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在手术室的认识及应用探究

2019-02-09 21:28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9年38期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人员心理

孙 平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天津 300192)

我国国家卫计委在《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6-2020年》中明确提出应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人文关怀能力,而心理护理作为人文关怀能力的一种重要形式,对解决手术患者的心理压力十分有效,因为心理护理在手术室的应用,使机械冰冷的治疗变得更加有温度,使患者的心灵得到更好的呵护。

1 心理护理在手术室应用的相关理论概述

1.1 在手术室进行人文关怀的心理护理要点分析

在手术室实行人文关怀的心理护理主要体现:第一,要对患者的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全面的了解不但包括患者的个人身体情况,如年龄,身体素质,还要对手术的方案进行了解,如用药情况,检查情况等。第二,要保证治疗秩序和环境的优越性。首先,要为患者创造良好的手术环境,以保证患者手术时候的良好情绪。其次,要制定有秩序的手术方案,以保证手术过程有条不紊的进行,以免手术突发情况造成秩序的混乱,影响手术中患者的治疗情绪,进而加大患者的悲观程度,从而加重患者的病情。第三,一定要做到平易近人。在进行手术的时候,医护人员应该适当用肢体语言来积极引导患者的情绪,使他们看到生命的希望。第四,手术完成后,要对病人进行亲切的问候和叮嘱,让他们从心理上感觉本次手术很成功,以坚定他们跟病痛作斗争的信心。

1.2 心理护理在手术室应用的重要作用

心理护理在手术室应用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缓解患者精神压力,降低患者疼痛。手术本来对患者身体上已经造成不可磨灭的疼痛,因为与普通的治疗相比,手术患者要忍受普通患者几十倍甚至更多的疼痛。然而在背负如此沉重的身体疼痛的同时,心理伤害也与之而来。因此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可以缓解患者的精神负担,在精神状态良好的情况下,患者就会积极的应对手术这件事情,在心理作用的情况下,患者身体的疼痛感也会降低。第二,提高手术治疗的工作效率。一些患者由于自身对手术存在畏惧及厌烦心理,导致不愿意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如果在这个时候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让他们充分认识到手术治疗的积极意义,他们就会放下内心的顾虑,积极的接受和配合医院的治疗,进而提高手术治疗的工作效率。第三,提高医患之间的信任度,降低二者的矛盾冲突。近年来,医患矛盾纠纷时有发生,这都是由于两者缺乏长期有效的沟通,导致医生不了解患者的情绪,患者不了解医生的治疗手段,进而造成双方的误解,不但给双方的生活带来不便,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我国医院救死扶伤的良好形象,因此实施心理护理势在必行。

2 体现人文关怀心理护理应用的主要措施

2.1 营造良好的手术环境

手术室作为患者治疗疾病的主要场所,其手术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了患者的心情。为患者创造良好的手术环境,要做到以下几点:作为患者的主治医生,一定要对待患者热情,对于患者的心理疑问和不良情绪给予及时的安抚,以让患者尽快的适应治疗环境,让患者心理上感觉愉悦。相关护理人员要保持亲切柔和的态度,以消除由于语言过激造成患者的消极心理,要以朋友和家人的态度,对患者进行情感和心理的交流,以提高患者对医院的信任度,从而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

2.2 进入手术室前的心理护理

患者手术前的焦虑心理是十分严重的,其焦虑内容主要存在以下方面:对手术医生技术水平的焦虑,对手术疼痛感的焦虑,以及自身素质的焦虑三个方面,因此心理护理应该重点围绕患者的这些焦虑展开,从医学知识上对患者进行科学的普及,让他们对手术进行正确的认识和理解,以降低他们对疼痛的恐惧。此外,对患者主治医生的技术进行详细的介绍,以增强患者对医生的信心。

2.3 手术中的心理护理

手术中的患者情绪容易不稳定,波动也比较大,因为这必经关乎着自己的生命,这就需要时刻关注患者的情绪状态。手术室中的心理护理人员应该跟患者的亲人一样,对患者的各种需求和疑虑都要作出及时的应答,甚至有的时候还要对患者作出一些积极的肢体语言,如握住患者的手,给他们力量和信心,对未完全麻醉的患者进行语言上的积极引导,以降低他们身体的疼痛感。

2.4 手术后的心理护理

手术后要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详细的询问,对患者出现的不良情况给与正确的引导和解说,让他们正确理解术后一些不良的反应是正常的不要过于焦虑,医护人员会随时对他们的身体恢复情况进行关注的,让他们在心理上具备一定的安全感,并对相同病例的成功案例进行介绍,以缓解他们急于痊愈的情绪,增加他们术后恢复的信心。

3 心理护理知识在手术室应用的未来发展趋势

3.1 个性化的心理护理

每个患者由于自身体质和身体素质的不同,其心理特点也就存在差异,因此在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的时候需要有针对性,个性化的心理护理发展成为必然趋势。个性化的心理护理要求相关人员要对针对患者不同的疾病作出不同的护理方案,如癌症患者与骨折患者,两者的心理护理肯定是不同的,癌症患者需要更多更积极的心理护理。

3.2 有效的心理护理评价体系

现阶段,医院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还缺乏一定的专业性,绝大多数都是依据护理人员的个人认知进行心理指导,心理护理效果也无法得到精准的测量,心理护理质量是否有效,需要一套完善的心理护理评价体系进行衡量。随着心理护理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有效的心理护理评价体系也会逐渐建立起来,在评价体系的考核下,心理护理才会真正的发挥其功效,真正帮助患者走出病痛的阴影。

猜你喜欢
手术室护理人员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手术室优质管理在提高手术室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护理人员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作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