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多元化提升初探

2019-02-03 09:34何炜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19年12期
关键词:多元化院校培训

何炜

[摘           要]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才市场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而高职院校作为为社会提供更多优秀专业人才的重要基地,承担着不可小觑的责任。然而,部分高职院校在办学过程中因过多重视对专业人才的培养,而忽略对专业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故而导致教学质量难以有效提高。基于此,针对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多元化提升进行深入研究,详细讲解当前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普遍存在的不足等问题,并以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为主要目的,为其提供几点具有科学性、有效性的对策,以供参考。

[关    键   词]  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多元化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4-0200-02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十九大报告会议中提出:“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基础工程在于建设教育强国,故而应加快教育现代化发展,做好学前教育和网络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高质量且公平的教育。”而这些靠的是教师的教学能力。但是,因受个别因素所影响,我国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仍存在部分问题,限制着教学效果的提高。其中,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单一、教师缺乏专业培训、教学反思意识不足等都是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存在的不足。因此,应如何有效解决这些问题,进一步实现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多元化提升,是当前相关教师应着重考虑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方法过于单一

伴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改革和优化,我国教育部门开始大力追求多元化教学目标,并积极创新、推出多种新型教学手段用于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如慕课教学、微课教学、翻转课堂教学等,并在实际应用中取得良好教学成果。然后,就目前来看,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教师因长期受传统教学理念所熏陶,其自身所具备的教育理念过于固守己见,在面对全新的教学模式时并未给予过多重视,相较于从未接触过的教学手段更热衷于传统教学方法。这就导致多数高职院校课堂教学模式仍旧滞留在以往的“满堂灌”“填鸭式”等,还是以教师为课堂主导者,而学生则是被动接受教师所讲授的知识。久而久之,这种课堂乏味、缺乏师生互动、缺乏创新和创造性质的教学氛围不仅难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还极有可能会阻碍对学生创造性和创新性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难以成为社会所需的应用型人才。

(二)教师缺乏专业培训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开展的重要组织者与实施者,其自身所具备的专业素养与教学能力将影响着教学活動能否有效开展。但是,我国部分高职院校在办校过程中过于强调对学生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的培养与提升,而忽略对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的培训与提高,这就导致部分高职院校教师创新能力不高,教学能力存在落后等问题。除此之外,虽有个别高职院校意识到这一问题,并积极采取措施进行改进和完善,但实施力度并不大。一些上级主管部门虽会为高职院校制订一些培训项目和提供一些培训机遇,但这些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往往是仓促拟定或是常规文件传达,并未起到真正的培训作用。甚至有部分高职院校教师将这些培训作为公费旅游或是应付差事,并未认真参与培训,致使个别教师即便参与培训,但效果却并不显著,课堂教学模式也并未得到改善。因此,相关高职院校应加强对本校教师的培训,注重对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才可进一步实现更加高效、高质量的办学效果。

(三)教学反思意识不足

教师所具备的教学能力是教学活动开展的关键所在,而反思能力则是进一步提高教学活动开展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拥有良好的教学反思意识,可帮助教师在反思过程中及时发现教学模式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帮助教师及时作出改进和完善,从而实现更加高效的教学效果。但是,我国部分高职院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并不具备教学反思意识,也并未清楚地认识到教学反思的重要性,致使这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很少会进行自我反思,仅凭借自己多年教学经验与富足的知识储备量进行教学,而忽略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感受。而部分高职院校教师虽在教学过程中会偶尔进行自我反思或经常反思,但由于这部分教师并未掌握正确的反思方法,并在反思过程中发现问题时未进行相对的改善和调整,从而导致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难以提高。因此,高职院校教师应重视教学反思,并明确认识到只有通过教学反思,才可了解当前教学目标完成情况以及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与困难,只有这样,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才可获得稳步提升。

二、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多元化提升策略分析

(一)积极采纳多元化教学手段

当前,在我国新课标不断改革推进下,传统的“黑板+粉笔”教学模式已难以满足新课标对教育事业提出的新要求,同样也难以实现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因此,高职院校教师应转变以往传统教学模式,积极采纳多元化教学手段进行创新自身教学模式,才可进一步实现教学能力多元化提升的教学目标。首先,高职院校教师可采用当前最为先进的教学手段,如微课、慕课、教学APP等网络教学系统等进行拓展教学渠道。不仅打破以往传统教学模式中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还可为整个课堂教学形式赋予新时代的个性化色彩。在此过程中,相关高职院校教师可根据自身专业以及实际教学需求进行适当调整,确保多元化教学模式开展的有效性。其次,将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转换为多元化教学模式,高职专业教师还可从采用问题式教学、竞赛式教学、模拟式教学等进行创建多个实际教学场景。并根据自身所教授专业进行创设模拟场景,让学生在课堂中直接参与现场表演等,有助于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并充分调动学生参加课堂的能动性。此外,高职院校教师还可根据学生入学考试成绩掌握学生的个体差异情况,并在教学过程中实施分层教学法,依据不同学生学习能力进行分配学习任务,以此实现“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

(二)定期组织教师参与培训

若想实现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多元化提升,相关高职院校应加大对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重视力度,定期组织教师参与培训活动,并注重教师培训效果,只有拥有良好的培训效果才可保证教师参与培训的有效性。首先,个别高职院校对教师教学能力的培训并不关注,导致部分教师在参与培训时也并未给予相对重视。因此,在组织教师参与培训时,相关高职院校应加大对此培训活动的重视,并将培训模式制定为以教师终身发展与教育教学成功为内在激励机制,时刻鞭策教师重视培训活动。其次,高职院校不仅要重视对教师教学能力的培训,还应重视对教师其他教学研究能力的培养,可通过举办调查研究、案例分析、专题讲座等教研活动,切实培养教师教学与教研能力。同时,还可通过在校内开设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教育统计与测评、SPSS统计软件及其使用等课程,帮助高职院校教师掌握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和实证研究方法。此外,高职院校还可鼓励教师参加多元化教学能力大赛,让教师通过参加比赛将多元化教学方法把握得更加精准,并实现“以赛促教、以赛促改”的办学模式。在此过程中,高职院校还可将多元化教学能力纳入教师评价体系当中,这有利于加强教师对多元化教学能力的重视,同时也是提高教师多元化教学素养的有效手段之一。

(三)增强教师教学反思活动

高职院校教师若想实现自身教学能力多元化提升,应学会扬长避短,充分利用一线教学经验,有效结合自己或他人教学实践过程,积极反思自己所采用的教学手段以及和教学效果,进行审视自己和同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挖掘教学实践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同时,高职院校教师在反思过程中不可仅一味地固执于在教学技能方面争优劣,而应当以提高自身教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为主,进行更全面的自我反思。首先,高职院校教师可在每节课后进行反思一些自己的教学过程,挖掘自己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在一周或者一个月后再反思这一段时间的教学过程,可获得很大的收获。当然,高职院校教师在自我反思时应更加广泛一些,包括对自己教学形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學效果等的反思,也包括对自身教学能力中某一项教学能力发展过程的反思。其次,高职院校教师还可积极采纳本班级学生的意见,调动全班学生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评价和反馈,有助于教师开展更加全面的教学反思活动。在此过程中,高职院校教师可在班级中放置意见反馈箱,鼓励学生将对自己讲课的意见和建议反馈到意见箱当中,并在课后进行查看,再依据自己的实际教学情况结合学生反馈意见进行适当改进和调整。还可借助互联网技术在网络中建立校园教学网站,将教师意见反馈设置其中,并根据具体情况实施实名制或匿名制,鼓励更多学生参与意见反馈等,帮助教师发现更多自身教学模式中存在的不足等问题。这样一来,不仅有助于实现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多元化提升,还可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新课标改革调整下,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教师自身所具备的教学能力仍存在部分不足,阻碍着教学质量及教学效率的提高。因此,高职院校教师应明确认识到这一问题,积极采取多元化手段进行提升自身教学能力,如采纳多元化教学手段、定期参与专业培训、增强自身教学反思活动意识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林田,吴煜.提升青年教师儿童口腔医学教学能力的探讨:以广西医科大学儿童口腔医学教研室为例[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9(4):463-464.

[2]高庆敏,余沛.广谱哲学视角下民办院校教师教育教学创新能力提升探究[J].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59-62.

[3]王丽红.高校思政课教师综合素质提升的必要性和策略分析[J].智库时代,2019(36):37,45.

[4]刘健智,蒋国,李兰.中学物理教师教研能力的现状与提升:基于教学论文的文本分析[J/OL].教育测量与评价,2019(8):9-13.

[5]孙娜.高职院校化工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探讨[J].当代化工研究,2019(7):33-34.

◎编辑 陈鲜艳

猜你喜欢
多元化院校培训
探讨构成因素在当代雕塑语言中的多元化体现
巧用“多元化”,赋能“双减”作业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会议·培训
广东省校外培训风险防范提示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会议·培训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教师培训还需“精准滴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