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情智文化的幼儿园游戏化课程建设策略

2019-02-15 08:39唐仲娣
考试周刊 2019年11期
关键词:游戏化课程幼儿园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人们对于教育事业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尤其是关于幼儿的教育,对幼儿群体的成长来说具有重要且深远的影响,本文将着重阐述基于情智文化的幼儿园游戏化课程建设策略,希望能够切实促进该领域取得更多的发展和进步,也为关心这一话题的人们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情智文化;幼儿园;游戏化课程

一、 引言

在现代社会中,幼儿教育已经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话题,幼儿群体的特征较为明显,对其进行教育方式的研究也需要符合实际情况,尤其是情智文化的影响,让相关从业人员对于幼儿教育进行更深入地思考,基于此种背景,本文将以此为研究切入点,着重分析情智文化下的幼儿园游戏化课程建设的策略,具有重要的社会现实意义。

二、 以“情智和谐”为基本导向,在操作中突出游戏的特征

所谓的“情智和谐”,其源于幼儿园文化和办园理念,即“情智相融、和谐发展”,这也是广大幼儿园教学的目标。具体来说,“情”指的是性情、情感,也表示在各种活动中所表现的情趣,而“智”则表示智力,可以分解为探索能力、操作能力、理解能力等。幼儿的教育发展需要情智和谐,也就是两方面共同培养、共同进步,和谐平衡,不能够出现短板。基于此种导向目标,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园本课程的建设需要突出游戏本身的特性,并且关注幼儿发展的全面性、课程设置具有体验性,对于幼儿的教育具有足够的渗透性,结合不同幼儿的个体特征、环境特征进行积极地调整、优化,让幼儿群体能够享受到高效用的课程教育,最终提高教学质量和对幼儿的培养情况。

三、 注重“和合”的课程理念,在课程建设中融入“情智”文化

(一) 以“和合”来提升课程内容与教育方式的恰当融合

幼儿群体情感与智力的开发情况需要通过不断与环境的有效互动来实现,幼儿通过真实场景中的实践,不断培养和完善自身的能力,并且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积极地观察、引导,发现幼儿的情趣诉求,并且进行事件的延伸,激发幼儿群体自身的探索行为、操作行为、合作配合行为等,才能够真正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幼儿群体实现全面发展。举例来说,幼儿在得知教师参加“安塞腰鼓”活动后,对“安塞腰鼓”产生了浓厚的好奇心,教师既可以借此机会鼓励幼儿积极了解“什么是安塞腰鼓”,随后还可以进行相关课程的兴趣教育,并且鼓励学生利用常见的材料制作自己的“安塞腰鼓”,这一系列的引申教育可以让幼儿们不仅正确抒发、表达自身的情感、情趣,还可以通过切实地锻炼来体会探索的魅力,更有助于幼儿群体的全面发展。

(二) 游戏化课程环境的合理建设

情智文化下的幼儿园游戏化课程的建设,需要切实考虑环境本身的因素,需要对环境进行细致地把控,并且在具体的课程设置中,积极将文化因素融入环境中,让幼儿群体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感受到文化的内涵,另外,关于游戏化课程的设置,还需要充分考虑“游戏化课程”的“生活化”特征,也就是逐步将幼儿学习和生活的间断打破,让幼儿的成长环境更健康、科学,也更有助于幼儿接受熏陶。具体举例来说,在游戏化课程的设置中,教师可以基于当地的特色文化进行课程开发设置,比如说“魅力安塞”课程,教师鼓励幼儿群体通过多方面途径了解“安塞”文化,并且以多样化的展现方式将“安塞文化”搬进课堂,包括舞蹈展现、小品展现、书法展现等,通过此种方式不仅可以让课堂的趣味性更强,也可以让孩子们的思考能力、动手能力和情感表达均得到相应地锻炼。

(三) 课程资源的改造与融合

在幼儿园游戏化课程设置的过程中,需要秉持“开放、接纳、融合”的基本思想,将多样化的单个活动进行有机结合,并且满足幼儿本身的特征和发展诉求。在具体的课程资源改造与融合过程中,需要依托《幼儿园综合活动课程》为基础,积极借鉴和学习相关的内容,在具体的课程建设中融入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增强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性和趣味性。需要注意的是,关于课程资源的改造与融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根据社会的发展、幼儿成长环境的变化进行积极地调整和改變。

四、 注重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的配合

在幼儿群体成长的过程中,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是幼儿群体接受教育、获取信息的两个主要途径,为了能够切实提高幼儿群体接受教育的效用,幼儿园在具体的课程建设、教育实施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家庭配合的作用,幼儿园需要通过课程教育目标的讲解来获得家长的认同以及教育配合,让幼儿能够在不同的环境中都得到同等质量的教育,并且通过统一教育原则,让幼儿的行为受到科学合理的指导。具体举例来说,幼儿园在进行“做长辈的小帮手”的课程教育中,鼓励幼儿在幼儿园做教师的小帮手,做力所能及的教育辅助工作,回到家后可以做妈妈的小帮手,帮助妈妈做家务劳动,家长需要积极配合教师,秉持单一原则,也就是鼓励教育,不可进行相反的“溺爱”或“不奉行”,最终切实提高此项课程的教育效果。

五、 注重课程反思及评价

关于幼儿园游戏化课程的建设,不仅需要结合多方面资源的积极探索,还需要教师主动进行课程的反思及评价活动。一方面来说,教师需要在课程实施一段时间后,通过观察、记录对课程的效果进行积极地反思,另外一方面来说,教师还需要请其他教师、家长群体进行课程的评价,找到设置课程的亮点和不足之处,有利于后期更加具备针对性地完善和调整。因此,课程的建设需要实践和总结,更需要教师进行积极的观察、反思、收集意见、调整优惠。

六、 结束语

基于情智文化的幼儿园游戏化课程的建设,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并且通过大量地实践进行探索和优化,真正寻找到符合幼儿群体成长特征的课程建设方式,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也能够让相关人员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促进这一领域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刘子涛.浅谈情智文化影响下的幼儿园游戏化课程建设[J].幼儿教育发展与创新,2017(9):65-66.

[2]李志英.基于情智文化的幼儿园游戏化课程建设策略[J].幼儿素质开发与研究,2017(10):92-93.

作者简介:

唐仲娣,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永靖县机关幼儿园。

猜你喜欢
游戏化课程幼儿园
幼儿园里欢乐多
我爱幼儿园
欢乐的幼儿园
我爱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浅析幼儿园游戏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挖掘多元因子,充沛幼儿园课程游戏化
乐趣中学习,玩乐中吸收
乐享童年的乡村生活课程建构探究
浅谈幼儿园游戏化课程的实施策略