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科技”变成坑

2019-02-11 10:36游宇明
杂文月刊 2019年1期
关键词:东站索道纸质

游宇明

最近到杭州开了一个会,回程是在杭州东站坐高铁,因为没有改签到合适的车票,我在车站等了两个多小时,目送了至少三十趟车离开。每当新的列车驶入,车站的广播里总会响起这样一段话:“亲爱的旅客朋友,你们好!高某某次列车已经进站,请大家排队检票,等候上车。请不要看手机,以免发生危险。”

这段话前半部分没什么特别,国内任何车站都是这么广播的,唯有“请不要看手机,以免发生危险”是杭州东站的“特色菜”,即使不是唯一,起码也是少见。

大概很少有人否定手机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的便利。以前我们想联系一个人,先是打固定电话,假设这個人不在电话边上,或者所在地方没有电话,近一点的,你得劳动双腿去找他,累出一身臭汗;远一点的,则须被动地等待他回来或去邮局发电报通知了,那种焦虑非亲力者无法想象。现在呢,人人一部手机,11个数字一拨,立即可以搭上线,如果想看他的模样,还可以使用QQ或微信的视频功能,从头到脚扫描一遍。近些年,随着科技进步,手机的功能进一步拓展,比如闹钟、日历、录音、录相、照明、写作、计算、读新闻、看电影电视、听歌、收付钱款,你平时通过电视、电脑、银行可享受到的一切,手机都能给你。

然而,世间没有一种东西十全十美,手机也不例外,它一方面给了我们方便,另一方面又带来了某些负面影响。手机的第一种伤害是外在的。只要留心报章,我们不难发现类似新闻:某某横过马路时只顾盯手机,最后被汽车撞飞;某某下楼乘电梯,门已打开,轿厢未同时跟上来,玩手机忘了神,一脚迈向黑黑的深坑;某某开车看微信,结果汽车撞断护栏摔下悬崖……除了外在的伤害,还有内在的。同样是阅读,读纸质书,连读两个小时眼睛不吃力、不干涩,在手机上只要读一个小时,眼眶就会疼得像要掉出来似的。纸质书没有辐射,在眼睛得到一定休息的情况下,无论如何阅读,身体都不会受到影响;手机则有辐射,假若毫无节制地使用,我们的皮肤、大脑就可能生出各种奇怪的疾病。

现代科技产品的负面作用决不只是手机才有。汽车是个好东西吧,人走路1个小时超不过10公里,汽车在高速公路上可能跑出110、120公里的时速,但研究表明:经常依赖汽车出行的人因为消耗的热量太少很容易肥胖。电脑是个可爱的伙伴吧,钢笔写字容易将手指磨出硬块,电脑打字绝对不会,速度还要快三四倍,并且修改起来不留痕迹,但电脑打字会在某种程度上损害记忆力,时间长了,你很可能小学时会写的字现在写不出来;索道挺刺激,对不?它一方面可以节省时间与体力,另一方面又能将人提升到一个靠生理力量无法企及的高度,然而,由于速度太快,你在索道上看所有景致都是走马观花。

上述种种问题,我们自然可以通过科技创新“搞定”一部分,比如玩手机过久或持手机上下楼梯,完全可以设计提醒功能;乘汽车时间太长,也可以设计出测量体重变化的仪表。以今天的科技水平,这些都毫无难度。只是,我仍然觉得外在的东西再先进也不如内在的管用。一个人只有充分认识到科技产品本身的局限性,克制对方便、享受的贪欲,才能真正取其利而舍其害,保持生命的健康安全与内心的安宁快乐。

人永远是靠自我的理性立足于这个世界的。

猜你喜欢
东站索道纸质
浅析索道桥性能的改善方法
TDJ微机可控顶调速系统在平顶山东站的应用
平顶山东站控制系统的故障导向安全措施
新型微机可控顶自动调速系统在平顶山东站的应用
长江索道迎来30岁生日
纸质书与《北京是个好地方》
纸质读物的困境与出路
独立书店浪漫的纸质生活
加减速顶在南京东站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