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护理体会

2019-02-10 15:45王翠娜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9年11期
关键词:光疗眼罩蓝光

王翠娜

(河南省人民医院产科二病区,河南 郑州 450000)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症状之一,足月新生儿一般出生2—3天出现,4—5天达高峰,黄疸程度轻重不一,持续7—10天消退,新生儿一般情况良好,为生理性黄疸,无需特殊处理。若黄疸出现在24h内,TSB>102mmol/l;足月儿TSB>20.6mmol/L,早产儿TSB>255mmoL/L;血清结合胆红索>26mmol/L;TSB每天上升>85mmol/L;或黄疸消退延迟,超过2—4周,多为病理性黄疽,需及时治疗以免造成颅脑损伤。光照疗法(光疗)是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其原理是胆红素是一种对光不稳定的化学物质, 在光的作用下,未结合胆红素由有毒、脂溶性转化为一种无毒、水溶性的异构体,从肝胆及尿液排出体外而退黄,用波长为425 一475 nm 的蓝光照射, 采用双面照射法, 配合酶诱导剂如苯巴比妥以加速胆红素结合, 照射时间1-4 天副作用少,价格便宜,对新生儿损伤少,操作简单。但是在临床工作中,常常因为蓝光照射时新生儿哭闹不止,裸体使新生儿无安全感,佩戴眼罩不适应等原因,家属不能配合治疗,导致每天蓝光治疗时间不足,效果差,反复照射,延长了住院时间,甚至放弃治疗,导致了不良后果。2016年12月到2017年7月,笔者对50例在院治疗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光疗时细心的观察和细致的护理是至关重要的,它可以保证光疗的顺利进行,以达到预期效果,并可避免或减轻光疗过程中的副作用。

1 一般资料

我科2016年12月到2017年7月的足月新生儿,50例,男婴25例,女婴25例,出生2—4天,体重大于2.5kg小于4.0kg,经皮测黄疸指数为210—275mmol/1。遵医嘱给予蓝光治疗8—10小时/天,根据家属和新生儿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让家属对新生儿黄疽有充分认识。护士精心做好光疗前的准备工作,光疗时主动巡视,详细记录,减少了新生儿哭闹,取得了家属的信任,焦虑程度明显减轻,能主动配合对新生儿进行蓝光治疗,治愈新生儿黄疸,无一例放弃治疗。无并发症的发生。均顺利出院。

2 护 理

2.1 家属心理支持

产科病房实行母婴同室,光疗时新生儿的哭闹容易引起家属的不安、烦躁,新生儿裸体孤单的躺在光疗箱内,初为人父人母的年轻人觉着新生儿可怜,心理脆弱,易受外界的干扰,放弃光疗。向患儿家长介绍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危害性及治疗目的,介绍成功病例减轻家长的恐惧和紧张心理,详细介绍蓝光治疗时新生儿会出现的现象如腹泻,大便颜色变黑绿色,哭闹,佩戴眼罩不适应,裸体无安全感等,只要保护好双眼及外阴,对患儿愈后无不良影响,取得家属的理解和支持, 积极配合。同时鼓励家属上网查询相关的知识,区分病理性黄疸和生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必须治疗,不能等自行消退,严重者可引起智力损伤,家属的焦虑情绪明显减轻,依从性提高

2.2 光疗前准备

2.2.1 器械的准备

水槽内加蒸馏水至2/3 满,接通电源,用75%酒精擦去灯管上灰尘, 检查灯管是否光亮, 一般采用波长 425~ 475nm 的蓝色荧光灯,灯管与皮肤的照射距离为 35~ 50cm。箱温要求在32-34°C 之间,湿度为 55% ~65%。如夏天, 可将光疗装置放在通风处防止温度过高,冬天要先预热,注意保暖。

2.2.2 患儿的准备

进行蓝光冶疗前患儿要洗澡, 保持皮肤清洁, 减少感染。洗澡后不擦爽身粉, 避免影响光线照射效果,同时检查皮肤有无损伤,洗澡后剪短手指甲,检查脐带有无出血,新生儿感觉舒适。洗澡后及时喂奶,补充水分,新生儿人眠后用一次性黑眼罩遮住双眼, 松紧适宜,防止眼罩脱落,穿纸尿裤遮住会阴部,男婴要用黑色短裤注意保护好睾丸。光疗前测量体重,此次新生儿睡眠时间较长,哭闹减少,依从性好,醒后按需哺乳。

2.3 光疗时的护理

2.3.1 体位

首次放人蓝光箱时,新生儿采取侧卧位,双腿自然屈曲,膝盖部位能触到蓝光箱的边缘,伸腿时双脚能触到蓝光箱的底郝为宜,新生儿有安全感,要及时更换体位,防止局部受压,将患儿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引起窒息,四肢尽量张开增加照射面积,以提高疗效。观察患儿哭闹情况,有无呕吐、大小便,及时擦干净,因新生儿裸体缺乏安全感,哭闹时可握住婴儿的手给予皮扶的抚摸,使患儿有安全感,同时可以轻声安慰,尽量使其安静。

2.3.2 喂养

加强喂养,多补充水分,由于光疗时小儿易哭闹、出汗,显性以及在光疗时的不显性失水增加40%,稀便中水分比正常儿也要损失两倍以上,故光疗时水的需要量增加全日总量的15%一20%,可多喂些糖水,脱水者要补液.因新生儿胃呈水平位,喂奶时应稍抬高头部,进食后取右侧卧位,注意有无呕吐、呛奶的发生。及时准确记录进食量、呕吐量及大便量和次数。

2.4 加强巡视,观察病情变化及光疗副反应,并做好记录

①观察眼罩、纸尿裤有无移位、脱落,及时调整到位,防止损伤眼睛及生殖腺。

②观察黄疸消退的情况,大小便的性质,皮肤有无损伤及皮疹。当出现青铜症时及时汇报医生光疗时可增加肠蠕动,分解产物经肠道排出刺激肠壁,引起稀便及排便次数增加,对新生儿皮肤刺激较大易引起臀红,应勤换尿布, 清洁臀部保持干燥,一般不需特殊处理,光疗停止后可消退,预防皮肤感染。皮肤出现红色皮疹,多见于面部,四肢及躯干,要注意皮疹的量、大小及观察患儿有无哭闹,光疗结束后可消退。

③发热或体温不升:发热是蓝光疗冶中常见的不良反应,应保证患儿的舒适,新生儿体温中枢发育不完善, 光疗箱的温度与室温相差较大,应注意保暖和避免光疗箱温度过高,刚入温箱时可每1 小时测体温,待体温平稳可再根据体温随时调节箱内的温度。每4小时测体温一次,体温控制在36—37.5℃之间,如体温大于38°C,应暂停光疗,必要时采用物理降温,如体温低于36°C 则应保暖。

④观察新生儿的全身情况,有无抽搐及呼吸暂停,面色青紫,反应低下等,及时汇报医生。

⑤保持蓝光箱处于功能位,箱温恒定,通风良好,避免阳光直射

2.5 蓝光治疗结束后护理

光疗结束,应再次测量体重,除去眼罩,检查眼睛及全身皮肤完整情况,有无破损,消毒脐部,更换尿布,遵医嘱可用氯毒素滴眼液滴眼。及时记录光疗时间、停止时间及黄疸消退情况,进食量及大小便情况。给患儿洗澡,按时测量体温,连续两天,观察皮肤黄疸有无反跳现象。光疗箱用75℅医用酒精清洁消毒,倾倒水箱的蒸馏水,保持干燥备用,并做好登记。

2.6 工作人员认真洗手,防止交叉感染

接触新生儿前后主动洗手,每次喂奶前先检查新生儿的大小便情况,及时更换尿布,洗手后,帮助母亲母乳喂养,态度认真,工作有条不紊,新生儿紧抱轻放,家属看着放心,依从性好。

猜你喜欢
光疗眼罩蓝光
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不同光疗策略的临床效果研究
丙种球蛋白联合光疗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临床疗效
眼罩
强光疗与传统光疗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及安全性的比较/
创意眼罩
蓝光特别推荐
蓝光特别推荐
蓝光特别推荐
狐狸眼罩
戴眼罩有助消除眼部疲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