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探析

2019-01-31 05:43李乐
智慧健康 2019年9期
关键词:均等化公共卫生卫生

李乐

(北京市海淀区北下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北京 100081)

0 引言

我国居民人口数量不断上升,而随着现代生活的不断进步,居民对健康的重视程度也不断提升,对当地的公共卫生服务事业单位的关注度和均等化的需求也有所增加。但由于我国现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就目前状况来看距离均等化还存在一定距离,为此,在接下来的未来发展及规划中,我国卫生服务行业如何促使我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做到均等化则成为最重要的问题之一[1-2]。公共卫生服务在建立、发展过程中离不开政府与经济的支持,而在均等化的推进过程中更是需要由政府等加大对该服务的监督与控制,由此可见,政府则是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重要基本条件。

1 我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包的相关设计内容

(1)公共卫生服务的基本概念。公共卫生服务事业不仅具有公益性、公共性,同时在其发展过程中也会产生一部分成本效益,为此,当地政府在针对公共卫生服务包进行设计时,需要对该部分成本进行考虑,应当以正外部性作为卫生服务的外显特征,并以此为公共卫生服务包获得更多的社会收益代替其成本,提升服务包的公益性,例如我国妇女卫生服务包、传染病防疫工作服务包等,通过加大对优生优育、传染病的控制与服务推广保证社会健康水平的同时推动公共卫生服务业的发展。想要实现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就需要对均等化这一概念进行充分了解[3]。顾名思义,均等化就是指在社会中,我国所有居民都应当享有平等的公共卫生服务,也就是说我国所有公民人人都应当享有卫生医疗服务的权利,但由于受到现有经济水平差异化的条件的限制,我国不同地区的居民在享受公共卫生服务时可能出现服务差异化明显的现象,因此想要实现均等化,就必须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和经济水平将这些差异化逐渐缩小,在保证不会“一刀切”的同时为政府留有部分弹性余地,尽可能满足我国居民的就医需求和权利,推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同时全面提高我国居民的健康。

(2)针对公共卫生服务包的具体设计方案。①优先纳入成本效益最大的公共卫生项目。虽然我国经济水平日渐提升,但由于受到现代社会及经济发展水平地限制,我国的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与其他发达国家想比较而言仍有所不足,特别是我国西北部地区、偏远地区等,因受到当地财政费用拮据现象的约束导致公共卫生服务事业整体经费仍处于紧张状态,且由于这部分经费的持续性较差,因此对于该地区来说公共卫生服务根本无法在短期内实现均等化,由此可见,实际上现有决定我国公共卫生服务水平的仍旧是经费。基于此,在针对公共卫生服务包进行设计时,需要将具有成本效益最大的公共卫生项目吸入服务包中,并以该收益作为其他项目的费用支撑,辅助、促进其他项目得到均衡发展,并减少居民的就医压力,以期利用服务包提升公共卫生服务的均等化,使人人享有均等的公共卫生服务。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切记不可在利用这一条件使公共卫生服务对效益产生大量需求,否则会产生反面效应,反而使其失去了公益性,偏离均等化。②结合第三方,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在我国相关卫生部门、政府部门对公共卫生服务包的基本内容进行基本确定后,可根据每个地区的实际情况,对当地具体卫生服务水平进行评估后可与其他第三方医疗保险服务机构共同丰富服务包内容,通过建立保险关系加大对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保障,而第三方保险机构可结合公共卫生服务包具体内容,结合当地医疗水平等制定、划分具体保险类型,并由当地居民自行选择不同的保险类型,既能够加大对居民的人身健康的保障,同时也有利于提升公共卫生服务包的合理性,确保所有居民最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享有权利,保证服务的均等化。

2 公共卫生服务资金筹备的主要模式及支付方法

2.1 资金筹备的主要模式

公共卫生服务本身就具有较强的公共属性,这就决定了服务资金的来源,以政府投入为主体,政府投资比重将占据较大份额,这同时也是公共资源不断合理配置的积极路径。在筹资模式选择上,结合各国实际,主要有两种筹资途径:税收和社会医疗保险。除了部分高收入国家和中高收入国家实行社会保险筹资模式外,我国同其他大多数国家全部采取以税收为主的筹资模式。

2.2 公共卫生服务资金的支付方法

①由政府出面购买。由政府出面购买指的是在选择公共卫生服务支付方式时,可由政府出面,以招标、定向委托或邀请竞标的方式将原本应当由政府承担的部分费用以招标的形式进行转交,而竞标的单位则包括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等,竞标成功的单位需要向政府支付这部分费用,并由政府以这部分费用出面购买公共卫生服务。此方式属于事后支付,而在之前政府不需要对其进行预先投入,在一定程度上可节省政府财政支出,降低政府的财政压力和潜存的风险,具有较高的保障。除此之外,以政府为主导,采购需要在明确目标的基础上,对比选出最为优质的公共卫生服务,这就能够为服务提供重要保障,促使服务能效相对提升,因此,以政府为主导对公共卫生服务产品进行购买,不仅能够从根本上控制能耗问题,更能为均等化目标的实现夯实基础。②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探索多元化筹资渠道。政府可以以政策为导向,积极吸引保险公司融入到公共卫生领域中,以保险项目的能效作用带动卫生服务事业更快更好的发展,促使报销比例相对提升,为投保人创建更为需要的消费环境,进而实现对疾病风险的科学管控,提高社会整体健康效益,相对的保险公司也能在合理缩减报销成本的基础上,创建更为广阔的利益空间。因此,无论预算是否充足,都需要采取积极措施,对其进行科学控制,并在有限的约束力的作用下,推动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目标的实现,我国则需要在原有基础上积极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探索更为多样化的发展渠道,通过创新及经验积累,促使均等化目标快速实现,为居民健康提供必要保障[4]。

3 加大对公共卫生服务质量的监督控制力度

①国家及各地政府需加强对公共卫生服务质量的监控。政府是保证我国公共卫生服务事业不断发展的主要基本支持体,因此在公共卫生服务的发展过程中想要实现均等化,就必须依托政府的力量,通过政府作用提升对公共卫生服务质量的监督与控制。目前,由于部分卫生服务事业内存在的一定弊端和缺点导致现有服务信息与实际居民信息存在一定误差和不对称,居民的相关信息仍存在不足的现象,因此相关政府单位则必须在此介入[5-6],对这一情况进行改善和监督,保证公共卫生服务信息的全面性,提升其均等文化水平。②建立、健全相关监控机制。第一,为了加大对公共卫生服务事业的监管,应当由国家相关部门出面,针对现有公共卫生服务事业中阻碍均等化的内容进行调整与改变,并对相关制度进行建立、健全,保证利用国家的直接管辖手段,以宏观调控的方式对我国现有公共卫生服务事业进行优化、支持,以此提升我国公共卫生服务水平[7];第二,各省、市、地区的当地政府与卫生部门应当积极贯彻落实国家经过健全的相关制度,并根据当地具体医疗水平、公共卫生服务现状以及居民需求等制定具体、长效的公共卫生服务管理机制,加大对卫生产品质检的监督及管控,确保公共卫生产品在生产、流通等过程中均符合我国卫生产品规范标准,如发现有违反规定的现象发生则必须立即依据相关制度和机制进行严惩,此外更是要提升公共卫生服务单位对于突发应急时间的处理能力及处理水平,提高单位内所有卫生服务人员专业水平,最大限度地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确保促使当地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4 结论

无论从公共卫生服务包括设计、筹资和质量监控等方面政府均扮演了重要角色,起主导作用。除了优化服务包设计,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重要环节,还包括:加强公共卫生经费投入;开拓筹资渠道;建立健全公共卫生机构薪酬分配和绩效考核机制;加强农村地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优化卫生资源配置,提高可及性;运用健康教育健康促进的手段,提高居民健康意识,提高卫生服务的参与度和满意度;建立公共卫生产品及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建立健全各项政策法规和监管制度[8]。

猜你喜欢
均等化公共卫生卫生
辽宁省冰雪场地设施资源配置均等化研究
卫生歌
枣庄探索公共卫生医联体
均等化服务试点一年间
当前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
讲卫生
公共卫生服务怎加强
公共卫生监督不是“陪衬”
办好卫生 让人民满意
过度剖宫产背后的公共卫生之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