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在结核性脑膜炎患者护理中应用细节护理的效果

2019-02-12 12:28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450000安帅华樊玉霞王钟敏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9年13期
关键词:脑膜炎结核性压疮

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450000)安帅华 樊玉霞 王钟敏

本研究选择我院收治的78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细节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78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确诊为结核性脑膜炎,均知情并同意参与本次研。将上述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平均分成A、B两组,每组为39例。其中,A组男22例,女17例,年龄为12~68岁,平均年龄为(45.3±4.5)岁,置管时间为21~63d,平均置管时间为(44.5±6.5)d;B组男23例,女16例,年龄为14~65岁,平均年龄为(44.8±3.9)岁,置管时间为23~60d,平均置管时间为(45.2±5.6)d。对比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置管时间等一般临床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A组应用常规护理。协助患者调整体位,对于昏迷状态的患者将其头部侧向一边,控制病房探望人数,定时对病房进行清理打扫,常规检查患者的各项生命指标。B组在A组基础上加以细节护理。①心理护理。加强和患者的沟通交流,保持热情的态度和微笑,关心患者的心理情绪变化,给予患者安慰和鼓励。向患者详细说明结核性脑膜炎的形成机制、病理特点、注意事项等,消除患者对于病情的误解,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②压疮护理。针对患者长期卧床的特点,做好对患者压疮发生可能性评估,制定压疮护理计划,提高对预防压疮的认识。增加对患者的压疮发生检查次数,定时调整患者体位,保持床单、衣物洁净;③管道护理。针对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留置导管的问题,做好管道的分类和标记,在管道上贴上标签。注意向患者和患者进行管道的安全性和重要性,在交接工作进行时做好管道的巡视,及时纠正管道存在的堵塞或脱落情况。④用药护理。严格遵照医嘱进行用药,认真核对、仔细记录,做好对患者的用药指导。观察患者用药后的神态表情和行为举止,向患者及其家属说明不同用药后的反应,对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立即报告处理。

1.3 评价指标 采用我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对患者进行随访,包括护理态度、护理技能、护理环境等,总分为100分,以>85分表示非常满意,70~84分表示满意,<70分表示不满意,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观察和记录两组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

2 结果

经过护理后,B组护理满意度(97.44%)相较于A组(79.49%)明显更高,组间差异显著,具有可比性(P<0.05);经过护理后,B组不良事件(5.13%)发生率相较于A组(17.95%)明显更少,组间差异显著,具有可比性(P<0.05)。

3 讨论

结核性脑膜炎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脑膜和脊膜的非化脓性炎症性疾病,肺外结核患者容易引起神经系统患病,并且以结核性脑膜炎最为常见[1]。随着因结核杆菌的基因突变、抗结核药物研制相对滞后和艾滋病患者数量的增加,结核性脑膜炎发病率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由于结核性脑膜炎对患者的蛛网膜和软脑膜会造成不良影响,甚至于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所以,必须要全面提高护理质量,更好地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2]。临床护理工作多为重复平常、琐碎、繁杂的细小工作,细节护理作为一种“人性化”护理模式,是保证护理安全、提高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提升护理诚信度的先决条件。在结核性脑膜炎临床护理中应用细节护理,基于患者生理和心理需求,不仅注重对患者的机体基础护理,还更加关注对患者的心理护理、环境护理、生活护理。在上述研究结果中发现,经过护理后,应用细节护理相较于应用常规护理,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更高,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更少,组间差异显著,具有可比性(P<0.05)。说明应用细节护理,大大增加了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积极配合护理工作,也更好地起到了改善患者预后效果的作用。

综上所述,在结核性脑膜炎护理中应用细节护理,能够有效减少不良护理事件发生情况,更好地满足患者护理需求,改善护患关系,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大力推广和应用。

猜你喜欢
脑膜炎结核性压疮
贴膜固定法换药在压疮治疗中的应用
NEAT1和miR-146a在结核性与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家有卧床老人,如何预防压疮
16SrRNA基因检测在儿童细菌性脑膜炎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Vaccination
尼日尔脑膜炎流行已致76人死亡
T-SPOT TB联合IL-10、IL-27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价值
误诊为结核性胸腔积液的淋巴瘤2例分析
浅谈压疮的预防及护理
人感染猪链球菌脑膜炎误诊结核性脑膜炎一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