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陵山区林果生产机械化推广现状及对策

2019-02-11 13:21公翠霞
山东农机化 2019年5期
关键词:丘陵林果农机化

公翠霞

林果生产机械化的实现可以改变生产方式、提高农业效益、增加果农收入。蒙阴县作为丘陵山区的林果生产大县,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果农的收入。

一、现状

蒙阴县地处沂蒙山腹地,丘陵、山区占全县总面积的90%以上,全县小麦种植面积为5.7万亩,玉米种植面积为8.9万亩,而丘陵山区蜜桃、苹果等林果面积达125万亩,北部几个乡镇为无粮乡镇。近年来,县农机部门以优化农机装备结构为己任,以努力提高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为目标,通过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强化了农机新技术新机具宣传引导、技术推广、农机作业示范园区建设,主要引进演示推广了林果业主要环节生产机械。到2018年底,全县农机总动力达48.5万千瓦,拥有各种农业机械及配套机具3.6万台套,其中微耕机、机动喷雾器、割草机等微型机械2.4万台,大型植保机械7847台套,林果业主要环节生产机械化水平明显提高。农业灌溉改变了传统的普通喷灌模式,引导使用了新型节水灌溉技术,新购喷灌、滴灌、微滴灌等设备达3800台套。农机专业合作社达到了35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社1家、省级示范社2家、市级示范社7家,合作社从业人员有490人,拥有各类农机具978台套,年经济收入4000余万元,农业机械在林果业生产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主力军作用。

二、特点

(一)发展机遇难得。种田能手抓住机遇,采取流转和托管等方式把外出打工和不愿种地农民的土地集中起来统一经营管理,为丘陵山区大中型农业机械的使用创造了基础条件。以垛庄镇孙家峪子村为例,原来该村共有1200口人,年轻的壮劳力220余人外出务工,留守在家的基本都是老幼妇弱,大部分田地荒芜无人耕种,在这种情况下,农村的一部分种田能手和技术骨干抓住机遇,2016年1月份在村支部书记的带领下,成立聚利农机专业合作社,以带机入股、土地入股等方式,土地集中起来统一发展3000余亩的现代蜜桃苹果产业园,大量荒芜田块被利用,流转面积呈连年递增态势。实施土地流转、全程托管服务,既解决了农民群众种地难、收获难的问题,又解放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减少了作业环节、节约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土地利用率,经济和社会效益效益十分显著。

(二)群众基础较好。2015年以来,共争取山东省基层农机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一个,项目资金30万元;省级山区林果高效植保示范项目一个,项目资金20万元;省农机化创新示范工程项目一个,项目资金20万元,通过项目的实施,在野店镇建设了2处林果植保农机化作业示范基地,通过召开作业现场演示会示范引进、演示推广了当今国内外40多种先进适用的林果植保、修剪、节水灌溉、水肥一体化、秸秆综合利用等农业机械,使丘陵山区农机用户了解掌握了更多的新机具、新技术,大幅提高了全县山区农机化水平。

(三)政策拉动给力。2015年以来,全县共争取实施国家农机购置补贴资金2844.8万元,新增各类农机具22053台(套),受益农户达到21375户,带动农民购机投入6636万元,农机购机补贴政策的实施,激发了农民自用和经营农机的热情,加快了丘陵山区传统生产方式向现代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加快了全县山区丘陵机械化水平的提升。

(四)机具选型正确。由于丘陵山区的特殊地貌特征,造成大中型农业机械无法进地作业,大力示范推广小型微耕机、林果植保机械、植保无人机等一些适应丘陵山区使用的植保机械,有效解决了大型机械无法进地作业和农村留守的老弱病残人员无力操作机械作业的问题。2015年以来,每年都举办山区丘陵农业机械展,邀请省内外农机企业参展,参展各种农业机械300多个机型品种,2018年10月19~21日成功承办了全国农业自走式植保机械科技创新联盟2018年会暨农药药械标准化精准应用技术论坛,为今后广大果农科学用机、科学用药、改变观念、精准施药提供了科学保障。

三、问题

(一)示范推广力度不足,难以满足山区丘陵地区作业机具需要。这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调查研究不够。由于没有深入了解和分析山区农民的需求,使引进演示推广的种类不适宜或者不完全适宜山区农业生产,在农民中存在“想用而不知道用什么”的问题;二是适用丘陵山区作业的农业机械短缺。农机生产企业对山区农机化新机具、新技术研制开发力度不够,导致适宜山区机械作业性能好的农机具偏少,且品种单一,现有小型农机品种单调,主要表现在动力机械多,配套农机具少;不同作业环节机具保有量差异大,种植机械和耕作机械多,植保机械、收获机械少。

(二)山区农民收入低、购买力弱的现状,短期内难以改变。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以来,由于农业机械的生产和销售也主要以大中型农业机械为主,但对于适宜于山区的一些特定种类机具,如旋耕机、植保机械、花生生产机械、微滴灌、植保无人机等,重点倾斜和扶持的力度不够。认识上的误区与丘陵山区复杂地形地貌的客观限制,使山区的农机化基础越来越薄弱。

(三)丘陵山区地方财政相对薄弱,制约发展。各级对丘陵山区农机化投入少,农业基础条件薄弱、适宜农业机械少且无法进地、缺少新技术的引导推广,这些远远不能满足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以及农村经济发展需求,不能提供有效的服务。

四、建议

(一)实施山区丘陵土地“宜机化改造”。解决丘陵山区农机化发展首先必须解决土地问题,也就是改造土地让作业机械能够进地,实现机械化作业。今年蒙阴县争取市级丘陵山区“宜机化改造”试点项目,项目实施后将推动山区农田地块小并大、短并长、陡变平、梯改坡、弯变直和农机作业实现互联互通,完成农机通行和作业基础条件,提高全县林果业生产机械化进程和机械化作业水平。切实破解丘陵山区农机化难题,助力乡村振兴,补齐农业基础短板。

(二)因地制宜发展丘陵山区农机化。根据丘陵山区的自然条件和农业种植特色,积极引进、示范适合丘陵山区使用的小型、微型耕作收割机械,确保丘陵山区农机化水平持续快速稳定提高。针对迅速发展的林果业,重点引进推广种植机械、植保机械、采摘机械、修剪机械、收获后处理机械,微滴灌、水肥一体化等节水灌溉设备,进一步优化提升农机装备结构,培育引导使用适宜山区生产的中小型农机具。

(三)加大林果机械补贴,加快丘陵山区农机化发展步伐。农业机械在丘陵山区林果业生产的大面积推广和运用有了用武之地,以“产业急需、农民急用”为导向,加快研发引进高效、低耗、智能农机装备和技术成为当务之急。这样我们就应抓住客观上已经存在的丘陵山区农机化发展的新的历史性机遇,从县级政策倾斜层面上,建议县财政加大对丘陵山区农机化发展的投入力度,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时追加补贴或拨付专项资金,围绕主导产业,开展无人机植保、自走式喷雾机植保等高效植保机械的追加补贴,进一步增加适宜山区作业的农机拥有量。

(四)发展农机服务组织,提高丘陵山区农机化水平。农村土地大量托管、流转,与耕地的规模化种植相适应,农业机械的规模化经营与作业也成为农机发展的新趋势,今后,要以农机合作社为主体,推广使用大中型和新式农机具,对丘陵山区农机专业合作社和农机大户优先安排补贴资金,加大投入,完善机制,壮大丘陵山区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服务实力。通过丘陵山区农机合作社的大发展,辐射、带动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的将大力提高。

猜你喜欢
丘陵林果农机化
加快推进丘陵山区农业生产托管服务
平山县主要林果有害生物的发生及防治
《贵州农机化》征稿启事
《贵州农机化》征稿启事
《贵州农机化》2018年征稿启事
《贵州农机化》征稿启事
适宜丘陵山区发展板栗生产的关键措施
胡丘陵《栽树》
阿克苏林果虫害专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请和一只胖子相恩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