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nCites的渔业论文现状及渔业研究热点分析

2019-02-08 08:40周伟王淑芳
中国水产 2019年12期
关键词:发文渔业水产

文/周伟 王淑芳

渔业是中国农业的重要组成产业,约占第一产业总产值的l/10,是保障优质动物蛋白供给,改善居民生活,促进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产业。2017年中国渔业总产值达到2.56万亿元,比2013年的0.96万亿元增长了62.5%,年平均增长率约27.8%(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中国渔业科技取得了显著进展和突出成就,共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

一个学科领域发表论文的数量与质量,是衡量该领域科学技术研究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同时也是了解该学科研究的现状、热点与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方式。本文使用Web of Science数据库(后简称“WOS”)和InCites科研评价工具,从渔业竞争力角度出发,通过对不同国家和代表性科研机构的学科竞争力可视化比较研究,分析全球渔业领域的研究热点,揭示中国渔业发展方向,为水产科研工作者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一、数据来源

本文研究数据来源于W e b o f Science和InCites数据库,根据InCites数据库提供的学科分类体系中选择China SCADC Subject 77 Narrow(中国国务院学位办学科分类目录),选取2013年~2017年渔业(0908 Fisheries Science)学科全球所有文献数据作为研究对象,并抽取美国、中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以及各国渔业研究领域代表性机构的文献数据作为比较对象。文献类型为包含所有类型,通过对论文数量、被引次数、篇均被引次数、高被引论文等指标,利用共引聚类技术和可视化分析技术对渔业类文献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

二、全球渔业论文现状分析

(一)各国学术成果比较

2013年~2017年间Incites中渔业学科总共发表SCI论文32577 篇文献。美国以7647篇的发文量排在第一位,中国则以4820篇发文量位于第二位,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巴西、西班牙、挪威、英国、印度、法国等国家依次位列其后,且发文量差距不大。中国这五年论文发表数量变化趋势和世界基本一致,但平均增长速率明显高于世界平均速率(4.98%),达到13.4%。

文献的被引频次是评价文献质量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论文被引次数越多,说明一篇论文和一个学者的影响力越大。2013—2017年间渔业学科发表32,642 篇文献中,总共被引用138,562次,全球篇均被引次数4.24。为了评价中国渔业发表的论文在世界渔业中的影响力和地位,将2013年~2017年发文量排名前10的国家的引文情况按总被引次数、引文影响力(即篇均被引次数)和高被引文献指标做图进行可视化分析(图1)。由图1可知,美国以35,521 次被引次数领先于中国和加拿大,中国以25,428次紧随其后。在引文影响力方面,中国和欧美国家都超过全球篇均被引次数4.24次/篇,其中以挪威最高为6.96次/篇,其次为英国6.41次/篇,发文量前两名的美国和中国的引文影响力则居中,分别为为4.64次/篇和5.28次/篇,日本、巴西、印度三个国家没有达到全球引文影响力平均水平。

图1 2013—2017年渔业发文量排名前10国家的论文引用情况

一个国家或机构的高被引论文数量可以体现其高水平科研情况,发文量前10的国家中高被引论文数量最多的是美国有65篇,其次是澳大利亚有37篇,英国有36篇,中国只有25篇排在第七位,巴西、日本、印度这些南美洲和亚洲国家高被引论文数量均在10篇左右。

综上,在全球渔业领域中,美国和中国的研究成果数量最多,并具有一定的影响力,而挪威、英国等国家在水产领域的研究成果的量虽不如美国、中国,但研究的总体影响力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高水平科研情况美国依然遥遥领先,中国渔业文献学术质量整体高于日本、印度、巴西等亚洲、南美洲国家,但距离英国、挪威、澳大利亚、美国等欧美传统渔业强国仍有一定差距。分析发现,中国这5年虽然在发文量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水产科技工作者的科研成果在国际上也得到更多重视,但是在论文引用影响力及高水平科研指标上表现出的科研影响力和论文质量方面还需进一步提高。

(二)代表性高校学术成果比较

为了解中国渔业代表性高校学术研究水平及其在国际学术中的地位,结合Incites中渔业排名较前的高校和2017年全国高校学科评估第四轮水产学一级学科评估名单,选取5所中国高校(中国海洋大学、中山大学、上海海洋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大连海洋大学),3所美国高校(加利福尼亚大学、华盛顿大学、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和日本的东京大学,荷兰的瓦格宁根大学,丹麦的丹麦科技大学,澳大利亚的詹姆斯库克大学,加拿大的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挪威的卑尔根大学以及巴西的圣保罗州立大学,就渔业发文量、总被引次数、引文影响力(即篇均被引次数)和高被引文献指标做对比分析。

图2 2013年~2017年渔业代表性机构学术成果比较

由图2可知,15所高校多数具备较强的科研实力,仅东京大学和圣保罗州立大学的论文引文影响力在15所高校里最少,未超过2.8次/篇,低于全球平均水平。其余高校论文的引文影响力均高于全球篇均被引次数4.24次/篇,加拿大的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和美国的华盛顿大学的引文影响力更是达到了全球平均水平的两倍以上(8.78次/篇和9.39次/篇),欧美国家高校的引文影响力都在5.99次/篇以上,中国的中山大学引文影响力为6.57次/篇,其余四所高校均在4.75次/篇和5.52次/篇之间,比欧美国家的还是有些差距。在WOS论文数量方面,中国海洋大学发文最多,其次是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大学和华盛顿大学,均在400篇以上;中国的上海海洋大学和华中农业大学发文量较多,中山大学和大连海洋大学发文量相对少一些。美国的几所高校发文量较多,都在前5名之内,日本东京大学发文量居中,欧美国家几所高校的发文量数量则在其后。中国的五所高校发文量逐年递增,和欧美国家以及日本差距不大,甚至部分高校还有优势。在论文被引频次和高被引论文方面,仅东京大学和圣保罗州立大学的被引频次未达到1000次,前三位的是华盛顿大学(3618次)、丹麦科技大学(2781次)、中国海洋大学(2743次),中国的另外几所大学的被引频次都未到2000次,欧美国家的几所高校的被引频次大都在2000次以上。中国几所高校的高被引文献数量大都在一两篇左右,和欧美国家差距较大,高被引文献数量最多的是美国的华盛顿大学,最少的是东京大学和华中农业大学一篇也没有,欧美其他国家高校的高被引文献数量大都比中国的要多。论文的被引频次和高被引文献是衡量文献影响力及在学术交流中地位的重要指标,可见中国高校的发文质量仍需进一步提高。

进一步分析中国5所高校均为水产特色学校,地区分布以沿海为主,中西部较少。另外,通过对中国渔业机构发文量的统计,中国渔业发文量最多的两个机构是中国科学院和中国渔业研究院,以这两所科研院所为代表的科学研究机构科研实力较强,为中国渔业发展及人才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可见中国渔业呈现地区和机构高校之间发展不平衡现象,这不利于整体提升中国渔业的竞争力。

三、渔业研究热点分析

一篇论文的关键词可以反映其研究基本内容。发掘渔业研究论文中关键词的变化可以了解该学科研究发展的趋势,通过关键词的统计关联和聚类分析归纳研究热点,有助于快速掌握学科科研动态。基于2013年~2017年全球WOS中渔业科学收录的渔业相关文献,利用CiteSpace V软件绘制的高频关键词共现网络,根据出现次数和共现次数前50 位关键词选取寻径网络算法,修剪产生关键词研究热点图谱(图3,图4),高频关键词和中心度较高的关键词统计见表1(部分未显示)。

图3 2013年~2017年渔业关键词研究热点图谱

通过对图谱进行挖掘、分析,归纳出渔业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根据图3和表1高频词汇统计发现,渔业研究对象最多的是鱼类,尤其是虹鳟和大西洋鲑鱼研究的最多,其次是凡纳滨对虾、鳕鱼、斑节对虾、斑点叉尾鮰、尼罗罗非鱼等。去除上述水产物种和水产,渔业,养殖等关键词后,高频词汇按频次高低主要有growth、temperature、management、survival、population、immune response、gene expression、growth performance、identification、expression、infection、protein、innate immunity、climate change、mortality等。中心度较高的词汇growth performance、population、disease resistance、immune response、innate immunity、body composition、management、growth、gene等。综合高频关键词和高中心度关键词可以看出近年来的比较受关注的研究方向growth、management、population、disease resistance、immune response、gene expression等。在研究方法上生态,环境,免疫,生化分子等学科的方法用得较多。

本文依据2013年~2017年渔业关键词共现图谱中高频次和高中心性的节点的进行挖掘整合出2013年~2017年全球渔业领域内的研究热点:1)水产养殖中的应激生物学和鱼类行为学:如图3所示,“fish”这个节点周围聚集和联系着“aquaculture”、“s t r e s s”、“p o p u l a t i o n”、“behavior”、“rainbow trout”等节点,且它们之间联系紧密形成一个节点群,在整个网络具有一定的影响力。鱼类行为学主要涉及鱼类群体和个体行为学以及种群动态和摄食、迁徙、生殖等行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和影响的相关研究;鱼类应激生物学主要是研究应激源对鱼的影响以及鱼对于其内部和外部的反应机制,尤其是氧化应激研究的较多。2)水产养殖动物营养学与养殖生态学:“growth”这个节点周围聚集和联系着“survival”、“performance”、“ t e m p e r a t u r e ” 、 “ b o d y composition”、“reproduction”、“mortality”、“diet”、“size”等节点想连,形成一个节点群。水产动物营养学主要涉及益生菌或饲料添加剂对水产动物的生长繁殖、生理生化以及抗病性的影响。水产养殖生态学主要涉及水生经济生物及其养殖生产活动与环境相互作用关系、养殖系统(模式)构建和管理原理的以及环境对水产动物的生活史各发育阶段的影响研究。3)水产动物免疫学与环境免疫毒理学:“immune response”这个节点周围聚集和联系着“disease resistance”、“innate immunity”、“community”、“gene expression”等节点想连。水产动物免疫学主要研究水生动物的免疫信号通路以及相关基因和蛋白质的功能研究,还有肠道微生物和黏膜免疫对水生动物免疫应答和疾病抵抗的相关研究。环境免疫毒理学主要研究水产动物应对环境中的重金属、农药、HAP、PCB和药物变化的免疫效应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4)水产动物分子生物学与病原生物学:“gene”这个节点周围聚集和联系着“identification”、“expression”、“evolution”、“protein”、”infection”节点想连。水产动物分子生物学主要研究水产动物生长、受体,免疫等功能性基因的克隆、表达以及分子育种和新型分子生物标志物的筛选,水产病原生物学主要关于致病细菌及病毒的基因组学、转录组以及相关致病基因筛选和致病机理的研究。从关键词时区变化图(图4)可以了解到学科发展趋势变化,2013年以来渔业的热点研究主题涉及生长、种群、管理、基因表达、生态、免疫等方面。到2014年研究重点转移先天免疫系统中的免疫蛋白在水产动物中的发现及对病原免疫反应的表达变化。2014年~2015年研究重点转移到种群结构、变量等关于鱼类种群生态学的研究。2015年~2016年研究重点转移到进化、氧化应激、应答等关于应激生理学的研究。2016年~2017年研究重点转移到疾病抵抗、生态多样性等研究。

表1 2013年~2017年渔业研究高频次和高中心度关键词统计

图4 2013年~2017年渔业研究关键词时区分布图

猜你喜欢
发文渔业水产
湖南省2021年渔业经济形势
2022第十六届上海国际渔业博览会
搞养殖,我们都看《当代水产》
山西进行渔业养殖“三区”划分
加油!水产人!
一图看懂贵州生态渔业发展
10条具体举措! 山东发文做好返乡留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
大咖点评:2020年水产动保谁主沉浮?
读懂“水产人十二时辰”,你就懂了水产人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