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翻转课堂背景下的思政教育与英语课堂的融合

2019-02-03 09:34韩彤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19年12期
关键词:英语课英语课堂思政

韩彤

[摘           要]  隨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高职教育改革正处在一个关键阶段,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学习国外翻转课堂的经验,将翻转课堂引入英语课堂中,实现了英语课堂教师与学生角色的互换,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也带动了教师教学质量水平的提高,实现了教师与学生的双重提高。

[关    键   词]  翻转课堂;思政教育;英语课堂;融合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4-0162-02

翻转课堂作为一种先进、科学、新型的教学模式,以强大的信息技术作支撑,体现着活力与希望,至今已得到教育领域的重视。近年来,国内外对翻转课堂的相关研究越来越多,本文主要研究在翻转课堂的背景下,如何实现思政教育与英语课堂的融合,争取将教学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台阶,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一、翻转课堂的内涵

翻转课堂即学生在除了高职课堂之外的地方通过观看教学视频,学习专业知识,掌握传统课堂中需要学习的知识,在课堂中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并且完成后需要老师进行指导。而传统模式下的课堂教育是课堂教师授课,课后完成作业,翻转课堂完全与传统课堂教育相互颠倒,重新调整学生学习时间,将学习主动权及决定权交给学生,自己成为学习的主角,让学生更加主动学习重点,通过另一种学习模式获得更深的理解,建立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因此被称作“翻转课堂”。

(一)“翻转课堂”能体现“混合式学习”的优势

翻转课堂有着动态、可视、综合和互动的特点,他是可以取代传统的课堂教学,换句话说,利用多媒体技术在翻转课堂上的优势,翻转课堂上的视频教学可以产生比课堂教学更好的教学效果。此外,如果微视频设计得当,学习视频不仅会产生比课堂更好的效果,还会节省大量的时间。因此,翻转课程可以将传统的集体学习转化为个人学习的教学视频。一对一培训,教学生自主进步和掌握学习课程的节奏与进度。

现在传统的教育知识通过教师在课堂中传授知识这一单一的途径进行的,翻转课堂可以有效地体现“混合式学习”的优势,拓宽了学生的学习途径,学生不再仅仅依靠教师在课堂中的单方面传授,也可以通过视频学习获得,并且视频学习可以随时随地观看,不再受到高职学生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只要有碎片化的时间都可以被利用,并且可以实现视频的回放、暂停和重复播放等效果,利用分享的视频和学习资料等都可以实现学习,因此可以说翻转课堂体现了混合学习的优势所在。

(二)“翻转课堂”更符合人类的认知规律

对陌生知识的学习,人类认知规律往往都是先进性被动式的吸收,然后经过消化吸收后再进行实践,在实践过程中最需要别人的帮助,通过指导后的实践效果比较好,在完成学习和练习的任务后,人类就可以完全掌握陌生的知识了。因此,对于翻转课堂来说,先通过视频进行自学这一阶段是被动接受的阶段,通过观看视频就可以实现知识的获取,并不需要教师面对面的指导,恰恰是第二阶段的完成作业,需要学生将陌生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这时候需要教师的点拨,更好地完成知识的转化和掌握。因此,可以说翻转课堂的实行更符合人类的认知规律。

(三)“翻转课堂”有助于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传统的高职教育模式往往是教师是课堂的中心,教师根据自己的备课进度,进行单一的课堂知识传授,教师面对课堂中众多学生,讲课的速度和答疑只能是尽可能照顾到大多数学生,而并不能照顾到全部的学生,教学过程也不具有针对性,课后作业的批改和答疑也不具有针对性,仅仅能照顾到一部分学生。而翻转课堂的应用有利于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翻转课堂为教学变化提供了新的想法,教师出现在学生的视频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需要学习的课程和讲课的教师,从而结合教师和学生对学习的定位,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对课程进行快进或者慢放等,可见整个学习过程都是以学生为中心,学生主导自己的学习过程,可以更有效地对知识查缺补漏,实现英语课程与思政课的融合。

(四)“翻转课堂”能促进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与研发

翻转课堂首先要对教师的课堂视频进行录制和分类,然后发布到高职院校的学校网站中,学生可以学习不同的知识,并且同一个视频可以实现反复播放,学生自己可以对自己还不巩固的知识进行加强学习,对课堂重点进行标注,这样可以节约教师资源,教师只要将知识点讲授一遍录制成视频,就可以实反复教学的效果,使得教师时间自由,有更多的时间进行课后备课和制订学习计划。同样,学习网站是全天候开放的,只要学生有空闲时间都可以打开视频进行学习,这也使得学生可以利用空闲时间实现学习,不至于学习时间和其他校园活动发生冲突。可见翻转课堂的应用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赢。

二、翻转课堂背景下思政教育与英语课堂融合的必要性

(一)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内容没有与学生的专业有效融合

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并没有针对专业课实施有针对性的英语课程内容,而是全校进行统一的英语公共课学习,并没有针对性地实现思政专业与英语课的深度融合,脱离了学生所学专业开展的英语课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而翻转课堂要求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自主视频学习,与公共英语课的教学目标相悖离,目前传统英语公开课的模式不利于翻转课堂的应用和开展,因此,应该在翻转课堂背景下积极探索思政教育与英语课堂的融合。

(二)高職院校的教学模式僵化,教学方法落后

传统的高职英语课堂多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模式,英语教师大多讲授纯英语知识,对思政专业知识的涉及不多,也并没有发掘学生的长处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这就需要翻转课堂的应用,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以学生为中心,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职学校缺乏英语专业知识与思政专业知识双重人才,不利于思政教育与英语课的有效融合。

(三)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时间紧、内容量大

由于高职院校自身的特点,决定高职院校的学生大部分时间都用来实习,但是英语教学内容本来就很多,导致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没有充足的时间来安排教学内容。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得不缩减很多英语教学内容,降低了英语教学的质量,也没有对学生的英语知识结构起到扩充的作用,在英语课堂中加入对思政知识的学习更是无从谈起了。

(四)学生不具备较高的学习兴趣

高校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积极性,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不强,缺少参与实践的机会,学生应试教育的思想根深蒂固,对教师过于依赖,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花在了考证和考试上,忽视了对网络资源的运用和对自身能力的培养,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英语翻转课堂的进程,影响教学改革成果。

(五)教师专业知识守旧

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会不断改变,新知识、新技术的出现对英语知识的更新有着很大的推动性。但是由于目前大多数院校的专任教师数量不足,无法实现教师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教学,不能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指导;同时,教师的素质也相对较低,教师队伍并没有定期的考核和评测任务,这就会导致教师队伍的懒散和松懈,教师并未及时更新教学观念和教学内容,导致其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都较为陈旧,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六)单一的考核方式

高职院校虽然实现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但是覆盖范围不大,英语教育的考核形式还是传统的期中期末考试形式,偏向于终结性考核,而不是课后小测试或者是问答环节的考核。这就导致学生对日常学习的知识没有及时复习和强化,只是在期中或者期末考试的时候进行应试学习,无法提高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日常的应用能力,应该改进落后的考核形式,实现翻转课堂的普及。

三、翻转课堂背景下思政教育与英语课堂的融合

(一)培养思政和英语专业的综合人才

能力培养是21世纪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根据思政专业的特点,结合英语专业知识,加强思想政治教师与英语教师的沟通与合作,实现翻转课堂背景下思政教育与英语课堂的融合。选拔思想政治与英语专业双学位人才纳入翻转课堂师资队伍,提升教师选拔标准,从教师环节做好翻转课堂的应用,确保高职思政课与英语课的融合。

(二)英语课堂内容偏重思想政治知识

英语课程的学习可以以思政知识为基础,在英语课的学习中加强对思想政治的宣传,同一节课程中实现对思想课和英语课的双重讲授。这样学生就可以做到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实现对思政知识的内化了解,在提升英语技能的基础上同时提升思想政治意识。可以在课后作业上下功夫,考查学生的思政知识与英语知识的掌握情况,以思政知识为载体,考察学生的英语语法和翻译能力,实现思政与英语知识的全面提高,同时也完善了翻转课堂背景下思政教育与英语课的融合。

(三)实行“互联网+”翻转课堂模式

创新教育途径,改变传统的思政课与英语课的教学方式,在现行翻转课堂背景下创新教学途径,可以为学生提供多媒体教室,在校园内也可以完成视频学习,并且可以在学习后马上要求老师答疑,可以安排思政课与英语课同时进行,并且通过互联网模式进行传授,学校在安排课程时可以有意识地将两者进行融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课后拓展学习

除了在视频中进行英语课与思政课的教学之外,还应该为学生提供课后讲义,这些讲义内容应该包括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外国文化、历史沿革、资料背景、拓展阅读等,加强英语课的学习,还可以为学生分享一些网站,通过对网站内容的学习,培养学生英语和思政的学习兴趣,并且鼓励这些学生开展全班的分享会,通过优秀学生带动全体学生的模式,形成全班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良好互动,实现拓展学习,确保思政课与英语课的融合。

四、总结

综上所述,翻转课堂引入高职院校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个课题,对思想政治课融入英语课程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翻转课堂的应用不是一帆风顺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各大高职院校应该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到思政课与英语课程的有效融合,树立先进典型,实现高职教育的全面改革。

参考文献:

[1]张新民,何文涛.支持翻转课堂的网络教学系统模型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3(8):21-25.

[2]王红,赵蔚,孙立会,等.翻转课堂教学模型的设计:基于国内外典型案例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3(8):5-10.

◎编辑 张 慧

猜你喜欢
英语课英语课堂思政
课程思政迈向高质量发展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泰州地区技术应用型高等院校大学英语课改发展方向研究
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英语课堂的应用研究
我的英语课堂经历
寓庄于谐:高中思政课堂教学语言活力之彰显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课后巩固作业形式和评价策略
英语课堂中语用学委婉语的使用研究
快乐的英语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