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透与说透

2019-02-11 10:36王俊良
杂文月刊 2019年1期
关键词:上蔡年羹尧小吏

王俊良

历史上,能悟透百态人生,还能屹立庙堂与江湖不倒,不乏其人;悟透了,还敢于说透人生,并不多见。

悟透即看透,说透是看透后的坚持。前者凭智,后者须慧。齐武帝萧赜,欲以佛立国。其子竟陵王萧子良,是积极推动者。身在官场的范缜,悟透了萧氏父子尊佛意在愚弄百姓,也看透自己若盛称无佛的结局。本来,悟透了上意,则可避祸远害;执意说透,得有“偏向虎山行”的预期。

一开始,萧子良问范缜:“君不信因果,世间何得有富贵,何得有贫贱?”范缜回答得巧妙又机智,说:“人之生譬如一树花,同发一枝,俱开一蒂。随风而堕,自有拂帘幌坠于茵席之上,自有关篱墙落于溷粪之侧。坠茵席者,殿下是也;落粪溷者,下官是也。贵贱虽复殊途,因果竟在何处?”

“说透”招致“子良不能屈,深怪之”!范缜付出的代价,就是出尚书省,被罢官回乡,直接出局。这一点,李斯的悟性,要比范缜高。一个上蔡小吏,从厕中鼠与仓中鼠的不同际遇,悟透“人之贤不尚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由是,李斯不想“久处卑贱之位,困苦之地”,遂有“故斯将西说秦王矣”。

历史证明,李斯“悟透”天赋,绝非常人可比。仅从上蔡小吏爬到宰相高位,享受“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力肆意,不是悟透世事者,都能企及的高度。然而,权力给人错觉,是自己对自己的无所不能信以为真。幻觉天底下唯有自己才是最聪明最能干的。直至被腰斩,也未跟儿子说透“牵犬东门,岂可得乎”的奥秘所在。

事实上,如李斯一样“聪明一世糊涂一时”的人,并不鲜见。典型如乾隆年间的和珅。论“悟透”,和珅可谓世间一流。通晓政务,洞悉世情,机敏果斷,记忆力惊人且武艺高超,是少有的文武全才。恰恰因为和珅超群的“悟透”能力,才造成“艺高人胆大”错觉,致使其万劫不复。直至被嘉庆赐死狱中,连“说透”的机会都不给。

雍正朝抚远大将军年羹尧,曾平息西藏、青海乱事,得到雍正特殊宠遇。“悟透”了雍正心思,就大肆倚功造过、骄纵跋扈,贪敛财富、结党营私,“异己者摈斥,趋附者荐拔”。最终,被削官夺爵,赐自尽。年羹尧“悟透”了,也“说”了,却没敢“说透”。

王熙凤之“悟透”,能力并不亚于范缜、李斯,甚至,较之大名鼎鼎的和珅、年羹尧亦更胜一筹。《红楼梦》说王熙凤,“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巧设“相思局”一节,足见其“悟透”能力非同一般。

连“男女那点事儿”,都不能“悟透”的贾瑞,怎配跟王熙凤过招?倒是贾蓉、贾蔷这等能“悟透”一切的主儿,为承包大观园采办事宜,让王熙凤有机会在“亲情”与“职场”间任意游弋,堪称“悟透”不“说透”高手。

可见,“悟透”能力强的人,往往自视甚高。洪迈在《容斋随笔》里,借名将感慨“悟透”现象,说“自古威名之将,立盖世之勋,而晚谬不克终者,多失于恃功矜能而轻敌也”。这番话,似乎专门说给范缜、李斯、和珅、年羹尧、王熙凤听的,可谓“字字锥心,句句见血”。

纪晓岚说,盖天下大患,莫大于有所恃。恃财者终以财败,恃势者终以势败,恃智者终以智败,恃力者终以力败。恃“悟透”呢?方孝孺“悟透”了,也“说透”了,结果脑袋搬家!后来悟透者,谁还敢说透?

猜你喜欢
上蔡年羹尧小吏
年羹尧人生大转折背后的玄机
明月当空
明月当空
除了写得好看,其实没多少创见
上蔡方言亲属称谓语的多角度考察
水滴石穿
杨松泉之后的上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