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光学角度分析现代人群日常用眼需求

2019-02-13 08:36林明北
中国眼镜科技杂志 2019年1期
关键词:用眼棱镜度数

林明北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眼视光学理论体系的完善,验光和配镜技术得到大幅度进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特别是近年来人们的用眼习惯相较以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而验光和戴镜的日常模式却基本沿袭传统方式。

屈光不正的矫正理念是根据人们的用眼习惯和用眼需求来设定,以往,我们首先考虑的是患者的看远视力和视觉,对于近距离的用眼需求考虑得并不全面,患者往往也是一副眼镜远用和近用不加区分。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屈光不正患者的用眼需求以看远为主转变为看远和看近同等重要,在人们日常8小时的工作生活中,近距离用眼时间超过远距离用眼时间,如手机、电脑的运用等。暂时抛开美观与眼睛保护的功能不谈,本文主要探讨远用和近用眼镜验光配镜时几点参数的不同所带来视觉感受和用眼卫生的区别。

1 远近用眼镜光心距的区别

众所周知,远近用眼镜光心距存在区别,在日常验配眼镜时,除老花镜外,现实中仅仅考虑到远用光心距,对近用光心距几乎不加以考虑,当然也未加以区分。远用和近用的光心区别在于:由于近距离阅读时,双眼需要适量集合才能同时注视同一目标,而近用眼镜距离眼睛有一定距离,故双眼视线与近用眼镜片焦点所表征的近光心距和远光心距有所区别(如图1)。

图1

如图1所示,当我们双眼注视O点时,双眼视线与近用眼镜片交点的间距所表征的近光心距L1Lr应小于远用眼镜的光心距C1Cr,修正量值与近阅读距离有关。

例1:如图1所示,已知镜眼距AB=12mm,角膜表面至眼球回旋点BC=13mm,远光心距为C1Cr。求近光心距L1Lr。

解: 因为 △OL1OLr ∽△OC1OCr

所以 OA/OC=L1Lr/C1Cr

因为 OA=OB-AB OC=OB+BC 所以(OB-AB)/(OB+BC)=(OB-12)/(OB+13)=L1Lr/C1Cr

设远光心距C1Cr为Pd,近光心距L1Lr为Pn,注视距离OB为Nd(单位为mm),可得如下公式: Pn=Pd×[(Nd-12)/(Nd+13)]

例2:设被测眼远用光心距为65mm,近阅读为330mm。求近光心距。

解:Pn=Pd×[(Nd-12)/(Nd+13)]=65×[(330-12)/(330+13)]=60.26mm

根据上述例子,远近眼镜的光心距存在较大的不同。若光心距存在误差,会产生棱镜效应,导致视力疲劳或隐斜视。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据实践经验证明,眼镜近用时,近视眼镜光心距稍大或远视眼镜稍小,可以使配戴近用眼镜在注视近目标时少量缓解集合张力。

2 瞳高的区别

配远用眼镜时,一般采用把瞳高往上做,这对于远用是合适的,不过对于近处用眼来讲,存在不合理性,特别是远视眼镜。因为,近处用眼时,眼睛一般会从镜片偏下方视物,人为地造成瞳高的误差。根据人眼三联动原理,即调节、集合、瞳孔缩小的关系,视近时眼睛视线会偏离镜片的光学中心。没有从镜片光学中心区看时也会存在棱镜效应,近处用眼时眼睛所受的棱镜效应举例如下:

例1:设远视度数+4.00DS,框架高度36mm,PD65mm,长期电脑用镜距离为400mm,配镜光学中心在框架的几何中心上移动2mm计算,近用400mm处瞳距公式400毫米处瞳距=65×(400-12)/(400+13)=61mm,远用瞳距-近用瞳距:65-61=4mm,单眼瞳距差2mm。以眼睛从框架的几何中心下方4mm处也就是光学中心下方6mm处评估:

右眼:镜片度数+4.00DS在光心下方6mm及光心内侧2mm处的棱镜效果为:光心下方6mm

P=CF=0.6×4=2.4△B90(底朝上)

光心内侧2mm

P=CF=0.2×4=0.8△(底朝外)

合成棱镜棱镜效果

P=√pv2+ph2=√2.42+0.82=√5.76+0.64=2.53△

基底的方向为90°+arctan2/6=108.5°

所以该眼近处用眼时所受的棱镜效果为:2.53△B108.5° (底朝外上方)。

3 调节需求的区别

当眼睛望远时,理论上眼睛的调节需求为0或微量调节;看近时,晶体需要付出一定的调节满足需求,才能看清近处的目标。不同的注视距离所需要的调节量值也不相同,调节需求等于注视距离的倒数。例如,注视距离为40cm,调节需求为+2.50度,注视距离33cm,调节需求为+3.00度,注视距离为25cm时调节需求为+4.00D。对于无眼位异常或视功能异常的青少年眼镜近用时,近视度数适量低配,远视度数适量足配,可以缓解眼睛疲劳,可避免因眼镜的因素导致调节性近视的发展。当然,老年人因调节幅度的下降,远近度数本就有区别,因属于另外范畴,不在本文探讨范围之列。

4 其他区别

远近处用眼还包括前倾角、镜眼距、镜面弯等一些参数的区别。近用眼镜时,前倾角应比远用眼镜略大,镜眼距略远,镜面弯略弯等等。

总之,眼镜远用和近用,因为注视距离的不一样,导致参数和细节的改变,单副眼镜已经不足以满足现代人群的科学用眼需求,需要综合考虑,正确引导。❏

猜你喜欢
用眼棱镜度数
分配正义:以弱势群体为棱镜
通过法律、机器人和社会的棱镜与人工智能共生
《平行四边形》拓展精练
友谊
图形中角的度数
大棱镜温泉
早期干预护理在儿童用眼保健方面的临床应用
利用“多用”,提高物理课堂效率
水晶棱镜
人类天生会“用眼”的遗传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