。第二是个体在做选择的时候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和个人偏好的作用以及个人能力的不同,同一事件对不同主体产生的后果也不尽相同。 风险的主要决定因素就是多种不利后果,也就是说风险是由于个体选择的不同而产生的不同不利后果。风险是与实践相伴的普遍现象,一般来讲自然界的“风”很可能伴随着“危险”的到来,因此便有了“风险”的措辞。此外,风险除了是指不利影响,同时也伴随着一定的机会,风险具有强烈的归属性,同样的事件对于不同事物、不同的人,有没有风险、所产生的风险大小程度,以及对受体所产生的不利影响的结果都大相径庭。

高职毕业生求职风险是指在就业市场由于企业的不规范性、个人认识的局限性和信息获取的不完整性,导致高职毕业生可能在求职过程中陷入企业和社会的各种陷阱,从而给他们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甚至人身伤害,严重影响其个人的职业发展。根据风险的来源可以把高职毕业生求职的风险归纳为两种:第一种是基于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的多种方面的不同影响、毕业生个体认知水平的参差不齐以及毕业生个体心理承受能力和知识结构的不同,不利影响就会从不同的路径爆发并影响个体的收益水平和满意程度。这种不利影响既包含给个体带来的心理冲击和满意度的降低,同时也涵盖了物质、文化及精神等多方面的不利影响和遭受的损失。

三、高职毕业生求职风险分析

(一)求职背景、个体之间的心理差异和社会关系分析

有关研究表明,不同的求职背景、个体之间的心理差异和社会关系可以反映在求职中风险的大小和种类的不同上。高职院校在对毕业生进行求职风险防范教育的时候就要参考这三个因素。求职风险防范并不能完全避免风险,只能减少风险发生的概率。求职背景指的是毕业生在求职时选择的时点以及用人单位招聘的偶然性。求职时所选择的时点指的是就业时社会经济发展的宏观环境和就业环境。用人单位招聘的偶然性则主要指就业时用人单位在人才需求上的阶段性和临时性。求职环境对于求职者来说是一个不可控的客观性的环境因素。求职环境中具有一定的风险因素:一方面表现在求职者在获得自己心仪的岗位时所面临的激烈竞争;另一方面也表现在求职者自身的认识水平、知识结构和心理素质水平上。不同的时期、不同的企业求职者所面临的竞争状况是不一样的,再加上不同求职者个体水平的差异,就造成了不同求职者在求职过程中面临的风险水平不同。高职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不仅需要与学校发生关系,更需要与用人单位产生求职接触。

(二)求职风险的产生分析

有关研究表明,我国高职毕业生自主就业政策的实行使得毕业生在就业时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从而给毕业生在社会上的就业带来了更大的风险,特别是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增速的减缓和结构的优化,以及所面临的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和不确定性,高职毕业生在毕业求职时所面临的各种风险也在逐年增加。高职毕业生的求职风险是由于市场中人才供给与人才需求在数量上和结构上的矛盾以及毕业生个体水平的差异所带来的。高职毕业生可能会遭受找不到工作或找不到中意的工作的情况。有关研究主要是从找不到工作、不满意的行业、不满意的职位以及不满意的地区这几个方面来研究求职中所面临的各种风险的。有的研究者还创立了风险评估的有关模式来确定就业风险的水平。有关研究把求职风险的产生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宏观的社会经济环境的差异和偶然性以及各种经济环境的突发情况对求职者在就业中所带来的风险;第二是由于人才需求市场与人才供给在结构上和数量上的矛盾以及学校培养人才的理论性与社会需求人才的实践性方面的差异;第三是毕业生选择的专业和市场岗位需求上的差异性;第四是人才供求双方在相关信息掌握上的差异性和不平衡性;第五是国家在高等教育和毕业生就业指导以及高校人才培养方式上政策上的不确定性和宏观性。

(三)信息平衡性分析

有研究者从其他方面分析问题给出结论,他们认为市场上的就业相关信息在人才的供求双方掌握程度上的差异性以及市场上信息流动的障碍是造成高职毕业生就业风险的罪魁祸首。第一,毕业生与人才需求者的信息不平衡。当双方所掌握的信息处于不平衡状态时,不管是人才的供给方还是需求方在用人的过程中通过合法的以及不合法的手段所占有的信息优势,都会给对方在做合理选择时造成障碍。第二,毕业生求职时是依靠个体完成的,而用人单位在招聘时是集合其整个企业的相关部门的集体智慧,双方在信息和知识结构以及决策上的完整性都具有很大的差异。第三,毕业生相对缺乏的社会经验和用人单位相对充分的社会经验对双方在用人关系的使用上存在不对等性。

(四)就业市场结构性差异分析

还有研究认为没有就业机会是高职毕业生在求职中所面临的最差的结果。而下面的因素是造成毕业生没有就业机会的最主要来源。第一是高职院校人才供给以及人才需求市场上的独特方式。这些造成了高职院校毕业生最终没有就业机会。把劳动力市场归结为主要劳动力市场有研究者以及次要劳动力市场。而主要劳动力市场的工资待遇相对较为丰厚,就业环境相对更加优良,工作相对稳定,毕业生职业上升的空间相对较大,拥有较好的职业发展通道。相对来说次要劳动力市场工资相对较低,待遇相对较差,就业环境也不尽如人意,职位动荡性相对较高,职业发展的稳定性也相对较差,职业发展空间也较为狭小,其职业发展的通道相对较为闭塞。而且毕业生由次要劳动力市场向主要劳动力市场的转化相对来说较为困难。这就在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之间造就了一条难以跨越的鸿沟,从而造成了对于次要劳动力市场,高职院校毕业生基本不愿意选择,尽管这个市场的人才需求量很大。而主要劳动力市场相对来说人才需求量较少,但其仍然成为众多毕业生的最优选择甚至是唯一选择。为了在两个劳动力市场实现人才的平衡,避免有些毕业生宁愿失业也不愿选择次要劳动市场,政府和高职院校已经采取了很多相关的支持手段来促进次要劳动力市场的有利发展,但从现实来看,这些措施依然不能完全解决众多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中所面临的巨大难题。有关学者还认为,随着我国经济增长速度的放缓和结构优化的迫切需求,毕业生在就业中所面临的客观经济社会环境也在发生着较大的变化。高职院校在培养人才上的理论性和滞后性与现实社会发展的快速性和社会生产的实践性存在一定差异。近年来,高职院校毕业生的数量也在逐步增长,这也给毕业生求职带来了更大的竞争和挑战,从而增加了其就业的风险。

四、毕业生就业风险归纳分析

综合毕业生求职风险的因素,本研究对高职毕业生求职风险进行归纳分析,发现毕业生在求职中所面临的风险既有可能来源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系统当中,也有可能来源于一些非系统性的原因,如经济发展的不稳定性、社会微观主体的诚信缺失、毕业生自身发展水平的差异性和偶然性等。本研究把这些风险归纳为可以预知和测量的系统性就业风险、不可预知和测量的不确定性的非系统性风险。

(一)系统性风险

系统性风险主要是由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以及社会发展等宏观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引起的,如一个国家对于高等教育的观点措施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市场和经济的连锁反应及其变化。类似的风险客观存在,是毕业生无法控制的,却是可以感知并作出相应反应的。

(二) 非系统性风险

非系统性风险主要是由个人因素或主观因素引起的风险,它可以通过个人的努力或多方面的投资而加以分散。学生个人能力素质及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就业风险被认为是非系统风险。

猜你喜欢
劳动力毕业生高职
2020年河南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5.81万人
广东:实现贫困劳动力未就业动态清零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战“疫”期间基于高职线上教学的分析与思考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如何将微课融入高职钢琴课堂教学
最“叛逆”的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