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模式下医院药学服务模式转型思考

2019-01-31 05:43孙哲王钰赵立怡
智慧健康 2019年9期
关键词:药师药学药品

孙哲,王钰,赵立怡

(1.兵器工业北京北方医院 药剂科,北京 100089;2.兵器工业北京北方医院 院办,北京 100089;3.兵器工业北京北方医院 财务处,北京 100089)

0 引言

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对我国医院药学服务的要求也逐渐提高,传统药学的服务模式在新时代的发展下已经不能满足相关的要求,所以对药学服务模式进行转型是必然趋势,在互联网+的模式下对医院药学服务模式进行转型,能够进一步转变药师的职责,并提高了信息传播的速度和更新的速度,能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从而促进我国医学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1 传统药学服务模式的不足

1.1 药学部门功能混乱

传统的药学部门功能混乱,没有明确的工作任务与条例,甚至一些医院重要部门缺失。医院的门诊药房、急诊药房、儿童药房、制剂室等部门的功能混合在一起,没有进行明确的划分。这将会导致在进行药学服务的时候出现药品混乱而拿错药,拿药时间较长等问题。每个部门缺乏相关的专业人员进行服务,出现一人承担多个职位的情况。医院的药学服务是需要严谨的,需要配备足够的专业工作人员来担任相关职务。

1.2 药物管理模式落后

对药品的管理方式也十分落后。部分医院对药品的管理还停留在纸上,单靠人工进行统计,包括抄录、修改等方式。医院有多种种类的药品,每种药品都有自身的特性。在人工统计中会出现统计错误的现象。在统计前没有对药品进行部门分类,再进行药品分类,只是全部混合在一起。如此庞大的工作量,浪费了较多的人力和时间,还没有收到良好的效果。在记录药品时,没有认真阅读每种药品的说明书,特别是药物相克、不良反应等问题没有给予较多的重视。有些医院的门诊处方有时会出现不合格的地方,药师没有及时发现问题,导致药物的错用。在工作岗位上,没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职业道德。对工作没有热情,安于现状。可能一些药物服务人员有接纳新事物的意识,但没有足够的能力去改变。

1.3 药学服务模式“以药物为中心”

传统医院药师仅能在病人就医时提供用药咨询、药品发放等服务。病人在无法及时就医的情况下,难以得到相关的服务,这可能会导致患者乱用药品的现象发生。传统的药学服务主要以药物为中心,面对患者的需求,药学服务模式急需向“以病人为中心”转变,提高医院的人文关怀。

1.4 药师与医护人员沟通不足

大多数药师与医护人员属于不同的部门,在工作上的沟通极少。例如医护人员没有及时向药师沟通患者的用药情况,药师难以对患者的医治情况进行了解。药师没有及时告知医护人员各种药品的存量,在医护人员进行医治计划时不能及时调整。医护人员也无法及时告知药师保障患者的用药品种与存量的充足。

2 互联网+模式的冲击

“互联网+”代表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

互联网+药学应该以药学与计算机的交叉为基础,以信息为核心,极大的提高信息传递和更新的速度,改变患者沟通、用药咨询等方面单一方式。

3 互联网+模式下药学服务模式的思考

互联网模式与药学服务相结合就是互联网+药学服务。互联网+模式解决了传统药学服务的弊端,让药学服务变得高效。药学服务作为医院的核心部分,促进了医院工作的顺利开展。

3.1 药学部门分工明确

一个医院内部有较多的药学部门,每个部门担任的职责不一样。利用互联网+的模式可以让各个部门各司其职、协调发展。首先,利用互联网对各个部门进行整体的分析,把相关的职责分配到相应的药学部门。对一些主体不明的职责进行准确的分工,避免职责出现灰色地带。其次,在各个部门之间可以建立起协调交流的网络。有时药学部门需要多个联合工作,需要互联网进行准确的分工与引导。并把相关的步骤通过医院公众号、微博、专家咨询、导流牌等方式传播到患者及家属手中。让互联网对各个部门进行科学的分工,对缺失的部门进行建立。

3.2 药物信息科学管理

传统的药物信息管理都是采用纸质档案的方式保存,这增加了药物信息缺失与遗漏的风险。互联网的使用可以让药物信息的收集与保存更加科学与高效。互联网使用无纸化的统计,智能的进行分类与保存。在需要某种药物时可以通过互联网快速的找到,提高了工作效率。在统计药物信息的过程中,可以对同种类型的药物进行对比,发现其中的差别,这便于针对有不同需求的患者进行多样化的选择。互联网统计药物信息不需要较多的工作人员就可完成,这减少了工作人员的时间,精简部门结构,使部门结构更加优化。

3.3 提高药学服务的透明性

近年来,医患关系紧张。原因之一是医院的工作环节不明朗,导致患者认为医院故意增加医治价格。其中争议较大的是药品的价格。患者认为医院的药价格较高,或者开药单不合理。有了互联网之后,医院可以对各种药品进行明码标价,对在医治期间的所有用药都提供明细。这让患者心理有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医患之间的关系。在药学服务中,除了传统的到医院面对医师咨询的方式外,还可以利用微信、医院官网、医生问答等方式进行咨询,这增加了患者对药物的认识。在进行药学服务时,可以使用网上预约的方式,患者可以在特定的时间内享受到药学服务,不用在拥挤时排队。在享受药学服务之前,先对服务的明细有一定的理解,避免因不了解发生误会。在患者用药之后,患者可以利用医院专用平台反馈用药之后的效果。药物服务部门可以整理各个患者的用药效果,分析出对于疾病治疗最有效的药物。这有利用药物采购部门在购买药物时有一定的指导性。这样的做法优化了药物的结构,让患者能准确的使用药物,提高疾病的治愈率。

3.4 方便患者就诊

在患者就诊时,医生对患者的情况不了解,医生需要花费精力去寻找患者的用药情况、恢复情况等。互联网的工作方式可以为每个患者建立私人档案,方便患者在就诊时有比较全面的先前情况。例如,有的患者对某些药物过敏,对某些药物吸收较好等情况。这些在患者的私人档案里就有清晰的显示,这极大的提高了医疗效果。当工作人员对患者进行药服务时,互联网系统会明确的告知患者的用药情况。患者解药的时候使用网络药单即可,在解药时报出名字和相关编号就可以取药,取药明细在私人档案里面都能查到。除了解药明细能查到之外,还可以查看药物说明书、生产日期、与药物相克的食物等。有的医院利用互联网,实现了网络药学部门。患者可以在网络上进行预约挂号、检查预约、药物处方开单等服务。医院可以在网络上实现患者看病的步骤,患者还可以享受药物快递的服务,有专门的人员配送。并通过网络视频进行用药指导。

3.5 转变药学服务人员结构

传统的药学服务人员只需具备专业的药学知识与技能就可以从事这项工作。但是在互联网形势下,服务人员还需要具有互联网相关应用与系统的操作常识与技能。这就需要医院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对稀缺的药师进行重点培养,并且提供实践的机会。在互联网的冲击下,不断调整、优化药学服务的人员构成,提高药学服务人员的综合素质。

4 结语

随着互联网+战略模式的提出,医疗行业不断的调整服务模式,为患者提供了较方便的服务。互联网+的服务模式在一些医院的药学服务上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医院还是要积极运用互联网,把互联网运用到其他服务上去。例如在医生看病模式上,手术的智能上。医院实现网络化与实体相结合,打造创新性的医院服务模式。

猜你喜欢
药师药学药品
药师“归一”
是不是只有假冒伪劣药品才会有不良反应?
药师带您揭开华法林的面纱
广西医科大学药学一流学科建设成效
《药学进展》编辑委员会
《药学进展》杂志征稿启事
光绪《黔江县志》的药学价值
药品采购 在探索中前行
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谁赢谁输?
药品集中采购将走向宽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