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建设对慈溪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及对策

2019-02-14 07:40陈改改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9年21期
关键词:慈溪经济发展

陈改改

[摘要]慈溪作为浙江省工业强市,境内至今尚未通铁路,2019年沪嘉甬铁路确定在慈溪建设站点,预示着慈溪经济发展走进高铁时代。由于高铁建设对沿线不同经济水平的城市发展影响存在“辐射—虹吸”双重效应,因此为了更有效的利用高铁主动承接沪杭甬等一线城市的经济溢出,在分析高铁建设对慈溪经济发展影响机制的基础上,就慈溪如何抢抓高铁建设带来的机遇提出对策建议,以期对促进其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可行性的参考。

[關键词]高铁建设;沪嘉甬铁路;经济发展;慈溪

[中图分类号] F125.4 [文献标识码]A

随着高速铁路网的逐步建成,高铁建设和发展通过改变网络内部各个区域之间的可达性和时间距离,影响区域之间的资金、信息、技术和服务等资源流动状态,产生政治、经济、文化等发展的新增长点,因此,全国不少暂未开通高铁的地方出现了“争抢”高铁站点设置机会的现象。

1 慈溪高铁建设背景

作为工业强市,浙江省排第一的全国百强县,慈溪至今尚未通铁路,破解对外交通瓶颈制约,加快构建快速联接长三角主要城市的对外交通网络,对充分发挥慈溪区位优势具有重要意义,2019年3月,沪嘉甬铁路确定在慈溪建设站点,预示着慈溪经济发展走进高铁时代。基于沪嘉甬铁路建设背景,慈溪经济发展会受到怎样影响?能否真正享受到“高铁红利”?如何利用高铁主动承接沪杭甬等一线城市的经济溢出,谋细城市优化发展的影响因素,提出促进慈溪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可行性决策建议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

2 沪嘉甬铁路建设对慈溪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从国内外经验看,高铁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是多方面、多层次的:高铁作为交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对区域经济、文化、生活、观念等多方面都产生着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但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认识到高铁建设对城市经济发展的机遇和挑战是并存的。鉴于此,本文主要从时空距离影响、资源配置、同城化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四个方面分析沪嘉甬铁路对慈溪经济发展的影响机制。

2.1 高铁站区建设压缩城市间时空距离

高铁站点作为城市和区域的重要交通基础设施,对城市间的空间联系和城市的发展规划具有重要作用。湾区经济背景下,慈溪作为杭州湾地区连接南北的重要交通节点,无高铁的的困境限制了其与长三角地区其他城市的经济联系,阻碍了其推进长三角一体化的进程。沪嘉甬铁路在慈溪设站点,压缩慈溪与其他城市间时空距离,提高慈溪对内对外的可达性,有望实现慈溪融入上海一日交流圈,进一步提高上海对慈溪的辐射力和经济溢出效应。

2.2 高铁建设促进资源要素再配置

高铁建设消除了交通区位的障碍,打破慈溪经济发展的时空限制,加强沪嘉甬铁路沿线城市间的产业分工、人才方面的集聚效应。伴随高铁建设,政府对沿线城市的基础设施投入随之增加,投资环境进一步完善,带动包括旅游、餐饮、娱乐等服务业的发展,为当地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其次,借助级差地租的优势,立足自身实体经济的发展,吸引长三角中心城市的人才资源集聚,在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的基础上,促进慈溪的产业智能转型升级。

2.3 高铁建设产生同城化效应

同城化作为区域经济一体化、城市群建设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不断落实,以及近日慈溪提出全方位接轨上海的双重战略影响下,慈溪迫切需要推进与长三角中心城市,尤其是与上海的同城化发展。沪嘉甬铁路在慈溪设站,提高该区域的可达性,增强慈溪与其他城市的经济联系强度,进一步促进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资源要素配置,同时交通、金融、教育等社会公共服务一体化逐步推进,以产业转移和互补为支撑,实现慈溪与长三角城市群的同城化发展。

2.4 高铁建设加快城镇化进程

基于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要求,高铁建设对城镇化的加速推进具有较强的驱动和支撑,其提高城市的交通可达性、成本要素自由流动和降低城市之间的运输成本,受到大城市的辐射力更加显著,在城市发展格局得到优化的同时,增强慈溪的公共服务和居住功能, 推进该区域基础设施一体化和网络化发展

3 高铁建设下慈溪经济优化发展的对策

在昆山、余姚、诸暨三市的调研中发现存在“通勤式高铁”现象,即工作、休闲和生活在不同的城市,产生的负面影响表现为人才一定程度的流失,以上海为代表的大城市凭借比较优势,对中小城市产生较大的竞争压力,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空间可能会被压缩。因此,高铁建设作为双刃剑,我们必须审时度势、扬长避短,如何把握高铁建设寻求慈溪新的经济增长点,打造高质量发展模式,需要提出慈溪高铁经济优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3.1 借助高铁布局,合理规划临“站”经济区建设

沪嘉甬高铁在慈溪的站点选址位于前湾新区的核心位置,“高铁经济”+“湾区经济”叠加效应下,慈溪在探索高铁站点周围区域规划与开发的同时,需与城市原有总体规划相协调,既充分发挥该站点的吸引力,同时也能与慈溪经济发展需求相一致,从而构建湾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交通枢纽,进一步强化沿线高铁经济带的经济联系和提升综合经济效益。

3.2 优化就业环境,加快创新人才集聚

数字经济时代,创新驱动是慈溪产业转型优化,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手。目前慈溪人才流失问题严峻,周边大城市对人才的吸引力较强,因此,基于高铁建设一定程度带动慈溪就业增长的同时,仍需进一步优化当地的就业环境,完善城市建设,打造宜居生活环境,为吸引人才、资金等要素创造条件;其次,依托高铁枢纽建设,以“产业+数字”为抓手,强化科技创新和商务服务功能,积极与沪杭甬等城市开展经贸合作,寻求产业对接,打造产业孵化和研发平台,发展高附加值产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吸引更多的高端人才、高技能人才、数字人才等创新人才集聚慈溪,实现本地就业增长的同时,提升自身综合经济实力。

3.3 推进城乡统筹发展,辐射带动协同发展

长三角一体化的发展背景下,慈溪要紧抓乡村振兴的发展机遇,把握现代化建设规律和城乡关系变化特征,在合理谋划高铁建设规划的同时,优化乡村空间发展格局,突出城镇结城联乡的节点功能,推进城乡空间协调发展,借助地缘临近、文化相通,强化未来高铁发展带来的同城效应,增强自身城乡一体、区域协作的统筹能力,实现高铁沿线城市错位发展,以其辐射效应和溢出效应正向拉动慈溪经济高质量发展。

3.4 统筹区域间政策对接,促进区域合作共赢

高铁建设促进慈溪更好的融入长三角高铁网络,成为慈溪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为有效增强高铁沿线中心城市对周边城市的辐射和扩散效应,为避免地方政府间竞争性政策冲突,慈溪政府应建立多元政策保障机制,与沿线城市政府之间加强多层次沟通交流对接,加强政策的效应评估和动态调整,发挥政策互为配套和支撑的叠加共振作用。

4 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高铁时代背景,高铁建设和发展通过改变网络内部各个区域之间的可达性和时间距离,影响区域之间的资金、信息、技术和服务等资源流动状态,实现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促进同城效应的出现,产生政治、经济、文化等发展的新增长点,因此,慈溪经济需以完善的基础设施对接为依托,全面提升我市公共服务体系内外互联互通水平,实现进一步推进同城化发展;其次,提升产业体系和人才对接,在保障慈溪当地企业竞争优势的基础上,促进其深度参与产业链分工;以及以旅游业为龙头,推动区域间文化资源的有机整合,助推区域协调发展,从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BLUM U,HAYNES K E,KARLSSON C.Introduction to the special issue the regional and urban effects of high-speed trains [J].Annals of  Regional Science,1997,31(1).

[2] 罗鹏飞,徐逸伦,张楠楠.高速铁路对区域可达性的影响研究—以沪宁地区为例[J].经济地理,2004,24 (3).

[3] 汪德根.武广高铁对沿线都市圈可达性影响及旅游空间优化[J].城市发展研究,2014,21(9).

[4] 吴旗韬,张虹鸥,孙威,等.基于矢量—栅格集成法的厦深高铁影响空间分布—以广东东部地区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2015,34(6).

[5] 鄒卓君,郑伯红.高铁站区与城郊产业园区协同发展研究—以京沪、京广高铁沿线城市为例[J].经济地理,2017,37(3).

[6] 徐志伟,宋佳.扩散还是回流:中国高铁的经济空间分布重塑效应[J].华东经济管理 2019,33(02).

[7] PRESTON J,WALL G.The Ex-ante and Ex-post Economic and Social Impacts of the Introduction of High-speed Trains in South East England[J].Planning Practice&Research,2008,23(3).

[8] 李雪松,孙博文.高铁开通促进了地区制造业集聚吗?—基于京广高铁的准自然试验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7,(07).

猜你喜欢
慈溪经济发展
慈溪杨梅包装设计
慈溪山水
慈溪市近十年酸雨变化情况分析
慈溪越窑青瓷的发展
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的路径探究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战略探究
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信息化管理在公路运输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研究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
My Little C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