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思政教育新思路

2019-02-03 09:34郝耀宗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19年12期
关键词:校园网思政思想

郝耀宗

[摘           要]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媒体应用技术使用越来越广泛。新媒体快速发展最重要的就是充分发挥互联网数字信息技术的魅力,以其作为平台,通过手机、电脑相关通讯设备作为终端展示形态。新媒体具有自身的教学优势,可增加教学灵活性,改变以往单一的教学模式。新时代新媒体的背景下,校园网的诞生就是高校利用互联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最有效用的传播方式。

[关    键   词]  新媒体;大学生思政教育;新思路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4-0174-02

据研究显示,绝大部分学生会借助校园网来获取知识及信息。有大概八成的大学生认为校园网对他们的学习有帮助,校园网将会在校园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绝大多数高校大学生会以积极的态度支持新媒体下校园网的发展。在此望各所高校采颁布有利校园网发展的措施方案,总而言之,高校应在新时代新媒体的背景下,改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取其精华,加快思想政治教育及体系的发展。

一、大学生使用新媒体的情况以及看法

(一)大学生使用新媒体的情况

学生广泛应用新媒体,但是对其了解不足。对高校来说,大部分教师以及学生在充分利用新媒体。例如,就手机来说,凭借手机的多功能性、较强的互动性以及快速传播速度,备受学生的喜爱。但是尽管手机在高校中较为普遍,但是学生对新媒体的了解程度不够深入。如,就沈阳市某高校学生新媒体了解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得出其中学生“较为了解”新媒体的比例占20%,“一般了解”的人数占比为19%,31%的学生“不了解”新媒体,“一点也不了解”新媒体的人数占比为10%,“特别了解”新媒体人数占比为20%。由此可见,学生对新媒体了解不够深入,但是这和学生喜欢英语新媒体并不矛盾,只是学生对新媒体内涵不了解导致。

(二)大学生对新媒体的看法

(1)学生肯定新媒体的应用价值,认为新媒体不仅方便,也具有较好功能,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2)和传统的媒体比较来看,新媒体信息的真伪具有一定辨别难度,存在信息风险。此现状也证明学生在应用新媒体时,在真假信息的判断过程中需要正确的指引。(3)对新媒体具有较高的依赖性。

二、新时代新媒体思政教育的挑战与机遇并存

(一)新媒体思政教育的挑战

虽然新媒体思政教育及其技术可以改善大学生对传统思政教育环境认知,但与此同时也给大学生的传统思政教育带来了些许挑战。那么,相对于传统思政课堂主要以教师讲课教授,言传身教来达到教学目的,在新媒体背景下会有什么样的不同呢?各所高校大学生会通过利用新媒体技术学习知识及信息,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查询。这样看,高校老师教育授课的优势降低,传统课本的地位也相对应地减弱。新时代新媒体的产生并且发展迅速,但它作为一项新生事物,多数教师还无法熟练地掌握该项技能,其思政教育知识储备很难与新媒体更新发展同步,面临学生提出的问题難以做到精确的解答,学习效率也会有所降低。以上所述,都是在新时代新媒体背景下思政教育面临的考验与挑战[1]。

(二)新媒体思政教育的机遇

在新时代新媒体的背景下,大学生思政教育方式方法具有多

样性。随着时间的推移,新媒体的冲击力极强,会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跨地域进行学习探讨。通过该种形式我国高校学生汲取思政学习精华,还可以走出中国,求同存异,开阔眼界[2]。现如今,各大高校频繁使用新媒体技术,对比来看,我国传统的思政教育的弊端逐渐显现。新媒体技术之所以满足学生需求,绝大多数受媒体中思政教育的熏染。在新媒体技术还未形成热点讨论话题,高校大学生学习知识的途径单一,新媒体大数据背景下,完备的知识储备与学习生活质量高效成正比。新媒体大数据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还有很大的空间。

三、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思政教育方法

(一)微电影教学方法

微电影教学模式和多媒体视频模式教学相比较为新颖,可利用微电影的拍摄进行教学。微电影的拍摄经济支出合理,视频的时间短暂,满足思想教学目标,利于深化思政教学的改革,把传统的理论教学转变成多元化互动式课堂教学,利于培养学生学

习的积极性,自主地投入学习[3]。

例如,教师在进行两学一做相关思政知识教学期间,为了强化学生对于我党各项标准以及党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

精神等思想教育知识的理解和认知,教师就可以优先搜集相关党

章材料,整理各个优秀党员的个人事迹,例如任长霞、焦裕禄等。此外,教师也可以搜集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视频等,在加工处理后,利用微电影的模式实施教学。此教学模式新颖,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教学效果。

(二)微信教学方法

微信是当下大众常用的通信工具之一,其优势显著,如操作简单便捷、信息传播的速度快、具有较强的互动性。因此,在思政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微信来进行教学。首先,因为学生当下乐于利用微信浏览各个公众号中的信息,喜欢利用微信进行交流和沟通。因此,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微信这一新媒体媒介,把整个班级的学生全部纳入微信群,定期把思政知识文本内容以及视频和相关资料,在群里发布,微信群里的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地阅读思政知识,然后在私下引导学生去交流和讨论,深化思想教学效果[4]。

此外,教师以及辅导员也可以建设班级日常交流微信群,时刻关注每个学生的思想动态,上传相关的思想政治知识,利用微信交流群来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改变学生以往错误习惯

以及观念,也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最后,教师也可以建设微信工作群,在工作群中,各个教师可以有效地取交流教学经验以及教学中遇到的阻碍,发挥新媒体的技术优势,强化每个教师的教学弱项,提高其教学能力,确保教学效果。

四、新媒体创新思政教育途径

(一)创新新媒体手段,展开思政教育

据研究显示,绝大部分学生会借助校园网来获取知识及信息。有大概八成的大学生认为校园网对他们的学习有帮助,校园网将会在校园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绝大多数高校大学生会以积极的态度支持新媒体下校园网的发展,在此望各所高校颁布有利校园网发展的措施方案。总而言之,高校应在新时代新媒体的背景下改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创新新媒体手段展开思政教育,加快思想政治教育及体系的发展。

当下互联网时代,各所高校积极响应时代的号召,积极探索新媒体开展教学的奥妙,充分发挥互联网的终极优势。一方面,可以通过互联网建立专门的网站,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寻找知识的研究能力;另一方面,加强学生对新媒体的学习程度,逐步熟悉获取知识的方法。高校可以举办网络演讲比赛等有益的活动,培养大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发现知识的敏感性。此外,高校也要强化教师对思政教育的认知,鼓励教师利用新媒体进行教学,树立培训理念,制订合理的培训周期,学习各个优秀教师丰富的教学经验,激发教师教学热情和积极性,更好地利用新媒体进行教学。总的来说,教师必须改变以往的教学理念,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尝试利用新媒体进行教学,营造全新的思想教学新媒体环境,扩大新媒体思政教育的影响力。

(二)强化监管,创造优质的学习氛围

通过新媒体展开思想政治教育一定要加强监管机制,各所高校对相关的规章制度不仅要严格遵守,还要加以完善,保障所有发布信息真实可靠。并且,教师还要关注每个学生都可以建立一个科学上网理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营造一个优质上网、高效学习的氛围。教师在学生使用新媒体时扮演重要的引领作用。强化思想道德素质,坚信正确的社会荣辱观立场,及时发现学生不规范行为并加以教育,高效管理监管制度,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三)加强思政教育内容,做好教师团队建设工作

大学生都十分了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性,让我们发愤图强、凝聚力量,开创一个明媚的未来,而我们自己更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未来。社会需要年轻人,需要新鲜的血液来洗涤腐朽的思想,继续创造一个生机勃勃的未来。如此一来,引领大学生建立积极正确的价值观念对整个社会发展来说有着关键性的作用。我们必然采取重要的保障措施,这就需要在思政教育中协助大学生学会判断,抵御不良诱惑和不良行为,严禁违反规章制度。加强相关的思政教育内容的完善,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实现思政教育,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对社会可以献出一份力量[5]。此外,高校也要注重堅实团队建设工作,在聘请教学人员时,优先选择优秀党员,接受能力强、喜欢新鲜事物的教师,强化教师团队的凝聚力。同时,也要落实好培训工作,建立一定周期,对其对教师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可涵盖理论教学以及技能培训,强化教师的教学能力,确保其更好地掌握新新媒体教学技术,提高新媒体的教学能力,营造愉快的教学环节,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利于实现教学目标,确保教学工作有序开展。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伴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广泛使用,各所高校将思政教育与新媒体技术加以结合,包括微电影教学、微信教学等,把思想教学内容、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文本以及视频等,融入微信教学和微视频教学中,极大地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形式,使教学内容更加多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及积极性,落实兴趣教学目标,同时让大学生的课上活动学习效率更高。所以,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了解使用新媒体的途径,方便迅速展开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强化监管机制,提供完善的学习环境并且不断加强思政教育的内容。严格遵守大学生行为准则,科学使用新媒体。此外,高校也要注重教师教学理念创新,建立一定周期,对教师进行理论教学以及技能培训,鼓励其利用新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在思政教育中协助大学生学会判断,抵御不良诱惑和不良行为,引导学生树立科学上网理念及正确的价值观,营造优质的上网环境,确保思政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季雅轩.新媒体背景下当代大学生思政教育新方法探析[J].现代交际,2019(15):121-122.

[2]郭优.“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18.

[3]黄海霞.新媒体视域下青海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西宁:青海大学,2018.

[4]尹晓盛.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新思路探索[J].劳动保障世界,2017(36):34.

[5]吕建秋.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J].西部素质教育,2017,3(6):57.

◎编辑 陈鲜艳

猜你喜欢
校园网思政思想
课程思政迈向高质量发展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中职学校校园网教育功能应用现状及对策的研究
寓庄于谐:高中思政课堂教学语言活力之彰显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高职院校校园网应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我得了一种叫手痒的病
网络安全技术在校园网中的应用
极限思想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
校园网贷 今生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