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装饰专业课程“主动衔接”模式研究

2019-02-14 06:10丁晓华黄志华
山西建筑 2019年12期
关键词:行业标准专业课程装饰

丁晓华 黄志华

(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无锡 214153)

1 概述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建筑专业课程教学仍存在很多问题:一是学生能否毕业依然是以学科考试为主,职业技能、职业资格证书为辅。二是高职院校的定位仍然难以摆脱学科教学的束缚。三是高职院校因实训室和实训基地建设的制约,实际有些仍是以理论教学为主而实践教学为辅。四是与行业标准和企业需求脱节,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成为制约高职教育发展的重要环节。以上因素都致使教学内容和行业标准之间没有得到很好地衔接。

但是相对于行业需求,现有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与行业标准的“被动衔接”导致企业需求变化和课程体系衔接不准确和更新不及时的问题。如以前装饰专业对施工员的专业知识培养标准要求为:

1)熟悉装饰构造、建筑结构与建筑设备等专业基础知识;

2)熟悉装饰材料;

3)熟悉装饰工程预算的基础知识;

4)熟悉装饰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成熟,计算机技术在建筑装饰行业中也得到广泛的运用,于是需要装饰专业施工员能掌握与建筑装饰相关的计算机应用程序、资料信息管理软件等,如CAD制图,3DMax,PhotoShop和工程算量软件等。因此建筑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和行业标准“主动衔接”模式研究非常必要。

2 “主动衔接”模式下课程资源的更新方式

2.1 从装饰行业企业人才需求来开发课程资源

近年来,伴随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及装饰行业的蓬勃发展,装饰行业突显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已成为建筑业中的支柱性产业之一。新兴产业的崛起必然对人才培养提出需求。目前装饰行业人才需求以高职毕业生为主,尤其是设计和施工等一线工作岗位。课程资源开发要充分调研行业企业人才需求,才能既培养学生发现、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跟上了行业的步伐,让学生走出了学校,走进了行业企业,很好的实现了衔接。

2.2 从装饰行业企业发展趋势来开发丰富课程资源

建筑装饰行业发展迅速,新技术和新材料不断涌现,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要能够迅速适应这些新变化,对课程实现动态设置,彰显高职教育“职业性”的特色。根据行业企业发展趋势不断丰富课程资源,既能锻炼学生的信息收集处理能力,又能极大的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同时还能使学校专业教育与行业衔接走到最前沿。

2.3 从参与装饰行业标准编制来丰富更新课程资源

一方面,高等教育的课程资源对于教学质量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好的课程资源紧贴实际需求,难易程度适合教学对象,更新速度跟行业和企业技术发展速度匹配。另外一方面,装饰行业标准是装饰行业的行为规范和标准,实际上是对建筑装饰行业从业人员的规范。因此,参与装饰行业标准编制能提高高等学校对行业技术和管理的理解程度,便于将各行业标准的制定背景和更新技术原因等资料作为教学资源引入到专业教育中,让学生在校期间具有良好的标准意识,工作期间能更好的执行标准和推动行业标准发展。

3 “主动衔接”模式下教学评价引入行业标准的途径

现有的教学评价方法侧重于既有成熟的技术知识的学习评价,缺乏行业先进技术引领作用。“主动衔接”模式下的高职教学评价要引入行业标准,将传统一次性目标考核改成强调分阶段过程性考核,考核内容融合行业标准内容。过程性评价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完成的对学生学习过程的价值进行建构的过程,过程性评价能促进学生不断进步挑战自我,强调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将行业标准引入学生评价过程,能促进学生学习行业标准的积极性,提高教学与行业技术需求的匹配性,评价可以采取论文、实习报告、项目设计和大作业等方式。

4 “主动衔接”模式下的专业能力的培养途径

高职教育中“订单班”的实施。和若干国内知名装饰企业进行校企合作,共同寻求培养途径。作为高职院校,可以选择有创新能力、有扎实技能的优秀学生组成“订单班”进行专门培养,让他们具有普通的高职培养教育以外,重新制定培养目标,设置课程。使“订单班”培养目标不光熟悉行业标准内容,还能够举一反三的熟悉行业标准制定的理论依据。

5 结语

建筑专业譬如建筑装饰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和行业标准“主动衔接”,人才的培养和行业结合得比较紧密,学校需要根据行业的发展不断完善、调整自己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计,行业直接参与教学过程管理,有利于推进学校、企业和社会的共同进步。

猜你喜欢
行业标准专业课程装饰
汽车类专业课程混合式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
鲤鱼旗装饰坠
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装饰或空间/堆砌或创造
近期发布的相关行业标准(2020年3月01日)摘选
装饰圣诞树
DIY节日装饰家
关于《腹腔镜用穿刺器》行业标准的若干思考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16项新的涂料行业标准将于6月1日起正式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