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具体策略分析

2019-01-31 05:43贾姗姗
中国校外教育 2019年26期
关键词:化学记忆知识点

◆贾姗姗

(德州跃华学校)

化学是初中一门重要的学科,课程新标准明确指出化学课程改革的重点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化学又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为了能让学生更加容易接受化学知识,绝不能仅仅局限在理论知识的讲解上,还应该结合实验进行教学。但是许多教师在教学中,为了赶课程教学进度,忽视实验的重要性,而是加大作业量,使得学生学起来非常吃力,课堂效率明显不高,因此,为了确保教学效果,必须采取一些策略,才能使得教学得心应手。

一、结合化学史教学

每一门学科都有其发展历史,这是学科的思想和研究方法的形成过程,来自于科学家们长期的实践探索,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而科学家们探索化学奥秘的方法和创造思维,便体现在他们反复实验、探索的足迹当中,给学生介绍化学史,为化学课堂教学提供丰富的材料,可以让学生更加系统全面地学习和理解化学。

初中化学教材中涉及的化学家并不少,例如门捷列夫、卢瑟福、拉瓦锡、阿伏伽德罗、侯德榜等,他们在研究化学的过程中,发挥自身的创造性思维,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化学方法教学素材。例如,在讲到原子结构时,为了让学生更加准确地了解原子结构,可以给学生讲述卢瑟福著名的α粒子散射实验,即让一束平行的α粒子穿过极薄的金箔时,他发现穿过金箔的α粒子,有一部分改变了原来的直线射程,而发生不同程度的偏转(说明受到斥力),还有少数α粒子(大约一万个中有一个)好像遇到某种坚实的不能穿透的东西而被折回,再结合之前学过的正负电荷的性质,学生便能更加容易理解原子的结构。同时,结合教材内容介绍化学发展史,有助于学生学习化学家们的运用的方法,吸收化学学科的精髓之处。

二、立足兴趣点,进行科学方法教学

初中是学生学习化学的起步阶段,结合初中生的认知特点,首先,其知觉的目的性有了较大提高,已经出现了逻辑性知觉,空间知觉上具有较大的抽象性;其次,初中学生常常表现出无意识记忆,对感兴趣的材料记忆不错,但是对一些枯燥的材料记忆很差。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找出最容易引起他们兴趣的点,或者将那些理论知识尽量讲得生动形象一些,设计成学生感兴趣的形式,便于学生加深印象和记忆。

1.通过化学实验促进化学学习方法的形成

初中阶段学生作为化学的初学者,学习方法几乎是靠老师在课堂知识教学的过程中渗透其中而形成的,就是我们常说的潜移默化的过程。倘若直接告知他们理论知识,他们只能靠课后死记硬背这些知识点,但是这样形成的记忆并不持久,时间一长,便会遗忘,而且此种机械记忆的方式不但难以理解,还会让学生产生排斥化学的心理。因此,结合化学实验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并加深学生理解。例如,在《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学中,先给学生展示一瓶碳酸饮料,提出问题:“碳酸饮料中含有什么我们学过的元素?我们摇动饮料后,为什么会有气泡冒出?大家能够联想到什么?”学生会回答:“二氧化碳能够溶于水。”接着,让学生结合课本内容,设计实验证明自己的结论,在两瓶装有等量水的矿泉水瓶中,一瓶充入氧气,一瓶充入二氧化碳,两个瓶子同时充分振荡,观察现象后,让学生自己总结出结论,并记录下来。由于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过,得出的结论是自己亲身实践的结果,并不是空洞的理论知识,便能更加容易储存在学生的记忆中。

2.促进知识网络的构建

化学是一门知识面又宽又广的学科,知识点分散,需要记忆的东西很多。初中生虽然好奇心重,对新奇的东西会很快投入兴趣,但是缺乏学习的韧性和持久性,想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使其坚持长期学习,就要善于构建知识网络,尽力保持前后内容的相关性,防止出现学到后面的内容,前面知识遗忘过半的现象。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教给学生正确合理地认知规律,学会建立知识网络。例如,为了掌握元素化合物的知识,就要先学会各元素的性质,还要会找出各种元素的单质,以及各化合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将这些看似零散的知识点整理成一个知识网络,形成完成的知识系统,并运用于实际过程中,便于学生牢固掌握各种各样的知识点。

综上所述,化学教学需要教学生掌握一定的化学方法,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掌握和形成记忆,才能更加牢固地掌握所学知识。科学方法是一种正确的思维和学习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猜你喜欢
化学记忆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关于G20 的知识点
儿时的记忆(四)
儿时的记忆(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