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渔船模拟器对提高渔业船员培训质量的必要性分析

2019-02-08 08:40孙晗王鹏顾亮
中国水产 2019年12期
关键词:模拟器航海渔船

文/孙晗 王鹏 顾亮

渔业经济是国家现代农业及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据原农业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发布的《2018中国渔业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渔业产值12313.85亿元,渔船总数94.62万艘,渔业从业人员1359.39万人。如何在渔船数量大、从业人员多的现状下,确保渔业生产的安全,提高渔业船员的培训质量尤为重要。

一、渔业船员培训现状

(一)渔业船员持证率整体较低,船员培训工作仍需加强

海洋捕捞业危险性较高,应该提高船员素质,保证作业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船员管理办法》的规定,渔业船员实行持证上岗的制度,期望通过培训发证来提高船员队伍的整体素质,保障水上作业的安全。事实上,渔业船员综合持证率较低。据江苏省渔船管理信息系统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3月底,全省职务船员综合持证率仅有72.88%。这种情况下亟需加强船员的培训工作,提高船员的持证上岗率及作业技能。

(二)渔业船员理论知识接受能力不高,实操能力培养不够

渔业捕捞风险系数高、劳动强度大,高学历的年轻船员短缺,以经验丰富、动手能力强,但文化基础薄弱,理论知识接受能力差,操作船上现代科技设备能力弱的中老年人为主。初中学历的年轻新船员,实践经验严重不足,也不能适应渔业安全的需要。

与上述情况矛盾的是,当前的渔业船员培训受条件限制,多以理论学习为主,实操训练为辅。这种强调知识本位,忽略能力本位的培训模式不符合渔业船员考培的现实需要,也不能满足渔业船员对渔业安全生产技能的要求。

(三)渔业船员培训以常规科目为主,对复杂海况、应急情况培训不足

人在紧急情况下,由于大脑处于过度兴奋状态,在信息输入、处理和输出上均出现向失误方向倾斜的趋势,因此针对紧急情况的应急培训十分必要。但是,当前的渔业船员考试大纲和实操评估操作规程要求,船员培训以常规科目为主,对特殊情况如模拟碰撞、船体破损、失火等事故状态下的应急培训不足。

(四)渔业船员培训以船舶操纵为主,针对渔业船舶生产特性的培训不足

当前渔业船员培训,以空船操纵训练为主。没有考虑到渔船的特殊性,如渔船的拖网作业、围网作业、多船协同作业等,无法做到将船舶驾驶同捕捞作业相结合。除捕捞船外,收鲜船、养殖船等其他渔业船舶,都不同于普通货船,需要针对性的训练。实际经验表明,渔船事故往往发生在作业过程中,这需要我们更加重视针对渔业船舶生产特性的培训。

根据国际航行海员培训经验,渔船模拟器可以解决或有效缓解渔业船员培训中的上述问题。

二、海运航海模拟器的优势及应用现状

(一)海运航海模拟器的优势

航海模拟器是利用计算机技术、仿真、图形等技术对船舶及其系统进行模拟的设备。其功能涵盖AIS、VDR、航行与值班、船舶操纵、货物积载、GMDSS及内外通讯方式、船舶间声号、灯光联系以及各种状态下的应急功能。当前,航海模拟器正向大型化、桌面化方向发展。

利用航海模拟器培训教学,受训学员可以在短时间内模拟多种船舶可能会遇到的危险态势。相对于实船操作,航海模拟器的使用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优势:1.可以避免安全事故的实际发生,同时可以清晰的展示不当操作带来的破坏性结果;2.可以模拟不同水文(浪、涌、流)不同天气(风、雨、雪)状况下的船舶航行情景;3.除了船舶操纵外,可以对货物装卸、雷达观测及标绘、电子海图显示及信息系统、AIS、GMDSS等系统进行模拟操作;4.除船舶各种载重状态下的操纵外,还可以进行航行对抗训练、狭长道航行训练、靠泊训练、应急操纵训练等非常规情景的模拟训练;5.智能型航海模拟器,通过海上航行记录仪(VDR)自动记录船舶状态信息和操作信息,把训练过程的静动态参数记录下来,为教学提供实时准确的信息,便于分析关键措施的合理性,提高训练效果。6.通过模拟器智能评估系统对学员的操作进行科学评估,减少了评估员的主观判断,有利于评估标准的统一。

(二)海运航海模拟器的应用现状

中国作为国际海事组织《海员培训、发证和值班标准国际公约》(STCW公约)的缔约国,航海模拟器在海洋船舶船员培训中应用广泛,航海院校及培训机构业都已配备;在远洋船员培训的经验上,内河船舶船员培训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随着航海模拟器的不断发展,大型船舶操纵模拟器还应用在通航评估、码头工程、海事分析等领域。

相比远洋船员培训,航海模拟器在渔业船员培训中的应用并未普及。一方面因为渔船主要以个体经营为主,渔业船员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不高,培训工作相对滞后;另一方面是国内尚无成熟的专门用于渔业船员培训的渔船模拟器,现在使用的是在远洋货船模拟器的基础上进行简单改造而来,限制了其在培训中的效果及进一步推广。

三、渔船模拟器设计与实施建议

针对渔船的作业特点及渔业船员队伍的现状,用于渔业船员培训的渔船模拟器建议突出以下特点。

(一)突出作业方式对渔船的影响

不同的作业方式,是渔船与货船最直观的区别,也是渔船之间的主要不同。一方面,渔具往往重达数吨,堆放在甲板上的不同位置会直接影响船舶稳性。渔具放入水中拖动时,也会对船舶的航行、转向等性能造成影响;另一方面,渔具本身是柔性物体,在外力的作用下会发生形状及网位的变化,因此渔船操纵也会影响捕鱼量。所以,渔船与渔具之间是相互影响的,而且这种影响对不同的作业方式来说又是不同的,如拖网作业、围网作业、流刺网作业等。无论从安全性还是经济性方面考虑,都需要对不同的作业方式进行针对性的仿真设计,加强渔业船员对二者的协同控制。

(二)突出多船协作、频繁靠离港的特点

与远洋航行的货船相比,渔业船舶具有航期短、靠泊频繁的特点。渔船航期以1~2个月居多,进出港次数频繁。且渔船码头多借助河道入海口,属于狭长航道,对进出港要求较高。此外,在航行作业期间,常常需要进行多船协作,例如渔获物的转运作业、双拖渔船的协同作业、灯光围网船的子母船协同作业等情况。这就要求渔船模拟器要突出多船协作、频繁靠离港的特点,加强进出港过程模拟,增加不同形式的船舶协同训练,使渔业船员熟练掌握相关技能。

(三)对渔港水域进行针对性设计

不同于深水货港,渔港一般依托于河流入海口,沿海滩涂等天然设施,航道狭窄,多受潮汐影响,且外围水域多为养殖区。再加上进出港频繁,碰撞、搁浅、螺旋桨被缠绕失去动力甚至倾覆的事故时有发生。渔船模拟器必须针对渔港及其周边水域的特点进行针对性设计。

(四)重视对救生系统的仿真训练

海洋渔船由于其作业特殊性等原因,无法做到SOLAS公约中关于应急培训与演习的相关规定,在培训、发证过程中对渔业船员进行基本安全培训就变得尤为重要。根据原农业部《渔业船员管理办法》及渔业渔政管理局《海洋渔业船员证书考试科目》的规定,普通船员需接受20课时的理论培训,内容包括海上求生、船舶消防、应急措施(应急操纵)、海上急救、防止水域污染、渔业安全生产操作规程等;要进行10课时的实操培训,内容包括求生器材、求生方法、消防器材、急救等。但在实际环境中,由于培训船员数量大、培训成本高、存在安全风险等原因,基本安全培训往往是少数人参与训练,其余学员观摩的状态,培训效果不佳。

针对上述情况,渔船模拟器可以针对性的开发救生模拟仿真系统,包括救生筏仿真、救生信号仿真及船舶消防演练系统等。借助虚拟仿真系统的低成本、高安全、不受时空限制的优势,提高对渔业船员基本安全技能的培训质量。

猜你喜欢
模拟器航海渔船
驾驶模拟器转向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了不起的安检模拟器
千舟竞发
盲盒模拟器
划船模拟器
断水三天的航海人
大航海争霸
国内新型远洋金枪鱼围网渔船首航
航海博物馆
航海之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